13岁女孩谎报年龄与已婚男网恋被性侵,网友:活该!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性”一直以来都是很少被提及的话题。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性教育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谈“性”色变。当孩子对“性”方面的知识产生好奇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难以启齿,用寥寥几句就搪塞过去。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性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国法院起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高达43386起。其中,受害者集中在7-11岁阶段,最小的仅为1岁……美国教育学者Dr.Rayne曾说:“性教育会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自己的身体,基于安全和同意的前提,懂得如何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欲望,也尊重他人的欲望,而这些性观念会伴随我们一生。”去年,一则新闻令人震撼不已。35岁的龚某隐瞒年龄在网上认识了自称17岁的少女小刘并与之相恋。随着二人恋情深入,龚某提出要线下见面,并借助工作之便跑到小刘的城市。二人见面后开房,在交谈的过程中,小刘向龚某说出了自己只有13岁的事实。但龚某仍旧与之强行发生性关系。为了与他网恋而刻意隐瞒年龄的小刘,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喜欢的龚某会做出这种事。龚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强奸罪,且情节严重。依法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此案一出,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女孩子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单独见面。也有人说女孩这种遭遇完全是活该,都是因为她谎报年龄。其实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对儿童性教育的缺失。酱姨认为,比起一味的指责,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程度上的性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该书讲述了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诱奸、性虐待,最终发疯的故事。而这篇小说描写的正是作者林奕含本人的真实经历。她在学生时期曾被老师诱奸,导致她长期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先后两次辍学进行精神治疗。但最终未能幸免于难,于2017年4月27日在家中上吊自杀。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自然是诱奸她的老师,但除此之外,父母对于她性教育的缺失也是悲剧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房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诡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在书中,林奕含借助房思琪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在世界放弃她的那一刻起,身边的亲人也放弃了她。马卡连柯曾说:“性教育也正应该是爱的教育,即由生活、志趣和希望的一致所组成的那种重大的深刻的感情教育。”酱姨曾经看过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印度电视剧,叫做《父与子的性教尬聊》。故事是从小男孩帕普的提问开始的。一开始,他问爸爸:什么是自慰?他的爸爸感到无比惊讶,但想到自己小时候父亲为了维护所谓的“权威”,什么都不肯解释。所以他决定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教会他这些知识。后来,帕普又问了“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卫生巾是做什么用的”“同性恋又是什么”……虽然孩子每次的提问都会让人尴尬不已,但爸爸依然秉持着开放的心态,每一次都耐心解答儿子的困惑。这部短剧一共5集,一集10分钟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集最后,都会有类似知识总结的部分,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这部剧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种观念:性教育并不是羞耻的,是应该被孩子了解的,当孩子们问起时,没必要顾左右而言他。鲁迅在《坚壁清野主义》中提到:“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的事。”当下性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大多数家庭对“性”闭口不言,而学校又缺乏正规的性教育课程,导致孩子关于“性”的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性教育的缺失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忽略自身的生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孩子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许多青少年性犯罪的案件,或许就与学校和家庭性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方面教育的欠缺存在一定联系。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孩子合适的引导。性教育,并不可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