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所谓的“乌克兰危机”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15日,俄罗斯像往年一样例行在边境增兵,但美国反客为主,放开舆论疯狂炒作,想让普京进退失据。第二阶段就是俄罗斯被逼摊牌。
2.七年来俄罗斯的内政外交,都受到顿巴斯局势的重大影响和牵制。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对此忍无可忍,内部抱怨当局对乌软弱的声音一直不小。这一次,俄国家杜马通过更强硬的议案,赞成承认乌东两地独立。美国舆论战玩过头,普京摊牌想要改变不利局面,真正的出兵也就来了。
3.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刚进行联合军演,演习的针对性和假想敌,参考了美国的“大西洋决心”行动(增援东欧)。值得注意的是,军演前双方共同颁布的一份文件中提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使用将不再有硬性限制。
4.欧洲新冷战到来,但俄罗斯与北约对峙边界不再是之前的西德与东德,而是立陶宛-波兰-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俄罗斯-顿巴斯俄族,后退或者前进了1000~2000公里。美国逆全球军改方向而动,陆军重建师级大兵团,也是为了在东欧平原上和俄罗斯重建的几个坦克师摩步师对峙,冷战时代的欧洲重装兵团对峙又迷你化重现。
但需要指出,所谓的乌克兰危机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炒到今年2月15日,是第一阶段。实质在前两篇文章中已经指出,那就是俄罗斯的例行增兵威慑,而美国反客为主,放开舆论狂喷俄罗斯。
在乌克兰看来,我这是讨逆叛贼,收复国土,非常正当。而在俄罗斯看来,这是侵害俄罗斯族利益,威胁俄罗斯族人生命安全,不可容忍。
但除了在边境“年度例行”的增兵威胁,俄罗斯也拿不出多少好办法。毕竟大军真的推过去,美欧更严厉的封锁制裁立刻接踵而至。
近一年前2021年3月到5月,拜登刚上台不久,俄罗斯也在边境集结了12万军队,闹了一阵。
这一次次调兵威胁,都无果而终。最多是乌克兰见风使舵,稍微收敛一下进攻力度罢了,等俄罗斯撤军了再打。
美国这一轮不断炒作“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即使“研究国际政治40年”的老人,也直言“没看懂美国的操作”。
其实不光把眼睛盯着国际角斗场,而是深入了解到各国的内政需求,就能明白美国的操作很简单:
一句话,想让普京进退失据。
千万记住一句话: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是外交的基础。俄罗斯被逼摊牌
只会在局外远远看戏的人自然不知道,7年来俄罗斯的内政外交,都受到顿巴斯局势的重大影响和牵制。
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对此忍无可忍。在俄罗斯内部,积累下来的怨气,抱怨当局对乌克兰软弱的声音一直不小。
就连反对派纳瓦尔尼都大打民族牌,指责普京还不够“民族主义”,无法有效保护“俄罗斯族人利益”。
2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通过网络宣布,部署在白俄罗斯、俄乌边境附近数周的俄罗斯部队已经开始撤退。
很多人转而以为,本轮危机即将结束。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另一件大事已经同时发生。
议案有两份版本,一份由俄共提出,一份由普京所在的统一俄罗斯党提出。
7年来,俄共多次提出同样的议案,但是都被席位占多数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否决。
而这一次,统一俄罗斯党也提出了自己的议案,并且在投票中支持了更强硬的俄共版本。
在杜马通过后,将正式提交给普京批准。意味着俄罗斯联邦正式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以及承认它们的国家地位。
熟知俄罗斯内政的人就知道,有大事就要发生了。
因此,上一篇解析文章就明确指出,撤军根本不是结束,更激烈的角力才刚开始!俄罗斯真的出手了
从11月底到2月初,美国把俄罗斯架起来喷,反复喷。结果炒作用力过猛,逼得普京在国内下不来台,这就必须要有所回应了。
毕竟,俄罗斯人民不允许他们的领导人妥协。
名为会议,实际上就是表态大会。和以往的安全会议不同,本次会议全程通过电视进行了直播。
而普京的坐席与高官们的椅子距离足有20米开外。
为“保护顿巴斯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参会人员支持立即承认乌东民间武装控制地区为独立国家。
随后,普京还下令俄军开进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执行“维和任务”。
但是结果是一致的,没错,欧洲的新冷战来了。欧洲的新冷战
既然俄罗斯与美国、欧洲、北约的对峙将长期持续下去,那么就得来看看双方对此究竟应当如何想定?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刚刚进行的“联盟决心-2022”联合军演,就是一扇值得观察的窗口。
按计划,这次军演为时10天,从2月10日持续到2月20日。俄罗斯向白俄罗斯转移了12架苏-35战斗机,2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
根据演习背景的设定,演习对抗双方一方是“北方联盟”,这一联盟由两个国家组成——“波利西亚共和国”(Polesia,这显然是白俄罗斯)和“北方联邦”(这显然是俄罗斯联邦);
另一方是“西方联盟”(很明白了),包括尼利斯(Neris)、波莫瑞亚(Pomorie)和他们控制的“第聂伯罗维亚”恐怖组织。
“西方联盟”利用恐怖组织和“波利西亚共和国”内部的反对派,挑起了“北方联盟”和相邻的“第聂伯罗维亚”组织的武装冲突。
在“波利西亚共和国”拒绝接受这些无理要求后,“西方联盟”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一个军事集团,并迅速发动了对“北方联盟”的侵略。
“尼利斯”(Neris)显然是指代立陶宛。因为Neris一方也正好位于白俄罗斯的西北部,就是立陶宛的位置。
Neris是立陶宛对维利亚河的称呼,它起源于白俄罗斯北部,流经维尔纽斯,最终流入内曼河。
至于位于白俄罗斯南部和西南部的“第聂伯罗维亚”恐怖组织,毋庸置疑就是乌克兰,第聂伯河是乌克兰的象征。
把乌克兰降格为“恐怖组织”,一是蔑视,二是针对乌克兰内部纳粹化的组织群体。
“由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个别国家的利益冲突”,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日益军事化、俄美地缘政治对抗加剧、北约东扩不断加强、以及“不友好者”利用信息和技术进行渗透攻击,试图改变俄白的国家制度、价值取向和发展模式;这给俄白联盟的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
因此,这份文件提出的解决意见也很吸引眼球: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使用将不再有硬性限制。波兰-俄罗斯,300年的深仇大恨
但是,双方对峙边界将不再是之前的西德与东德,而是立陶宛-波兰-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俄罗斯-顿巴斯俄族,后退或者前进了1000~2000公里。
另外,西方的一线对峙主力,也不再是英法德这几个传统大国,毕竟这几个国家的陆军都只剩5~8万人,实际装备乃至可用的坦克只有200辆甚至不足100辆。
然而,在冷战之后,防务开支不断缩减,德国联邦国防军现在已经废弛变成了一支北约旅游团。
波兰陆军拥有第11装甲骑兵、第12、第16、第18机械化师。还有第1航空旅、第6伞兵旅、第21山地火枪旅、第25空中骑兵旅,以及14个侦察团、炮兵团、防空团、工兵团、防化团,电子战和通讯营等。
其中包括584辆改进后的T-72、232辆用西方设备大换装的PT-91(增强版T-72,还出口到马来西亚一批),247辆从德国引进的豹-2A4和豹-2A5。
波兰军队的训练强度也远高于诸如德国联邦国防军一类的“军事体验夏令营”,几乎每周都在演习,这显然是局势造成的,“都是同行衬托得好”。
另外,波兰近几年在军费上的投入,一直在快速增长。2016年,波兰军费96亿美元,2020年增长到120亿,2021年仍将继续增长,占GDP比已经超过了2.5%并冲向3%。
现在,波兰又要向美国购买250辆最新的M1A2坦克。
时势更迭,500年前曾经拳打俄罗斯脚踏普鲁士,时不时就去莫斯科烧一圈的“平独镇露”波兰,又变成了新时代的“基督之墙”“天主之矛”。
所以,一还得看美国-俄罗斯双重压力下,德国愿不愿意恢复军队实力(还是不太可能)。二还得看美国陆军自己提出的重建师级大兵团计划。
根据这个规划,美国陆军将不再以旅级战斗队为核心,而是重建以师为中心、更具威慑力的重型部队。
这也是美国陆军与担负亚太威慑任务的海军、空军、陆战队争夺军费和话语权的办法。
好嘛,冷战时代的欧洲重装兵团对峙又迷你化重现了。
但核按钮的背后,却又是双方经济、政治、社会实力的全面角力,这才是一层一层的看点。
且慢,还得一层层剥开,抽丝剥茧才能讲清楚啊。
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点,是下一期《俄罗斯被逼摊牌,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