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讲述深圳欢乐谷过山车事故:疑似前车上坡时下滑与后车碰撞 $ g1 f/ Z. l3 a$ _ 深圳欢乐谷过山车“雪域雄鹰”项目发生车辆碰撞导致多人受伤一事引发广泛关注,过山车安全问题进一步走上台前。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主题公园市场,保有/在建的过山车数量为全球第一。国内针对过山车的安全问题,也已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配套监管体系。然而,国内外过山车制造商在如何保障游客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安全性,依然是一个长期的议题。 * D S+ f, H( G8 g* ]7 F& ?% z 9 i) _3 V: l# N$ d% C9 x- d 过山车“雪域雄鹰”项目发生车辆碰撞,华侨城A公告致歉/ a' Y i3 h3 i0 j
- M4 ]& c5 |' ~3 m# \ 10月27日18:27左右,深圳欢乐谷过山车“雪域雄鹰”项目发生车辆碰撞。10月27日晚间,深圳欢乐谷发布情况通报,造成8人受伤。随后,深圳欢乐谷于10月28日起暂缓开园,以配合市区联合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并全面开展游乐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O' v. v! F8 Z" \, O* d6 x" x
! J0 p/ ~8 D1 a- g' N 10月29日,深圳市南山区委发布公告,披露有8名伤者第一时间由120急救车送往港大深圳医院救治,随后陆续有人员经转运或自行前往港大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华侨城医院检查就诊。三家医院共接诊28人,其中11人经检查无碍后自行离开。目前共有17人留院诊治。 # _) L# |6 W# R) G- E; x : B/ \, Z ~8 n% l 10月30日,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向所有受伤游客及其家属,以及关心关注深圳欢乐谷的社会公众诚恳致歉,并许诺将全力保障所有受伤游客的救治工作,努力让受伤游客尽快康复。 4 m" B: u! D5 x0 [/ S" l8 _2 S& V) v; M6 i; O
资料显示,“雪域雄鹰”制造商为美国S&S Worldwide,目前在全球30余个国家拥有400余个过山车,其中,在中国共有9个(包括在建)。据深圳欢乐谷官网信息,“雪域雄鹰”为弹射式过山车,速度可达135公里/小时,投资约2亿元。 5 h7 `, Y7 G( t/ f6 u% Q9 X, j B) q$ R' S0 C, v7 F
中国过山车保有/在建数量为全球第一 / V- p4 y# \) k/ q: G' D! _ c$ H; ] # K% e: P# m+ _6 g5 ^: k 过山车与旋转木马、摩天轮一起被称为主题公园“三宝”。目前,全球游乐设备生产商多集中于欧美,占据国内外高端游乐设备市场的主要份额,例如列支敦士登INTAMIN、瑞士Bolliger&Mabillard、德国MACK、美国Rocky Mountain Construction、荷兰Vekoma、美国Great Coasters International、加拿大Martin&Vleminckx、美国Premier等。据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公开信息,截至2020年11月,深圳欢乐谷的“雪域雄鹰”位居国内速度最快的过山车第三位。前两位分别为并列第二的山东孙子文化乐园的弹射过山车、北京欢乐谷的急速飞车,上述两个过山车的制造商均为美国S&S Worldwide;第一位为南昌万达乐园的云霄飞车,制造商为瑞士公司因特敏。截至2020年,国内游乐设施企业达3225家,其中99%为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仅32家,占比仅1%。 * ]6 M$ K) Z% w j1 R5 X6 N7 z, O, D+ H. t |
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对冒险体验需求的不断增长,2019年全球过山车市场规模约30.4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3.5亿美元。另据Roller Coaster Database数据,目前亚洲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过山车,达2941个,其次为欧洲,达1413个。 * l0 G7 `' V1 X2 W" O( @1 q2 B+ ~3 ^* }/ L0 \+ T$ V$ S
有着惊险刺激体验的过山车,成本同样高企。据海外媒体报道,位于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银河护卫队:宇宙倒带”过山车项目于2022年开业,投资或高达5亿美元,是全球最昂贵的过山车项目之一。4 z) t/ K0 z. C/ r
' L' V7 y4 \& o: Q! D
相较于海外制造商,本土过山车制造商被业内视为“高性价比”的选择。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国内过山车的价格相较于海外过山车低6-10倍。除了价格的差别,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 {8 ?/ n! ], ~% E/ g! m 5 W8 r I0 m" \ “例如在舒适度上,同样45度的转弯,国产过山车与海外过山车可能在材料、精密度、制造工艺等方面有差异,体现在转弯上,就是游客可能会觉得晕。”林焕杰表示,“不过,国产过山车也正在向高端发展。”据悉,目前国产过山车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到60%。 " ]4 s2 u1 B5 h4 y D 5 c/ a6 Y( x/ p; t) g, N 过山车之梦爱好者团体荀航也表示,当前高品质的过山车主要依靠进口,国产过山车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缩短与海外制造商的差距,近年来出现了很大进步。据介绍,目前国内过山车生产厂商主要有广东金马游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马游乐”)、浙江南方文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实宝来游乐设备有限公司等。+ D7 D) `4 [; ^ M
1 L. s' ]5 A# r) X% s" Y
其中,金马游乐是国内游乐装备制造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唯一的国产游乐设备供应商,负责小黄人乐园的“萌转过山车”“超萌漩漩涡”和功夫熊猫区的“影灯传奇”。据最新业绩,今年前三季度金马游乐实现营收6.7亿元,同比增长86.68%;净利润9541.31万元,同比增长559.71%。+ e6 L+ b5 k6 Z6 {" a
1 T3 n z4 f% e7 t 据国元证券数据,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主题公园市场,且目前只有27%的中国游客去过主题公园,远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8%)。另一方面,从过山车在建/保有量来看,全球过山车数量中,亚洲占比超过50%,其中,中国保有/在建数量为全球第一,达1631个。在此背景下,新建主题公园预计将带来游乐设施量价齐增。 3 a6 t( x) A9 I 5 z% x( B& W; Q+ d; G 我国过山车设计、生产、运营,在全球属于最严格的安全等级 9 k( W5 F# x* u O/ }! f ) N8 q% L i% D8 \" `/ Z 不论是本土还是海外进口过山车,头等大事始终是安全问题。据业内人士介绍,围绕过山车安全问题,国内从过山车的设计生产到实际运营,均配套有成熟的安全标准和保障体系,即使在全球也属于最严格的等级。 ! a2 u: n& z7 a9 k( p ! i V U9 o4 _( | 林焕杰也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介绍了过山车的系列监管流程。首先在设计环节,过山车需要将设计图纸和相关数据送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属的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特检院”)进行评估,通过审核后才可投入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相关生产材料等情况也要定期上报。在过山车现场安装期间,有关部门会进行监督,确保安全。 5 `. |* g# e- y/ E F/ Y, I' D8 w* u8 ~, V
安装完成后,过山车需要进行空载测试。“例如一位成年游客体重150斤,就会把过山车的座位绑上150斤的沙袋,然后开始运行。运行时间可能需要800-1000个小时甚至更多,来检测运行是否出现瑕疵、数据是否符合设计时的结果、速度和时间是否准确。”林焕杰表示,“如果一切正常,特检院会再按照特种设备的标准进行检测和验收,最后颁布运行许可证。”/ E' L4 i7 F- j
# r0 ]$ L' p0 |. I
而对于进口过山车,相关的设计图纸和数据同样需要经过特检院的分析和审查,通过后,主题公园才可根据图纸下单、开始生产。在过山车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奔赴海外进行现场考察,检查生产流程和工艺是否按照国内的要求进行。随后的安装、测试过程中,也同样需要经过空载测试、特检院检测等环节。8 D3 J( K! N! a* V! y6 M7 k
* K8 q! f1 | P) t' f& x
过山车正式运行后,主题公园的技术部门会进行每天的安全检测,并在每天开园前进行空载运行,还有设备年检等。此外,过山车的零部件替换也大有讲究。“一些主题公园,例如迪士尼乐园,我们说它的游乐设备配件总共有三套,一套正在运行,一套放在仓库备用,一套正在制造。”林焕杰表示,“游乐设备有规定的运行时间,例如1000小时。一些要求严格的主题公园,一旦超过了运行时间,不论设备是好是坏,都必须换掉,确保零配件不会出问题。”/ ^5 Y& X& h5 P3 f1 P
5 @9 o, H6 Z, N7 m: l2 m- }- Y “从大数据来看,在一系列安全措施保障下,国内过山车的事故率是非常低的。”荀航表示,“出品合格、正常维保、正常检测的过山车通常都是没问题的。”例如此前北京环球影城热门项目霸天虎过山车中途停驶,原因便是监测到系统异常,出于审慎安全考虑,过山车按照运行规范第一时间启动安全停车程序,该车辆平稳停靠于预设安全撤离平台,随后工作人员有序引导游客安全离开车辆。后经技术专家组排查确认无安全风险后,设备在大约20分钟后恢复正常运行。在荀航看来,无论是多么高端、先进的过山车,出现运营异常情况仍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出现情况时如何处理。霸天虎过山车这次中途停驶,正是其安全装置正常运行的体现。& z( Q8 t9 S C6 t
, R1 M- A. N: o% [7 _/ m
另一方面,过山车如何改进以更好保障游客安全,是业内长期的议题。“现在有些电梯在遇到问题时,会自动停在最近的楼层,开门让乘客出来。那么过山车是不是也可以采取类似的设计,在运行过程中判断游客是正着的还是倒着的,确保检测到问题停车时游客是安全舒适的状态。国内外的制造商可以继续优化相关问题。”林焕杰表示。 6 c2 h7 I: N# i; V) b/ S7 a8 H! m& e, J: N7 V9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