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笔记都做的那么美……思维导图教你成功逆袭
自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留下刻痕开始,我们已经在尝试把抽象的、隐形的思想用符号记录下来。随着人类的进步,用来记录的符号不断丰富,出现了图形、文字、字母、数字、音频、视频等等。但是,人们记录的方式并没有因为符号的多元而更加丰富。这在我们的笔记中可见一斑。我们常常以文字为载体来记笔记,这样的笔记形式单一、效率不高,看起来枯燥乏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人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能够综合运用大脑皮层的思维功能,提高制作笔记和复习笔记的效率。思维导图一经提出便风靡全球。纵观目前中小学生记笔记的状况,思维导图或许可以提供有力的借鉴。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8/5e367762d47845e1b77f3431d8000d7d_th.jpg传统笔记让大脑处于催眠状态翻翻孩子做的笔记,你会发现:颜色单一(黑色\蓝色)线性呈现仅有文字、数字、字母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8/4641f601b90e4821be88fe41049b9891_th.jpg而状元的笔记做的是这样的:色彩图片逻辑顺序……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8/d54cdda2b40e4528959093a1e458d7d4_th.jpg2011年苏州文科高考状元梁嘉莉笔记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8/97b898fb31a24640b21bc76b7ea80ebf_th.JPEG2016年河北省高考状元笔记大多数学生的笔记只有单一的文字,但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很难刺激大脑,无法保持兴奋状态的大脑只好选择拒绝接受信息,闭关睡觉。所以,学生虽然花了很长时间记笔记,却对笔记不感兴趣,很少再去翻看。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多种思维功能,像如图片、颜色、节奏、空间等,而单纯的文字笔记仅仅启动了线性、数字等部分功能。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7/f4962d1653fc4e16afa4b39b3d6568bd_th.jpg既然如此,那么应该如何开发更多的思维功能,使大脑更加活跃?当年,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东尼·博赞。他发现:传统笔记埋没了关键词,并且关键词往往散落在不同页面,没有建立起联系;单调的颜色看起来很无趣,大量相似的记录方式让大脑处于半催眠状态;无论是记录还是复习,传统笔记都浪费掉大量时间;线性的笔记阻碍大脑进行联想,不利于记忆。于是,东尼·博赞开始对人的大脑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利用大脑。他参阅了大量大师的笔记,发现他们的笔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乱七八糟”。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7/45f7de48032e443c8b67db468f914b8e_th.jpg达·芬奇笔记东尼·博赞发现,达·芬奇的笔记使用到词汇、符号、线性感、图像、数字、维度、视觉节奏等多种思维模式,将自己的思想通过不同途径加以表达。这也是二八定律在笔记中的体现。各界大师打通大脑“脉络”,从各个方面刺激大脑,使其保持高速运转,结果只花费20%的时间便可以得到80%的收益。东尼·博赞通过研究,最终设计出了思维导图。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它驾驭了大脑皮层的全部技能,即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和空间感。思维导图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个关节点又发散出不同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7/e357a1b1a56c4b2f9af85a86cae67088.jpg大多数人都有“触景生情”的经历,像如崔护在诗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看到桃花、看到同一扇门,便会联想到去年的“人面”,这便是通过画面将人面、桃花和门三者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思维导图便是这个道理。思维导图通过建立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事物纳入一张网络中。人们通过位于中心位置的概念,顺着思维导图的各个脉络,便可以联想到其他事物,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训练。最初的大脑就像一片丛林,只有不断开辟道路,并重复去走,这条道路最终才能形成。大多数人只开发了几条道路,顺着仅有的几条道路去看风景,这是非常有限的。思维导图可以开辟更多的道路,把人们带到更远的地方。使用思维导图绘制笔记可以节省90%以上的时间。只需要看关键词,联想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最终把所有的关键词组织成一个完整的观点。并且,在制作思维导图时,人们会处在不断联想、不断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保持思想不间断地流动。当大脑经常使用所有皮层技能时,就会变得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收新事物。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中心,其他部分围绕中心来生长,比如最常见的大树,便是由主干到枝干而生长的。Step 1 用思维导图制作笔记要先找到这个“中心”,我们称为中心关键词,再结合图片画在页面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大写”来强调其关键地位。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8/1efd77e939e04449bdae30a94276893d.pngStep 2 有了中心关键词之后,便开始进行联想,找到与中心关键词相关的任何事物,通过带颜色的线条等方式联系起来,在线条上标注这个分支的关键词,配上图片。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7/49d32d3f6daf49a39ee8c8de359a735d.pngStep 3 之后以此类推,每个分支上的关键词又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关键词,扩展大脑思维。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8/b4d5f533280e48d9976908342f389b8c_th.png最终完成的思维导图:具有一个明晰的中央图形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由中央向四周延伸分支由一个关键词或者图形来表示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用思维导图制作笔记难免会省略大量内容,仅剩的关键词减少了阅读中的享受,更加重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这也恰是笔记所要达到的目的。编辑:崔浩/搜狐教育智见此文章为搜狐教育智见原创内容,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智见介绍:搜狐教育原创账号,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他们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