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生发现的“全家六口殉难于此”墓碑- i1 ]/ F$ h6 m1 P' Z
杜先生说,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因为江南很多古镇,都有用无人认领的老旧墓碑做地砖的先例,但看到是表弟和妹婿而不是儿女立的,觉得很奇怪,看到最后是“全家六口殉难于此”。 7 F( {$ b' F- r) n. I3 w- ^* C( X7 k( C' M
第二列前面几个文字实在认不出来,杜先生就发在网上请网友帮忙看看,有网友把照片用软件处理后读出第二列文字:“医士顾紫台之墓”妹婿 表弟仝(即“同”)立。“好想知道这一家六口是什么原因殉难的?”8 ?7 C( y3 r- m/ S+ P+ I
. P% K1 c. t. Z地上的墓碑已经更换保存 # \5 h7 d2 A6 j- _+ t* e4 e / T2 R# g) z9 ~据杜先生描述,这块墓碑是在古镇游客中心出门50米左右的石板路上看到的。 1 i' F/ J( c. I* j8 R, c0 h, A0 U) n5 v- Y. G
湖州新市古镇离杭州市中心约60公里,昨天下午,橙柿互动记者开车1个小时来到古镇,游客中心出门50米左右,沈铨故居前是一条宽约10米、长200多米的石板路。 3 e( D: ?% \# g y/ Q2 b+ _ 0 ?/ F1 a/ C. I: m8 p- f8 A记者在现场仔细与杜先生拍摄的图片对比,没有找到墓碑,倒是发现了3块刻有其他文字的石板,每块就三四个字,能认清的有“孝××节”“彭意××”。
: w% J7 l1 n' R# A" Z- l# q墓碑背后是怎样一段历史?, w5 o" c1 w# `1 O* b
4 l. Q/ `6 U; n3 T/ w0 p7 f杜先生将图片发于网上,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不少人试图分析背后的历史。一位网友提供了这样的解读:从右到左读作——全家六口殉难于此,医士顾紫台之墓,妹婿许望山,表弟姚润生,下面两个字是:同立,意思是妹婿和表弟一同给顾紫台全家立的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顾紫台的名字也许来自这句诗。查阅《太平天国志》第三十二卷“湖州篇”:“同治元年春,李秀成率部攻克湖州,对城内官员、清兵、地主、恶霸、士医进行剿灭,新市镇顾紫台一家六口及仆役共计十一口不幸被戮”,这里的新市镇正是图片里的浙江湖州新市古镇,所以这墓碑离当时立碑的地方应该不远,或者说离当时殉难地方也不远。 ; @9 [6 C4 B, W$ K. a - m7 n. o' }, l |0 k( I: N& L4 O关于顾紫台全家太平天国时期在新市镇被杀说法,记者先后向对德清县、新市镇地方志颇有研究的朱炜、韦秀程两位老师了解,在县志和镇志记录中没有太平天国时期顾紫台一家被害相关记录。另据记载,太平天国时期,3年内,新市镇有100多人被杀。此外,湖州太平天国史学者马青云老师说目前已知的研究资料上面没有相关记录,在清末的《湖州府志》中也没有相关记录。根据碑上“妹婿许望山”,查德清县城许氏家谱,无“许望山”此人。综合上述分析,顾紫台及妹婿很可能不是德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