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30日,马克龙被拍到现身法国北部勒图凯街头! R) x0 X6 W: G6 s T3 ^/ s
1 o: w8 O- z' G/ b- E
极右翼的国民联盟预计在第二轮选举中将大跨步前进,从现有的88席跃升至取得230至280席,成为第一大势力。左翼的新人民阵线则预计可以拿下125至165席。按照这个预测,将没有政党取得289席的议会绝对多数,法国将选出一个悬浮议会。谁当总理,也成了未知数。% f; U. _" l* [* Z- r/ T! C# [
8 i, x) _3 z# W7 p
不过,在6月的最后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不论第二轮选举的结果如何,不论极右翼最后是否执政,法国政坛都正式进入了“后马克龙时代”。马克龙的时代结束了。3 |% ?/ c! [; x2 [! {
, h) G6 b0 P2 Q- a
马克龙阵营的崩溃# q* b9 k) [' v$ q m' i
# p% }! x! `) I% E
从250席掉到70至100席,从议会第一大势力跌落至第三——马克龙的这次政治豪赌一败涂地。自从马克龙在6月9日出乎所有人意料宣布解散议会之后,几乎整个法国都在尝试理解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包括马克龙最亲密的政治盟友们在内,几乎没有人可以理解他这一行为有什么意义。* D; C0 Y6 H$ Q+ K: `0 a: @
4 x. ?$ M6 c5 s5 Z: m马克龙身边仅剩的几个支持他决定的人,也在6月份接下来的选举活动期间逐渐转移了阵营。6月9日当晚,法国总统府找来给包括笔者在内的记者们开吹风会的一名顾问,自从2017年开始就追随在马克龙身边,可以说是他资格最老的一批支持者之一。这位顾问在吹风会上还言之凿凿地表示马克龙有信心获胜,阵营将会全力以赴云云。在那之后仅仅过去一周时间,笔者就在法国的著名报纸《世界报》上读到一篇独家报道,说这名顾问要被解雇了,理由是因为马克龙认为他过于“失败主义”。 % y8 {# O, m5 d' c9 N- R( z7 T ) w3 n2 y. y, b7 X" l7 u事实上,到了选举的最后时刻,马克龙身边已经几乎没有人认为他可以取胜了。那些因为议会解散,几乎板上钉钉要输掉选举而失业的马克龙阵营的议员们自然是愤愤不平。现在就连本来支持他的人也承认,选战打成这个样子,民调一直排在第三,还想着赢得选举只能说是白日做梦。* R- V5 e `! p! c$ E' U7 _, k0 Z
% S! r% S; m' s7 I! ~( F但是马克龙不这么想,直到周日早上他前往投票站投票时,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依旧微笑着表示自己绝不后悔当初解散议会的决定。不过,周日的结果出炉后,马克龙不再像6月9日那样急急忙忙地出来讲话。在笔者的追问之下,总统府才发出了一个简短声明:1 ^1 H& W( q+ _. u/ s
7 A5 \+ ]% v- U' `+ @5 V- J3 s
“第一轮立法选举的高投票率证明了这一投票对我们所有同胞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清晰化政治局势的渴望。他们的民主选择让我们也必须承担起我们的义务:面对国民联盟,现在是时候在第二轮选举中广泛地、明确地联合所有民主和共和力量了。” * n/ A! m, [" a+ g4 ~% }" G% t6 o+ G" o L
截至发稿时,这短短的几句话,也是马克龙对于这个选举结果唯一的回应。+ n( T& F. g6 I4 l5 Y% c
9 ?3 s: r2 k" ?2 e" u
这个一贯强势,一贯热爱镜头的总统,在这一刻第一次让笔者感受到了他脆弱和孤独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