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一周年:过半家庭不愿再生 有人直呼养不起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周年,成都市共办理生育登记人数约18万,其中一孩家庭约11万,二孩家庭约7万,二孩生育登记人数占到总登记数的近四成,同时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多。而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发达地区尤为突出……不想生?不敢生?调查报告给出了相对明晰的答案:教育 、医疗、卫生、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压力,显然是二孩政策遇冷的羁绊。●大数据看二孩
>>高危孕产妇明显增多
成都市高危孕产妇,2016年较2015年同期增长54.2%,这一数据包含高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去年成都二孩登记,其中不少就属于“赶上趟儿”的高龄产妇。
>>医院产科超负荷运转
省医院妇产科2015年底前,有床位54张。2016年,已扩至100张。
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平均每天接生60个左右新生儿,住院部床位133张,平均每天住院人数在160左右。超负荷运转,几乎是每个医院产科的普遍状况。
成都玛利亚妇产儿童医院2016年接待的产妇,二胎分娩量至少占到了50%,年龄以20到30岁为主。
●民生调查
全国妇联经过对全国十个省市,0-15岁的上万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近八成家庭不想或不确定生二孩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介绍,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
从地区来看,北京和东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
从家庭类型来看,城市普通家庭已有二孩的比例最低,为29.6%,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为55.9%。
>>影响生育二孩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0%的父母在考虑是否生育二孩时首先是考虑公共服务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孩子入园、升学的情况”、“婴幼儿用品质量”、“生活地区环境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
70%左右的父母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是否有人帮助照料等家庭状况也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二孩产业“钱景”
>>月子中心去年大幅增加
目前,成都市场上有各类月子中心约30到40家,其中仅2016年一年内,新增月子中心的数量就有约10家。
>>母婴产品火热,
二孩政策落地之后,宝宝零食、辅食、童装、玩具、儿童洗护、保健、早教类商品的需求、销售占比不断增大,商场、超市、连锁店等实体店在网络经济冲击下“逆势”回温。
家用轿车7座车型成“新宠”,四房户型成二孩家庭刚需。
●网友热议
澎湃网友@喔吧D嘴嘴:公立幼儿园稀缺,私立幼儿园学费贵死!你跟我谈二胎?
微博网友@暴走-VIP:别说一孩儿,说实话,就我现在这水平婚我都不敢结,怕耽误人家。
麻辣社区网友@苏菲:讲真,至少从去年来说,生二胎的感觉越来越多,几个多年没联系的朋友都有二胎或者在二胎路上。
网易网友@有态度:先把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解决,再来讨论生不生!
腾讯网友@大脸猫不洗澡:且不说有没有那个条件,我不想让孩子一出生就吸雾霾!
你有没有要二孩的打算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