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财政局陶新文同志被推荐为武陵源区“湖南好人”候选人选。 d; q* j; G3 e 淘新文,男,本科文化,1966年6月出生,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人教股股长。长期以来,在领导、同事和群众的眼中,该同志是一个勤学善思的“大忙人”、爱岗敬业的“大好人”、心系群众的“大善人”、勇挑重担的“大能人”、严于律己的“大明白人”。+ h0 t$ R+ I8 h7 y8 f3 U
勤学善思的“大忙人”
1990年,因工作需要,陶新文同志被调整到协合财政所从事财政、财务工作。从行政工作转变到财政、财务业务工作,他感觉有点不适应;从“耍嘴皮子”到与资金、数字打交道,他感觉有点陌生、茫然。但他有一股不怕输的劲头,硬是从财政、财务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学起,白天学习会计基础知识,晚上练习珠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逐步成长为财政、财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4 W; [1 s) l6 R. H2 i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仅仅是学习“怎么做”,而且在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今后该怎么做”。因为业务知识过硬、政策水平较高,从事财政、财务工作30年,没有出现过业务差错、没有违反过财经纪律,使服务的单位、领导、同事和本人,没有因为违反财政、财务、财经纪律而受到批评、处罚。 ' i6 K* l" e+ @: I4 I# z 陶新文同志不仅自己热爱学习,而且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学习。在他担任协合财政所所长2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支持、鼓励所里的同志学习,给同志们合理调假、给同志们工作代班,让同志们参加自考、函授学习和职称、选聘考试,他先后带熟了9个会计、11个出纳,其中被组织提拔了5个科级干部、1个财政所长。# b/ F F" b, R
爱岗敬业的“大好人”
1987年7月,陶新文同志来到协合乡工作,在乡镇基层一干就是20多年。期间,做过行政管理工作,但更多的是从事财政、财务业务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从风光无限“耍嘴皮子”的行政管理工作到枯燥乏味、默默无闻的财政、财务业务工作,他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看见同事一个个被调到区直机关工作,看见同事一个个被组织提拔重用、甚至自己的下属一个个被组织提拔重用,心里有时也倍感落寞,但他从张思德、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里吸取力量,觉得组织不提拔重用自己有组织的需要和理由,觉得乡镇财政、财务工作需要自己,觉得基层群众需要自己,自己更需要努力工作、认真工作,在乡镇财政、财务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z% d* A/ n. R( y; K+ q4 \' A8 d
多年来,他工作务实,作风踏实,认真审核每一张条子、每一笔开支,亲自检查每一个工程、每一个项目,沐风栉雨,没有出现一小点差错、纰漏。多年来,他遵规守纪,不迟到、不早退,工作加班是常事,就连感冒发烧吃药都没有休过假。2014年,母亲摔跤住院,他把照顾、服侍母亲的事情安排给家人,白天上班工作,晚上才陪伴母亲;母亲致瘫两年病逝前,他也是周末才回家陪伴母亲,有时候周末加班还没有回家陪伴母亲。回忆起这些事,他至今还感到深深的愧疚和遗憾。- k/ O/ H) y4 y5 Y# [6 M9 C) j- f% y
心系群众的“大善人”
参加工作30多年来,陶新文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对待群众是“像春天一般的温暖”。在上世纪8、90年代,国家还不富裕,需要向农民群众收征购粮、农业税、承包合同款等,遇到思想不通的,他一遍遍地反复做思想工作,遇到家庭贫困困难的,他借钱、垫钱甚至给钱给贫困户,不知贴了多少工资。尽管当时乡镇基层普遍存在粗暴作风,但他从没有与群众发生过冲突,从没有群众“记恨”他。他常说,他是一个心软的人,最见不得别人哭。在接待办事群众的时候,他始终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合理解答”,尽量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时候,身体力行。他亲自为群众的人畜饮水项目勘线选址,为保护农田拦河砌坝工程、农田机耕道建设等严把质量关,为涉农补贴发放项目到农户走访,对于不应该享受发放项目政策的,及时建议取消,对于应该享受发放项目政策而遗漏的,及时建议补上。每年亲自把关发放涉农补贴30多项650多万元。1 y" N' o/ p" L' 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