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经60岁的刘晓庆在金星秀上,和金星讨论自己的人生际遇的时候,金星看着历经沧桑,但容颜未改、神采奕奕的的她,调侃说:“你是那种不属于某一个男人的女人,是几代人的梦。”
刘晓庆听了之后,爽朗地笑了:“那我也不是属于所有人的啊。”
从1955年出生,一直到2019年,刘晓庆的一生,可以说是走上过常人无法想象的辉煌的巅峰,也跌落到可以让无数人一蹶不振的谷底,然而,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风云变幻,她现在依然可以奔走在台前幕后,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不断前进。
她依然是那个风风火火的川妹子,但随着岁月的沉淀,她也成为了一个真正在人生这场奔涌向前的河流中逆流而上的智者。今天,在看到她之后,人们可以说,自己面前站着的,是一个真正有着打不倒的灵魂的女人。
说普通,是因为她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依仗的煊赫家世,她的母亲刘慧华,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本来是我党地下党员,解放后,进入了体院附中任教;说不普通,是因为在生下刘晓庆的时候,刘慧华已经与前夫离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单身母亲。要知道,在50年代那个民风相对保守的时期,“离婚”二字在人们口中都是了不得的稀罕事,更不要提单身母亲了。
刘慧华的这种性格,也激起了她身边男士的欣赏。在生下刘晓庆后不久,刘慧华的同事冉昌儒就对她展开了激烈的追求。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刘慧华没有再遇错人。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从这个层面上讲,刘晓庆应该就属于那种“幸运”的人,她的生母和养父用真诚的爱意,浇灌出了后来那朵历经磋磨却仍在岩壁上灿烂开放的花。
冉昌儒和刘慧华考虑到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力,也对这件事有知情权,这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她。但是性格倔强的刘慧华,过了这么多年,也依然不愿意说出刘晓庆生父的身份。
一方面,她深爱冉昌儒,除了丈夫,她不愿意自己的后半生里再出现另一个男人的名字;另一方面,她也相信刘晓庆,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有着和自己相似的性格,既然走上了自己认定的路,就绝对不会再回头看。
她曾经在《我的路》中直言,“我不要见他,永不要见。他也许到现在也不知道我是母亲的孩子,就是现在站在我面前,我也不认他……他在欢乐的时候有了我,留给母亲重重艰辛,他对于我们没有履行过父亲的责任,没有任何养育之恩。”
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她虽然见识过了母亲第二段美满的婚姻,但她对婚姻的态度始终抱有一丝悲观的心理在。
她也向往美好的恋爱和真挚的感情,珍惜每一个陪她走过一程的人,并也愿意为了感情宁洱倾力付出,但比起相夫教子,她终究更相信靠自己的双手拼出一片天。
这种心态体现在她的人生选择上,就是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她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这让她身边的很多男性,一方面真诚地爱慕着她,一方面又在真正和她走入婚姻当中之后,又往往因为人生规划的不同,以分手的结局沉默收场。
1963年,模样拔群、气质出挑的刘晓庆顺利通过四川音乐附中的考试,走上了艺术道路,主修扬琴,辅修声乐、钢琴。
那时的刘晓庆,对于演艺圈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她眼里,能成为一个登台表演的音乐家,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把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同好,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少女时代的梦想。
从四川音乐附中毕业后,刘晓庆进入了宣汉县农场劳动。然而,在繁忙的劳动生产之余,她站在聚光灯下的梦想也始终没有褪色。
年轻的刘晓庆披星戴月,不仅在工作中力争上游,每日还忙里偷闲,不忘锻炼自己的形体气质和声乐技术,虽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但她心中艺术追求的萌芽,在那时就已经悄然在心底绽开了枝条。
通过自己的努力,落落大方,吃苦耐劳的刘晓庆,很快得到了文工团的提拔,1972年,她又加入了宣汉县的宣传队,不仅要在宣汉县进行宣传表演工作,——因为出色的外形条件和炉火纯青的表演技术,她很快就变得小有名气,被借调到了襄渝铁路宣传队接着进行宣传演出,到了年底,不满双十的刘晓庆,正式参与到了成都军区文工团的工作中,排演知名的红色歌剧《杜鹃山》。
1975年,在当地已经打拼出一片天地的刘晓庆受邀成为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三个月后,她被八一制片厂相中,向她递来了橄榄枝,邀请她试镜电影《南海长城》,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接连拍摄了《同志,感谢你》、《春歌》、《小花》、《瞧这一家子》等。
后来,评价1980年代的内地影坛,业内人士都纷纷评价说,那个时代,可以说就是属于刘晓庆的时代。
在“刘晓庆”的时代里,她成为第一届央视春晚上的主持人。包揽了五个百花奖,一个金鸡奖,获得提名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1979年,她因为在《瞧这一家子》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百花奖最佳配角的荣誉;1980年,刘晓庆的组织关系被证实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87年,她在《芙蓉镇》中饰演的女主角胡玉音,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次年,她又因为在《火凤凰》中的出色表现,再次摘得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的桂冠。
那时候的刘晓庆,可以说让整个亚洲都为之惊艳。
1990年,在演艺事业上已经说可以“封神”的刘晓庆,正式开始进行商务运作,短短三年,她凭借自己良好的正面形象和无人能出其右的知名度,在那个“万元户”都要人人称羡的年代里,以贷款的形式,融资到了足足50亿人民币这个天文数字,建立起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商业帝国。触角延伸到房地产、美容、广告、影视等多个领域,每个公司都以“晓庆”命名,显示出这个风头无两的女人当时胸中的自信与骄傲。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块打不倒的“活招牌”,她连续三年进入福布斯榜单,事业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果不其然,2000年7月底,因为公司的财务出了问题,资金链断裂,刘晓庆名下的多个公司被警方查出偷税漏税,涉案金额之大,即使卖掉刘晓庆名下所有的资产,都无法完全补偿掉,甚至还要倒欠千万余元。
就这样,在千禧年,一代“女王”跌下神坛,锒铛入狱。然而刘晓庆虽然风光不再,这么多年在业界积累的好朋友和用得上的人脉还是在的,在她入狱期间,很多她当年提携过的朋友和后辈,或者对她旧情未了的情人,比如姜文,都发动起了自己的力量,为她四处奔走。
姜文后来曾经和友人感叹:“很多人说我有情有义,在她坐牢的时候,竭尽全力帮她,其实不是我有情有义,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呢,值得我帮。”
从头开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时候的刘晓庆已经40多岁了,不再青春美貌的她,接不到当年那些吃重的重要任务了,每个晚上,她都要挨个翻找自己合作过的导演和制片人的联系方式,然后一个个电话打过去,放低声音恳求一个角色,“不管大小,只要付钱及时就行!”
后来的刘晓庆,在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不但不以为苦,反而颇有一些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她评价说,“我有能力有机会靠拍戏养活自己,赚钱还债,已经很感激了。事情总要往好的方面看,我很乐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的刘晓庆,仍是那个容光焕发,眉目舒朗的女人,岁月的风霜给了荣光,给了她磨难,也给了她力量。她的侧面投下的剪影是一个传奇女人的自画像,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风浪总会过去,而传说永不止息。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