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S8 d n8 @2 t& M% A 赵秀池表示,公摊面积是确实存在的,不管以什么形式计量,都是回避不了公摊面积的。而且楼层越高,公摊面积越大;住房质量越高,公摊面积越大。( x, ~6 g" |* O# l
9 C5 v0 b# T* a& y 以北京为例,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记者走访海淀某新盘项目。一名房产中介对记者表示:“这处新房单价较低,但得房率不占优势,在76%左右;旁边的次新房得房率约85%。按照新房8.2万元/平方米计算,相当于买100平方米的三居,要花近200万在公摊面积上。”3 i: _# \) K+ c( y" ~
/ X5 K- d6 O$ X- F( O0 ]4 B
得房率是指套内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也称为K值。尹稚在前述文章中提到“上世纪80 年代的时候,全国通用的住宅K值能达到85%以上”。- \$ f5 X$ {+ L. x1 ]+ s
8 s! j9 {- }; d2 h U# I% k& t 另有证券公司研报显示,近年来,我国高层住房的得房率在70%~80%左右。( ~& R/ K* S& t+ {
) B2 W7 B& F) e; l& W. i3 H3 o9 O' f “从权属的角度来看,公摊面积是业主的共有产权,业主的产权面积包括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所以,公众目前所谈及的取消公摊,更确切地来说,是希望改变商品房销售的计价方式。”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冯波告诉记者。4 G6 t! k1 T" O, q
) C7 r. t0 p& B 而除了重庆、肇庆,合肥也加入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的队列。3月初,“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室”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答复网友提问时称,为避免公摊面积比例过大,我市积极探索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相关具体工作正在探索推进。目前,已有试点项目在销售现场同步公布建筑面积销售单价和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单价。; h$ d# t7 o/ F. k) N: a( m6 o5 D
* f) `! {, Y) g* h 崔光灿建议,未来,要想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计价方式改革,鼓励按套内面积计价,还需在行政管理上做出一系列政策完善。比如,后期产权登记上的面积设定,依据房价的相关税费标准等。& Z- i q. u3 b! x)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