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善扶困(贫)健康行”骨关节项目是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针对全国困难残疾人,出资并实施的一项规模较大,具有深刻社会影响的的公益慈善活动。其中的骨关节病专项旨在通过筛查、诊治、宣教和培训,救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培训基层医生,使骨关节病患者和家庭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的状态,得到根本性改善。5 P p# {: G. C1 y E
该项目于2016年7月19日启动至今,已在全国16个省的60多个地区的52家医疗机构建立了项目救助基地,由项目组专家主刀,为来自困难家庭的重度骨关节病患者实施膝、髋关节置换手术近600台。所有手术患者均已摆脱病痛困扰,从需要被照顾的对象重新成为家中的劳动力,使家庭逐渐脱贫脱困。. t5 x( G* F( F6 K
专家们利用手术间隙,在各地积极开展专家义诊5000余人次,惠及当地广大骨关节病患者。同期还组织多场学术技术下基层活动,培训困难地区数百名基层骨科医生。0 c& k$ T J/ }4 P7 d7 Q& B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专家组负责人曲铁兵教授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注意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其学龄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的情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只有解决了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源上脱贫致富。为此,项目专家组负责人曲铁兵教授受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委托,亲自联系了国内知名的教育机构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CAMFORD ROYAL SCHOOL),共同组织、推动并积极参与到教育帮扶活动中。 1 `2 A' U3 `3 i; V 6月22日,由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CAMFORD ROYAL SCHOOL)德育处主任刘金玲率队,家长委员会主席杨显光等成员组成的教育救助考察组,随“集善扶困(贫)健康行”骨关节项目秘书白静、察右前旗民政局刘亮局长,一同深入乌兰察布市玫瑰营镇中心学校进行考察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乌兰察布玫瑰营中心学校王海龙校长和刘金玲主任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两所学校的基本情况。白静秘书听取汇报后,表示要让两个学校的孩子相互“换位”,内蒙的孩子走出去,北京的孩子走进来,体验不同的学习和生活,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促进双方学生的交流,共同健康成长。 7 S: ^" P+ `9 s& q6 ]4 J%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