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掏心掏肺地对一个人,有可能会换来一生的知己,也有可能会换来一生的教训。”
我们曾经对张娜拉那么好,那么喜欢,最终换来的是什么?
知己,还是教训?
亦或是,其他?
她的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舞台剧演员。
得益于父亲的职业,张娜拉在年幼之时,就常常登台演出。
她的表演功底,自年幼时,就已奠定。
那个阶段,是她与娱乐圈衔接的时点。
虽是学生,但到了第二年,她就以歌手出道,发布了首张专辑《First Story》。
凭借此专辑,她一举斩获“最佳新人”等诸多奖项。
一战成名。
她先是主演了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而后又主演了《红豆女之恋》。
通过这两部剧,张娜拉火遍了东南亚,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韩国女星。
尤其是《红豆女之恋》,这部剧被引进我国,在多个电视台播出。
由此,长相清纯的张娜拉,开始为国人所熟知。
据媒体统计,仅2002年,张娜拉的广告代言费收入就已高达30亿韩元。
只是,她虽星途坦荡,但怎奈人红是非多,一条猛料的到来,差点让她声名尽毁。
当时,有网友爆料,张娜拉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有过堕胎经验。
这可气坏了张爸。
他愤怒指责网友造谣生事,并言及张娜拉档期很满,一直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谈恋爱。
人生之路,依然漫长,张娜拉的星途还要继续。
2003年,张娜拉拍摄了电影《淘气少女求爱记》。
张娜拉也凭借这部电影,被第四十届金钟奖提名最佳女新人和最佳女主角,可谓是荣誉满满。
说起来,张娜拉在娱乐圈的发展,得益于张爸的规划与扶持。
相比少不经事的张娜拉,本就是舞台剧演员的张爸对娱乐圈的规则十分明了。
2005年,张爸意识到,在造星极为容易的韩国,一个明星想要持续红火实在太难。为了张娜拉长远的发展,他把目光放到了韩国之外。
最初之时,他为张娜拉选择了日本。只是,在日本开了两场演唱会,效果却差强人意。于是,他又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毫无疑问,张爸的这一抉择是对的。
那一年,她先是发表了全新中文专辑《一张》,而后主演了那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刁蛮公主》。
很显然,张娜拉与苏有朋的合作十分成功。
通过这部剧,张娜拉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万千观众亲切地称她为“第二小燕子”。
当时,她火到什么程度呢?
2006年,成龙大哥举办演唱会,特意邀请她一起合唱《神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张娜拉又被邀请成为首尔站的火炬手。
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所言不虚。
张娜拉一出道即巅峰,可谓是年少成名的典范。只是,因星途太过坦荡,一切都太过顺利,人生浅薄如她,似乎就已注定要遭受一次大的挫折。
其间,她与一众嘉宾共同玩了一个名为“强心脏”的游戏。
所谓“强心脏”,即是要说一些劲爆的内容。而张娜拉所说的“话”,一下子便把她拉下了“神坛”。
据节目添加的字幕来看,张娜拉所说的话为“每次制作费紧张,都会去中国演出。”
张娜拉在中国的形象瞬间由正转负,千夫所指。
而在那之后,张娜拉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一两年间,她曾不止一次地为此事道歉,但粉丝们并不买账。
道歉,粉丝不买账。无奈之下,张娜拉只好用作品说话。
可是,口碑下滑如她,作品又怎会受到追捧呢?
无奈之下,她只好回到韩国发展。
时光飞逝,当初的刁蛮公主,已经年逾四十。
只是,当人们看到她的近照时,惊奇的发现,她依然还是如少女般的模样。
似乎从未改变。
她所说的大致意思是,自己在中国演出挣的钱,都被父亲用在了投资电影上。
一个恶搞,就让张娜拉丢失了美好前程。
韩娱媒体之风如此,令人唏嘘。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最近,韩媒又爆料了一则有关张娜拉的猛料。
“潜规则”、“超百次”、“生理期”、“卫生间”、“打胎”,诸多劲爆字眼,无疑吸住了万千网友的眼睛。
只是,当笔者一番查询之后,却并未发现张娜拉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有时候,媒体为了博流量,吸取眼球,可谓是手段无不用其极。
只可怜了张娜拉,本有的大好前途,竟因一句话而终止。
生而为人,似乎多有这样一个习惯。
总喜欢看别人的缺点,不喜欢看别人的优点。
其实,张娜拉在我们国内发展时,曾不止一次参加公益活动。
诸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第一时间捐款10万;
若为真,希望她能反省自身过错;若为假,亦是她人生的一种经历。
毕竟,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始终平顺呢?
年少成名,更该谨言慎行。
希望更多年少成名的TA们,一定要谨记。
, h c; d% G | {) z6 M! K+ O4 X6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