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m( l& I4 X6 b着眼于困境,小马科斯政府希望通过在对外关系上塑造“强硬”的一面,进而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为自己加分。同时,菲律宾很清楚,没有外部势力介入,自身很难在南海问题上牟利。 # i8 s/ `* L' @) l7 v h: y, U6 n1 v9 S* K; i% e1 l y
因此,其在这一轮争端中开始大量煽动舆论、罗织“中国威胁”,争取获得美国及其盟伴更多的装备转让等支持,继而更有底气加大向中国叫板的嗓门。* g" C9 Z; x) g$ i: R( K
$ g/ P$ t6 B7 y+ C* k' [- F
(三) - H( s' r }) f' l; ? 1 I+ z9 h, O2 x Y1 v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冒险主义与其国内外环境紧密相关。而这是对南海地区秩序的极大威胁,背离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保持自我克制、避免争议扩大化的原则。此外,菲律宾还迟滞了“南海行为准则”的达成,使南海处于规则之外的“灰色地带”。 + Y3 l, t; o/ m. l# A! h/ L - y/ J4 Z( p7 M7 ~3 D- _; X10月,中国举办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21次高官会,“准则”第三轮审读正式启动,各方同意争取早日达成“准则”,将南海建设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但菲律宾在会议结束后仍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采取非法行为。菲律宾试图绕开中国,与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另起炉灶,制定新的“准则”。此举严重损害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良好合作,为第三方势力的介入打开方便之门。 $ h2 _) m$ d) _6 [- [* c % r+ T9 {6 }# e相比之下,中方处理方式既合理合法,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争端处于可控范围——* z* N% B' Y9 e( p
, J1 F N7 a+ y$ ]+ c$ @0 V从历史上看,中国对仁爱礁和黄岩岛的主权没有争议,二者均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律宾此前也多次确认岛礁位于本国范围之外,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步提出争议声索。 , n2 s9 A. W( B7 J* l6 t# K: o # D% E7 T0 b8 N7 U从现实来看,中国在黄岩岛和仁爱礁的执法活动有法可依。2021年《中国海警法》明确提出,对外国军用船舶和用于非商业目的的外国政府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行为,海警有权予以制止,对拒不离开并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威胁的,海警机构有权采取强制驱离等措施。面对菲方的恶意举动,中国先是布放拦阻网具,试图阻止菲律宾船只非法侵入黄岩岛潟湖,避免事件升级。在菲方船只企图冲撞后,中国海警对其加以驱离,有关操作专业克制。在菲方船只离开后,中国回收了拦阻网具,并对菲方“拆除中国浮动屏障”的虚假言论进行驳斥。1 Z) H0 ^9 D: p2 @ X2 x/ t
2 ]- r, Z' B! }
整体来看,中国统筹考虑了维护自身权益与保持地区稳定,在处理对菲关系时,时时处处体现着包容和忍让,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e0 k. c: e3 e; z* A" x6 X
( Y, A) Q* E0 b h% o9 w3 I/ a/ i(四)* L3 O' [' m1 Q8 E3 e
) w6 K2 y( j# q& S' s2 s# l- x! o. y
中菲隔海相望、一衣带水,早在宋元时期就已“舟舶相继,商使交属”。近年来,中菲关系一度实现转圜巩固,各领域务实合作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我们奉劝菲律宾,及早迷途知返,以免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E8 e. N)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