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民俗:朱德故里的丁氏庄园,写满了川北的岁月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雨荷    时间: 2023-3-15 19:20
标题: 民俗:朱德故里的丁氏庄园,写满了川北的岁月故事
       每一座宅院,都有一段故事。
" a2 D4 B7 Q$ ~7 d       在四川省仪陇县朱德故里景区,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庄园。庄园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石、一门一窗都极尽精巧,庄中有院,院中有屋,屋内有景,满是古韵的建筑仿佛写满了川北的岁月故事。2 P  z4 O6 O, @4 i

$ I" \3 g  O+ C+ k       庄园的主入口不是正大门,而是东边的侧门。进门之后,可以看到一座碉楼。“客家建筑最重防御性,碉楼便是客家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朱德故居管理局文物研究科科长许宏强说,碉楼从外观上看就两层,实际上内藏乾坤,上、中、下一共有四层之多。
" q2 S( }+ h3 Y4 A$ C+ g       丁氏庄园有内院和外院之分,外院院坝宽敞,是典型的三合院格局,呈巨人揽臂状,与前方的山势形成一个回环的气场。院坝外侧建有高约5米的半月形石堡坎,以石栏杆围护。堡坎外侧建有长60米、宽10米、深3米的护宅河,护宅河形如弯月,称“玉带环腰”。+ a  H2 G- [- K

/ k" I* L( I  }, ^       内院是丁氏族人生活的地方。进入内院,有一道石拱门,这是庄园的正大门。正大门上方悬挂着“耕读传家”匾额,“耕读传家”既学谋生又学做人,体现出客家人重农重教的思想。在庄园内有大小各类门100多道,其中石门就有12道,每道大门上均题刻着楹联。% X& o- M0 l( s/ Q5 n. b1 J2 m
       走过正大门就来到了前堂屋,这是丁家接待普通客人的地方。堂屋与内院用六扇门隔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中间四扇门中部镂雕着“富贵齐全”四字。过前堂屋,就看到了主天井。主天井北高南低,占地200多平方米,是“四水归堂”的格局。
1 _8 T) s- ]9 i8 |5 A$ G ; _$ s2 H8 n/ M5 a1 c' x2 n4 }
       天井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透光、排水,在庄园的东西两侧还有两个天井,别具匠心。西天井为蓄水式天井,吸收了徽商聚财的思想和江南园林“漏景”的设计理念,为蓄水式天井。东天井与西天井相对称,天井布局一样,但东天井却没有蓄水。! p1 i, }5 L# A! V
       主堂屋又称上堂屋,是整座庄园的核心,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主堂屋大门外侧有对联“美德积三分,皇天赐我七分福;良善作一世,丹籍注尔五世亨”,倡导的是行善积德之意。堂屋上方悬挂着镏金大匾,上书“锦绣腾辉”。5 n4 Z2 W6 T( J% E
! D9 C- `7 d8 m% q. I* J
       资料显示,丁氏庄园至今已经1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08间,至今保存完好。
' M$ z1 ?5 _8 x' Q; b1 n+ P. B4 y       “丁氏庄园是集居住与防卫于一体,融多种建筑风格于一身的双层土木建筑,显示出客家先民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是川北最大的客家庄园。”许宏强说,这样完整地走进现代人视野的客家民居在川北已经屈指可数,丁氏庄园因其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堪称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客学专家称其为“最后的孤独”。
+ B9 z$ R: C- F- G/ o/ m5 V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