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9 i0 W. p0 N. W4 ^& B 在普法宣传的基础上,开江县进一步强化了协议约束力。针对部分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等问题,与子女面对面宣传赡养老人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劝导调解,全县签订赡养协议2158份。借鉴法院对赡养费纠纷案件判决的费用标准,结合当地消费水平,将有自理能力且单独居住的老人、无自理能力且单独居住的老人和由子女轮流供养的老人赡养费标准分别确定为每月400元、每月500元且承担护理费用和每年1000元。明确规定赡养人主要义务为支付赡养费、医疗费、丧葬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五大类,通过签订赡养协议,实现老人亲情供养的可量化、合约化。 " n5 S' }; x: @4 \$ }
重塑乡风文明,形成敬老尊长共识
1 ?3 e7 x0 O$ Q( f) M 乡风文明是解决赡养问题的重要支撑。开江县扎实开展乡贤“包户结对”行动,充分发挥乡贤德高望重、群众信赖的独特优势,让乡贤能人对脱贫户“一帮多”包户对接,及时处理涉及赡养义务问题,扭转错误思想和不孝行为。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通过敬老爱亲校园普法讲座和实践活动,号召组织全县中小学生牵手父母定期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其在孩子的带动下形成正确的敬老观。此外,开展“村规民约修订”行动,由司法所和法律顾问指导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02件,开展“村规民约大家谈”电视访谈3期,将尊老孝老爱老内容融入其中,让村规民约融入群众心中,成为群众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8 e3 C1 j Q+ [+ P
凝聚多方合力,联动整治见实效
+ a w8 s( z* M J' j 解决赡养问题,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开江县对有赡养能力而不赡养父母的子女,出具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告知函;对已给付赡养费而不承认赡养收入的老人,出具法律函件进行告知。经提醒后仍拒不赡养的,由司法所组织现场调解,既教育不履行赡养义务当事人,又对参加案件剖析会的村民进行教育。对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依法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教育后仍无效果的,通过“村村通”广播公开曝光。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反面典型,纳入道德失范名单,让不赡养老人者在银行贷款、惠民政策享受等方面受到法律法规应有限制。县法律援助中心开通老人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服务”,保障老人合法权益。9 ]# F7 V1 P6 r0 i, p r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