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亚琼制作销售的粉蒸肉(资料图) - J! U! I' Y' y9 T: t, ~2022年4月22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通报称,已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进行释明,告知其如对二审判决不服,可根据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二审判决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再审申请。! \+ X9 Y. `8 b
* ]* v F* @' r. u. R
同年4月29日,王亚琼委托律师向重庆市高院申请再审。同年8月4日,重庆市高院作出民事裁定,提审该案。重庆市高院审理过程中,邵佰春以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撤回一审起诉。8 P6 A2 Z7 p' x! X8 T0 u
9 e- U( [' A5 _6 d重庆市高院认为,邵佰春撤回一审起诉的请求,已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准予。遂裁定准许邵佰春撤回起诉;撤销重庆市一中院及合川区法院民事判决。 6 K' W3 E8 l9 E' O6 t) _% U8 m, d+ x" x. j
不过,王亚琼的代理人未透露前述和解协议内容。前往忠县探访“毛妈妈经营部”。“毛妈妈经营部”系家庭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王亚琼曾称,经营部是其婆婆毛兰英腌制一坛一坛咸菜逐渐发展起来的。. M8 `! }; ?# Y1 T- f
' v; Q) h. p0 `' u. n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曾撰文指出,法律之所以对这些小作坊在食品安全标准上放低要求,一方面是对那些经营小本生意、销售也往往依赖口耳相传的小作坊持宽容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实现市场生态的多样和丰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而实践中要求所有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都符合第26条共八项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其这类生产者成本低、规模小、收益低的特点。5 |( P5 ^4 k( V. o( i7 k% G9 G
: \- M- ]% F0 i u$ j
事件回顾 ! H- t1 b" l+ p" A p( r# ^5 q) x6 c5 }, t' v/ V1 h9 s2 [: Q
“售卖150碗粉蒸肉被判10倍赔偿案”申请再审,重庆高院受理 7 x7 @; {+ H. D0 H( u 8 E2 c6 D* q0 X8 M( e: l“重庆农妇售卖150碗自制粉蒸肉被判十倍赔偿案件”有了新进展。(2022年)6月10日下午2点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农妇王云(化名)提交的再审申请进行了询问、听证,整个过程持续近三个半小时,双方均由其代理律师出席进行答辩。5 U7 S' H3 J& T# n, O9 S
( K8 z; }- L/ E& p询问、听证是法院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的一个审查程序,意味着法院受理了再审申请,但是否会启动再审,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以及结合相关调查核实情况来决定。 . D. z+ T' ~5 \, @* p 2 K/ F$ u$ p; K下午2点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准时开始了案件再审的讯问、听证。 4 M3 M& i" T+ _' ^, S " Q X; T, a- g; e# D. {4 {# Q在法院大门口,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王云夫妇,两人正坐在门口的石阶上,脸上挂着愁容。他们说,夫妻俩专程从忠县赶到重庆主城,但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没能亲身进入法院参与听证,“有些遗憾,只能由律师代理参与”。 - I m# `" C1 _' k" B0 A* e# U2 D3 ]$ m9 M
被申请人邵某也未现身重庆市高院,他委托了两位律师到场。 . H! |: x$ L8 ?7 ^7 y% w! W % ?8 i, N/ ]% I0 x2 `6 s听证结束后,王云的两位代理律师向封面新闻表示:“整个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案件关注的几大焦点问题我们都已经全面掌握了,对方询问的问题我们也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们有信心该案件能够成功启动再审。” 6 o2 F+ [+ b5 d1 m0 X- L $ @7 k9 B9 X* w" I1 `) G; B申请人王云听完律师的话后也表示:“我有信心法院会启动再审,相信法院会给我一个公平正义的判决。” 9 z/ m4 b+ R. \; ?$ o+ @# `5 D! n1 `0 K
被申请人邵某则通过电话向封面新闻说:“我没参与听证,我花钱请了比我更专业的律师,我觉得由他们去处理比我更好,有其他问题你可以直接联系我的律师。” 7 n6 |, {; c: s* j8 Z+ O- `* U1 x5 t1 ]$ `8 A. c/ h$ U
邵某的代理律师表示:“询问、听证进行得很顺利,‘是否为预包装食品’争议较大。”! K) b8 g7 R% R$ c. M! B6 U
, c( H5 E* W9 X% w9 Z
申请人:有信心法院会启动再审8 f4 a' e1 K" x&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