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室的发展,刘国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念。他说:“从医院的整体发展和专业领域出发,在中国这个医疗环境下,我们要探索出一条真正以人为本的医疗改革路径,从根本上提高有效性、安全性和医患关系,最终达成所有要素的和谐平衡。” - Z& j. B$ D9 Q/ g }) q3 f. d 2018年,刘国彬担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回顾当年的骨科现状,他感慨颇深。五年前,第一医院的骨科病人数量曾一度只有个位数,四级手术数量也很少,诊疗水平十分有限。当时,科室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网所束缚,被传统观念所限制,导致消极、无望。科室表面上看似壮大,但实际上却很脆弱。& q: G2 ]+ F2 s7 S- M3 [/ K5 A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如果骨科并行发展脊柱、关节、创伤和手外等多个专业,对于团队的成长和壮大十分不利。刘国彬认为:大骨科发展思路必须改变,不应该求大求全,而是有针对性地聚焦于一两个重点领域,走上“阶梯化”骨科发展之路。3 } k# O7 ~' o: M3 c
为此,刘国彬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专注于突破重点领域,将保膝和脊柱微创这两个亚专科确定为科室的重点发展方向。- n) {+ `+ Y4 t
他选择这两个专业前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包括对骨科文献的检索、国家骨病发病率分析以及中国老龄化趋势等。然而,这项战略提出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团队内部有人认为,保膝和脊柱微创这两个领域是骨科中的“次要”领域,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G& P1 `, m; @5 T& a
更重要的是,资深医生既擅长脊柱手术,又精通关节手术,让他们选择一个专业而不再涉足另一个领域,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痛苦的抉择。 " [; M4 ~8 R p' o1 B( V 但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也必须经历阵痛。刘国彬表示,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最终的结果令人欣慰。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完善,团队对科室调整和发展方向的意识开始转变,逐步形成了认识深刻、方向一致、行动合力的发展局面。' R D: Q9 u, O* ?; m
五年来的发展成果已经证明了刘国彬战略的成功。骨科已经发展成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标杆科室,年手术量已达7000余台,常住患者超过200人,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0天降至7.8天。对患者来说,病痛减轻了,费用节省了;对医院来说,“小专业”取得了“大成就”;对团队来说,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阶梯,实现了稳步成长。 " ^& M9 z2 y9 {* c 在保膝领域,刘国彬团队已成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展望未来,他将带领团队继续加大科研力度,探索更多、更优质的治疗技术,以期带动骨科的再次腾飞。 # {( X7 R1 |! G, U*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