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q& P* u5 y) P& O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市县层面,参照省直做法,按照“421”比例进行精简。, r1 V6 x D# q: m0 k
0 p/ b' h2 k/ G" p2 l" u
此外,省直层面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改革后收回的事业编制和机构限额,由市、县本级统筹使用,鼓励“减上补下、减县补乡”。* w. B( j$ }1 L8 V. e! f
: b F" @' Z% a1 W5 t8 u* P. L关于改革成效,河南省委编办在此次入选十大改革案例的介绍文章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河南省委编办将其评价为“瘦身”与“健身”并举。 9 H$ F4 g3 Q. C0 M# f$ ?; S; K; f) h' r
从“瘦身”来看,以省直层面为例,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撤销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137个,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 _* v/ |9 n, _7 D: l
8 K: {" O/ Z/ Q: L1 G3 e4 f
从“健身”来看,精简收回的编制并不是取消,而是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比如,将省直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下沉县(市、区)5638名,为省科学院、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核定编制3300余名,加强了教育、医疗卫生、文物保护等相关事业单位工作力量。 8 x2 I1 S0 P2 I2 c) d* s 5 I" c( T% V7 L9 N" N- m多地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0 A T, F, d/ N9 N2 Q x ; c5 Q) O" R/ O) Y不止河南,2020年以来,全国多地均开展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8 n0 e6 r8 a5 F) }# [! [3 B5 o
5 t2 n( N; C; M4 V `' I& f: J
这轮改革缘起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 p8 ~8 r' `4 b2 i( `) D9 O: Q4 g2 ^6 S4 p( E! |* C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指导意见》将9个省份选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其中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山东5个省份作为全域试点,其余4个省份则以省内部分地区作为试点。比如,江苏将无锡、常州、扬州、徐州4市及其分别下辖的4县(市、区)作为试点。随后,试点各地相继召开部署动员会议,率先启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g# q6 ~& X' Q6 a
- m/ J# Q; V4 M0 G比如,黑龙江在动员部署大会上提出三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分别是压缩编制、精简机构、优化整合。其中,省直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5%;市县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 ) _! U7 ?( g. q3 R. s 2 O6 N, X* C8 h. p* K到2021年10月,历时一年的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完成。一年来,全省共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余名。 ; h8 O/ Y) n8 `5 p) d' c + L s& k* [" s- D" y1 \5 C \$ k再如,江苏省在试点地区,市级层面事业单位总量由1366家减至763家、精简44.1%,收回事业编制9564名、精简了20.6%;县级层面事业单位精简45.6%,收回事业编制3517名、精简了24.9%。5 _8 n6 }5 D% e9 h5 X8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