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西北大学拟撤销汉语言等7个本科专业,全国高校为何出现专业调整热潮?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4-8-28 11:25
标题: 西北大学拟撤销汉语言等7个本科专业,全国高校为何出现专业调整热潮?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化调整频率明显加快,大学本科专业的撤销和新增已成常态。
. B/ X3 V; t' Q今年以来,国内有多所高校陆续发布公示拟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其中,四川大学拟撤销31个专业,兰州大学拟撤销3个专业,湘潭大学拟撤销7个专业……陕西高校也不例外。
9 H5 t6 m2 W% b* n( z# {- H- y) S: B1 k3 m! r$ C7 u+ j
最新一个是西北大学。8月23日,西北大学正式发文,拟申请撤销本科专业多达7个,拟申请备案专业有4个,另外还打算将城乡规划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西北大学汉语言专业,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
5 j% J) T% A* z6 D  @" l
% [# y1 d  e  t: `3 t, Z8月23日,西北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度西北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公示》,拟申请撤销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管理科学、图书馆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共7个本科专业,拟申请将城乡规划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同时,还拟申请备案4个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字经济专业。
1 ^% U( N  k4 q: U/ t4 ?% A1 x; Q% A' i1 O- ?) R
根据西北大学官网介绍,西北大学设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次拟撤销7个专业,动作不可谓不大,尤其是汉语言专业的撤销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8月27日,百理君了解到,西北大学汉语言专业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所说的中文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正常存在。学校出于专业招录情况、就业情况、学校资源配置情况,综合考虑,拟定这样调整,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4 S$ [( l3 _* N* _% ~

* e+ n: y: A. r西北大学并不是今年第一个拟调整本科专业的陕西高校。 7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发布《关于对2024年拟新增与撤销专业的公示》,拟增设生态修复学、生物信息学、土地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数字经济等5个本科专业及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撤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专业,预申报运动训练专业。 8月19日,西安邮电大学官网发布《关于2024年调整本科专业情况的公示》,拟增设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撤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时还特别明确智能视听工程为调整专业名称。 8月23日,西安财经大学官网发布《关于我校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拟增设本科专业和拟撤销专业的公示》,拟增设数据科学、 足球运动两个专业,撤销农林经济管理。  d) C( s9 Q2 [2 K) j: P: x
+ C) }3 D+ r" a  Y2 Q* p5 n
通过公开消息可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陕西高校,也在开展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今年3月份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度新增专业、撤销专业、专业调整及2025年新增专业预备案申报的通知》中列出了相关的各种具体要求,十分细致——9 l% ~( s. |) I- v2 V4 Q+ @7 c( S

, W$ H1 g& Q, [' a4 B: x对于申报专业,强调必须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专业,确保新专业质量达到设置要求。对于达不到《标准》基本要求的专业,原则上不予备案。对于生师比过高或专业数量超过5个的学院在没有调整优化计划的前提下不予增设新专业。' V9 J; @: P& q- b& o- E- H
0 T+ F) y& u. t& R$ o
与此同时,新增专业还须具备7项基本条件:( ^* L3 H" s2 S* S; K
! A( t: Z8 W5 c9 `* N0 D7 |* h
1.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规划;
0 K' ^* r& U( f. E! q1 U5 a. f- {! E. ?8 b
2.已纳入学校专业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保障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8 s! {( I/ X3 P$ b8 t

* f6 t4 t, r. y- M) u7 `! Z/ m  Z3.有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为依托;: ~5 j4 O- c6 S; ~' Q- {
0 h0 F2 }, Z0 `+ b" c, |
4.有旺盛的社会需求(拟设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
: u- V! e* r* T, ^! M. F7 m
  ^+ x# A: L# x1 x! [( a* L5.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J5 r% H! }+ F5 T* o/ z5 V+ Y+ D
; u) q( w# r9 Y, _9 o5 A2 s6.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 u6 E5 U' j/ R" q4 e; ]7 C
' g7 ^) a" ]; Y* v7.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U7 [  ]$ j4 h# l  s) p
6 e) `) U* m8 t& w/ v/ u9 R
对于跨院(系)设置的新专业,相关院(系)必须协商落实上述办学条件。% z; F" A" v% g8 @% j: ^

0 ]9 S: ~4 g& S6 Z3 h1 h同时还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优先设置契合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对接当前急需的新兴产业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就业形势好,文理、理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 y) `; F8 {) B" U" x- i# i4 A
( a$ O! r6 }# Y6 @; P$ o对于新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则强调依托学校现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本科专业申报,重点支持增设国家急需的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生物与医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
$ P' B* q5 G' e6 h
$ {% m8 _; R8 c1 h对于撤销专业,要求是:连续5年不招生的现设专业,原则上应按撤销专业申报,新增本科专业的同时加快淘汰老旧专业、“同质化”专业,各单位应主动撤销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定位的专业。+ C, \5 g, h% }1 |0 u
3 i+ p3 e0 S* D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将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申请增设艺术类专业的,应符合办学定位,并已列入正式发布的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于做好2024年度本科专业申报及预备案工作通知》,对于申报新增专业基本条件的要求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本一致,但撤销或停招专业,则分为三种情形:
0 d: L, o: @/ \* ]9 [* p& [# ?& r: z5 ]& T. Z$ y4 S* E) @
一是,学校将现设本科专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师资条件、学科支撑等质量成效,作为撤销或停招专业的重要依据,并按照《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要求,适时撤销布点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且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本专业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 D4 r# `$ g+ s1 P7 D4 }$ \0 F
6 C) \7 d; }! S9 `" X. T
二是,2023年度已纳入学校《2023年-2025年专业设置调整实施计划》,经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2024年度撤销专业,本年度学校将直接撤销。6 X6 R2 w" D8 d* T+ V. N

8 E  \$ D- p* S, r# }" d三是,学校应主动申请撤销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率过低的专业;主动申请撤销或停招学科支撑力弱、专业办学质量不高、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专业;连续5年及以上未招生专业,学校直接按撤销专业申报。
/ a9 T, I# J: b  w5 M. f4 k9 f& `) @
( X7 l& x! Q2 w/ f: {3 l1 E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发布的公示里出现了预申报专业。这是因为从2023年起教育部正式施行新增专业预备案制度。即,计划申报新增专业,须提前一年进行预备案,提交增设专业理由和基础等材料,第二年方可正式申报。为什么这样做?未来发展如何?
4 u. V3 }' ?) s' B4 k4 _) I" o- O, Z' r
全国高校纷纷调整专业,为什么这样做?未来发展如何?围绕一系列问题,8月27日,百理君采访了多位专家。( W* F& f1 u, A0 V) L

$ i  D" F* o8 O: C% V/ m5 {0 Y▍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
" \  J) k3 E% i  q1 ]
$ E4 \  x2 ]* c  s去年开始高校进入了“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1 Z2 [2 f( g4 M9 @1 V1 U

1 j, V5 _; p$ Z7 K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到,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可以说,近年来高校新增、撤销专业“动作大”是必然的。但社会舆论不应以新增、撤销专业的数量来评价优化学科专业的成效,而要关注高校新增、撤销专业,是否进行严密的论证,是否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强调质量和特色。
7 m1 d4 r1 J# m3 n6 Y2 s( t& J- C. c8 U! n+ h2 o! E; i
熊丙奇分析,从去年开始,我国高校进入了“学科专业密集调整期”。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年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新增布点1673个,撤销布点1670个,另外,共有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这是具体落实此前的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改革,加大优化调整力度。! b, a2 Q: z+ A$ P- z0 S) p- q6 D
6 D( S$ X" K# V$ F/ Q7 h1 Y
熊丙奇提醒,在具体调整专业设置时,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高校新增专业,大多为舆论关注的“热门专业”,但这些“热门专业”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是否有条件把这一专业办好,还需进一步深究。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是顺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高校不顾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一哄而上举办这些热门专业,就会出现在有的学校,这些专业办学质量缺乏保障,以及由于同一类专业招生规模大,社会需求跟不上而出现“热门变冷门”的问题。概而言之,各高校应该利用此次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的契机,推进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专业设置的专业机制建设。! X0 n6 V" B; C3 K
0 S/ |1 R) F6 N" x/ q4 m; c* g$ S7 W
▍陕西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林梅:
( D  g: s5 ^' U
- `4 t. `! c/ a, l未来方向为跨学科融合,要妥善安置所撤销专业的教师
7 \8 w% ]/ [( w, d" l* u0 [" k
8 o5 [5 u" e8 f  ^0 X* {! D陕西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林梅说,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导致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调整,一些传统专业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与智能技术、数据分析相关的专业以及环境科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业则顺应时代趋势和市场需求,为适应这种变化,高校顺势而为,优化专业结构,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资源浪费。# M7 w( }/ I4 T( Q0 ]6 g9 v
$ ^. W2 r. S, G9 k( R, N2 V* J
在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朝着跨学科融合的方向迈进,这代表着各个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将逐渐变得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将变得更加深入。此外,高校学科整合将朝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教育将与产业和研究紧密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C, k, m9 M0 P9 q& r: F5 u
3 s5 B% r4 {( V; z1 {
林梅表示,对于被撤掉专业的老师,高校应采取一系列妥善的安置措施,以确保既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又兼顾教职工的个人职业发展。高校应鼓励并支持这些教师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及学校需求,转岗至其他岗位,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相近学科的授课、实验室管理、教学辅助等岗位。对于部分希望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教师,高校应积极推荐他们到相关企业、研究机构或教育机构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g; m1 C% b; M" w9 \0 H/ W

% U* K7 w0 y  ?. T林梅提醒,在进行专业调整时,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确保新增专业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盲目跟风或资源错配。同时,对于拟撤销的专业,也应进行充分的评估,确保其不再具备发展潜力或市场需求,以避免浪费教育资源。2 d3 x* I( w2 e
& d; O& O9 j1 f6 Q0 ?2 T( [! a8 x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家孙光峰:
! T1 k) ]* h6 F& L
# M8 D: S. I9 C# z% Y: k4 X% s2 y专业为王,出生率下降,高校正在未雨绸缪$ P' f7 M6 T+ z5 j  ?$ P4 i! U
1 Q, w" s( J9 ?6 r6 Y1 l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家、华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孙光峰分析指出,高校里,有的专业就业情况不乐观,因此就会有招录不满的情况,专业口碑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现在很看重专业的就业情况,再者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就业率的监管也是很重视的,所以高校对专业做出动态调整,同时申报新的专业。
  s+ l& M# D! y' O; c( n* q( Y8 T" a' o# N1 w# C; e
孙光峰分析,高校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出调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现在是“专业为王”的时代,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在下降,多年后会影响到高校的招录,高校这样做也是未雨绸缪,保留优势学科,立足长期发展。此外,关于专业撤销后教师的去向问题,孙广峰表示,可以调整至适合任教的专业或行政等岗位,总之,不能为了老师不失业而让学生失业。/ z- R: J. _0 D$ a2 j5 {2 j
* N" s5 x5 X: P6 T5 B$ F, h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