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v7 [3 ? \. R [ a% Y最后90米谁担责 3 z6 D' v9 J# }5 G2 n- E* p6 [2 a) C4 h9 n: E3 W% D/ d. l
法院根据现有证据,并多方核实,确定沈先生并未收取乘车费用,其行为应认定为“好意同乘”。 ! o# w; d" P o1 _* G8 ~* I! E5 ]4 B! |$ y. |
“‘好意同乘’是驾驶员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帮助而允许他人无偿搭乘车辆的行为,具有无偿性、合意性、非法律拘束性的特点。”范雄凯说,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有过错的才承担责任,并且一般情况下应减轻驾驶人的责任,除非驾驶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才不予减轻其赔偿责任。; f0 A7 p/ u, t {8 n3 Q+ x
\ f: e l( `) _然而,沈先生是否有重大过失,还要看这最后90米究竟是否有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 y3 T! D: A/ k
* E5 T+ Y, D4 E' X/ k本案主审法官专门来到沈先生将人放下的地方,经实地查看,这里位于住处的巷口附近,虽然离住处仍有几十米距离,但该下车点位于住处的同侧路边,沈先生靠边停车后,等到艾小姐和赵先生在路边正常下车,才开车离去。 4 }5 t7 l3 |' Y 8 E D, d+ D. V+ O3 [法院认为,沈先生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其停车位置与艾小姐死亡之间不存在侵权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遂依法判决沈先生不用承担责任。在法院协调下,KTV出于人道主义,自愿补偿原告一定金额。$ g% f, e8 w: J3 x
+ e+ \# B3 D" E/ d I" P
公正判决扬善意% G; \1 H; D A4 [6 G& i
- \, K4 v2 O' o6 A- B“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希望以公正裁判为社会树立行为规范,让善意送人者免于担责,让大家对相关社会行为产生的后果有明确的预期,切实发挥司法裁判引领社会行为价值风向标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件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范雄凯说。 : W* s/ \/ P0 S. @4 V) ~5 T. p, p. b1 k* C z&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