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U( s5 A; o# `2 I% D1 I$ S) ~为掌握大柳树村的情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设置栏目包括对每户家庭的人员构成、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从业情况、联系方式、家庭收入支出情况、承包土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情况、家庭财产、存在的困难、主要诉求、将来打算以及对干部的意见建议等二十多项。4 C. L- D/ Z) I4 _$ s* k/ P" H
) \- T# z# L {- [
尽管登记时工作量比较大,但经过几天的逐户走访登记,我发现一册在手,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再稍加整理,主要矛盾、问题的脉络已非常清楚。我要把这种做法在全县推广,利用一个月时间,把全县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并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建成台账。 7 l8 B4 q% O+ O8 x }1 t3 P) q$ B( f
定思路、做决策,以此为参考,我想我们的决策一定会站到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 W; \8 [% Q) a, W
' J+ H# D& z$ P4 f* C5 z
行动之二,发一张卡 5 [: d4 o* @9 C0 n) l" a 0 q4 B, M8 y6 U2 o) I! }为了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我在大柳树村蹲点时,给每家农户制发了一张党群连心卡,上面写明,发卡是为了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扎根基层连民心、建强堡垒聚民心、回应诉求顺民心、铭记宗旨暖民心、同步小康固民心”。5 O1 g1 w. c, l- u
5 V' o9 c" H* G4 b! O
在卡上,我们将包村乡镇干部、村干部的职务、联系方式,以及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供电所等基层服务单位的电话全部录入,并明确规定,电话号码不得随意更换,个人电话必须24小时畅通。如果有人员调动、单位变迁等特殊情况,必须在一个星期内进行变更告知。! G$ i$ l/ E1 u+ t$ E( c' M3 H( I
% {/ m/ h5 m: s7 t3 v5 {( G5 o" t
刚发下去,就得到了群众的正面回应,说过去找村里乡里办点事,山高路远,找人不方便,跑了不少冤枉路,现在有这张卡方便多了,按卡上的电话打过去,人在就去,人不在就不去,省了不少事。 ' N" @! b& f1 Y( C4 o7 h0 P. h! o9 O; L* K0 z4 b: w! @6 ` g
制一张卡,花费二三毛钱,却把干部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此之前,我县不少乡镇也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我要把这张卡普及到全县每家每户,通过小小连心卡、联系你我他。 6 d$ ^# W. j7 q' D' a5 H$ C- m5 Y$ h% N4 ? M- O& }7 R
行动之三,结一门亲 2 R, v8 p3 Y" b8 M3 S# w5 C* `4 Z; a6 a. ^- R
大柳树村共有23名残疾人、484名贫困人口;从全县初步统计的情况看,我县贫困人口将近20万,贫困面相当大。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除了必要的政策兜底外,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帮扶。* @2 ?* U& ?9 }
. C4 z! m; K) M, b我们全县有一万多名干部职工,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的思路,以领导干部包2至3户、一般干部职工包1户的标准,现在已经对口将贫困户帮扶任务分配给了每一名干部职工,并且一定7年不变,直到 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 C6 _6 i) m0 c. r1 e) X! ?' M8 v" J. k& a
, a4 _" L5 L; K, c从掌握的情况看,很多单位已经组织干部职工去对了门户、认了穷亲,还有的同志甚至双休日干脆带着家人到穷亲家里过,社会反响很好。8 f% h" H$ p" E
; j6 u# U/ I! ~: x: c
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督促大家,结合各家各户实际,帮群众迅速拿出有效管用的脱贫致富办法,加快实施。 5 \: J* f5 s% [; L" u5 m- ~1 M) |7 J# b
行动之四,解一些难 6 d1 W8 L" o& r0 p9 d( _6 K' z ! ] V* z" k: r5 ]在大柳树村蹲点,群众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难处不尽相同,但多数人反映、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路和水。( Q; N: ~8 ^/ M9 i# f
5 } v( ^) v2 U
路,该村虽说公路通到了村部,但只是通到了行政村,很多自然村落依然是泥巴路。路不通,盖房子拉料“豆腐盘成肉价钱”,发展产业东西又不好卖,勉勉强强是“赔本赚吆喝”。 , g7 I* \) j4 h7 S' Y+ e* \ ) L2 O7 Y6 y) T! D& y& U水,全村人原来吃水都是吃井水、泉水、河水,只是前几年村里一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家钻了水井、建了水塔,辐射了村部附近607人,还有一半人吃水状况依旧,遇到天旱,人畜饮水非常困难。即使吃上水的户,铺设管道每户得投入500元,吃水每月缴12元钱保底费用、多了再缴,这对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P% z/ H9 Q8 c 4 |! U" F5 ]/ f; W在大柳树村蹲点后,我又到大柳乡其它村走访,情况一样,还是路、水两大诉求;再到全县其它乡镇走访,还是路路路、水水水。路、水之所以成为老大难,是因为投资较大,每年上级部门的建设指标有限,县里财政也只能每年安排一部分。 4 I# a) Z- o' L3 ^$ N! c - l0 d# u* r ? O- A' L( w毛主席讲,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水是生命之源,路是致富之基,路和水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R& i! D0 q, Y, J9 M! B1 K
! v" R, M' V3 S* `5 Q7 T
按照从群众最关注事情改起的思路,县委、县政府很快形成了决议,今年4 月底以前,由县交通运输局、水电局、各乡镇共同把每个村的路、水情况摸清楚,拿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整合相关资金,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实施,力争在5年之内将全县路、水问题全部解决。 4 z1 c" i. u& u$ R5 v4 h5 I3 W' j* p7 l6 n
行动之五,找一条路- y" K6 x7 o% V8 l; U8 t% t# {# E; b
( N. ~' w+ o) V, Y. D5 Q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雪中送炭”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帮群众找到一条可持续管长久的发家致富之路,让群众“自己身上长肉”。 ; e% M5 H* Q3 |% g 0 L) r/ {) g5 d) d6 U大柳树村山场面积达30790亩,每户平均下来有百把亩,山上植被茂密,盛产各种药材。山下土地多且肥沃,而且因为是高山气候,种植出来的玉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畅销省内外。2 x, X( }; H; Q! R; D3 b! C0 R( M
! b2 H* ~! M6 k. l5 ^
我当时给村民们建议,只要紧扣住“种养采”三字,就一定能快速富起来。 0 N: P0 M5 }& d: B4 x5 \/ ^7 D: h0 F/ i
种,就是在地里大面积种植良种玉米; 6 c6 l# }: F+ S ]/ z" `4 j* y. @; ?2 A 7 l. z) d, c$ x2 T( B/ w养,就是利用山场优势大规模养殖黄牛、山羊和郧阳黑猪; 2 c, f# X: u, O5 X9 x , A- f1 I. S ?8 Z! \) Y" _$ V采,就是平时多上山采药卖。! t6 Z3 A7 o' u9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