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未君小品画欣赏 | 从时光隧道中漫步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摄者
时间:
2025-6-6 09:34
标题:
未君小品画欣赏 | 从时光隧道中漫步
未君《时光隧道》纸本设色71×93cm 2024年
, D% c6 {. [4 S" `& ~) r
当一位年轻的“海龟”广西企业老板在我工作室连连夸赞并表示对此幅作品情有独钟时,我惊叹百忙之中的年轻人在旅居海外十余年后,依然对艺术作品有如此审美,他不仅感受到了画面的美感,读懂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哲学漫游——更是引发他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之后,我的思绪也被带向远方:艺术如何突破既有框架?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当代语境?
" p, T4 m- }( g- [
《时光隧道》是一幅充满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玄思的作品。它的创作灵感好像来源于我的某个梦里,我总想从一个门里穿越而去,进入门里后却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知道这预示着什么?但这幅作品仍然在暗示着什么,我觉得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它进行解读,它包含了我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也同时融入了对现代社会与个人哲思的探索。
5 K6 G. u, P2 E: C- l# x# b5 f+ Q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深蓝色主调,给观者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深蓝色的夜空与青绿色的山峦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深邃悠远的视觉效果。画面中央的月亮呈现出黄色和橙色的光辉,这种色彩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永恒存在。
/ p9 X$ f; d1 u& f6 z4 S
云雾的流动,亦或是桃花的娇艳,细腻的笔触和层次分明的色彩过渡,我想将云雾的流动感和变幻莫测表现得淋漓尽致。云雾的白色与夜空的深蓝色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愉悦。当然,我并未完全遵循传统山水中的“留白”法则,而是让云雾具象化,形成一种半透明的物质性,仿佛是可以触摸的。
+ o' r/ E8 N5 L7 W, d U3 {# C. t+ @
构图上,画面并没有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画面中的各个元素,宇宙、云雾、桃花、亭子、山川、飞鸟和画下方的门洞,都被巧妙地安排在画面的不同位置,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有节奏的视觉效果。对于桃花的描绘,或许我们都在十分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心中“桃源”的向往。但整个画面留给观者的印象,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做到了对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美学理念的呼应。尤其通过“门”的诠释,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二维平面空间,暗示了一种时空的穿越感。这种时空的穿越,如同我们进入海底隧道一般,许多未知的系数好像就在前方等着我们。“隧道”既是物理通道,也可以作为文化过渡的隐喻,它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工的通道,在这个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当中,如何保留传统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生命之“门”如何打开等等,依然成了我往后余生一种未知的探索。
, N5 i* P1 p$ v, T" ?5 m: a0 D
我常常陷入矛盾之中,我时常想起倪瓒偌大的一幅画中为何只有孤亭、八大山人为何画了那么多枯木,他们作品中的“隐逸”意象,与我画面中的红色亭子与“黑色”树木是否有关联?我感觉我们的困境在于:又想在喧嚣中寻求宁静,又想在物质世界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净土;一边对传统文化表达出敬畏,又一边对当下文化断层危机表示出无穷尽的反思带来的焦虑感;我们一边渴望自由,却又害怕未知世界;我们一边追求真理,却又害怕失去。于是,我不厌其烦的在画中表达出一种宇宙游观心态。“月亮”不仅是自然符号,更承载了我们对“时间循环”的认知。在这幅画里,月亮不再是客观天体,而是主观意识的投射——它可能是记忆、梦境,或是未被言说的欲望。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是对永恒价值的追寻呢?我想起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或许这首诗让我们在生命流动中寻找一种平衡:
@. U7 J! y( `) x% @& \" I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c" c/ F- P h z* O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0 C9 D, _- H% ?2 ~ R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 Q- p6 z; _- {9 G3 [. Y" j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2 b. C( G% R G7 I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0 Q3 ^. f! n2 P9 {! G& I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 P. u" l/ l! H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5 a$ L1 d! w# g; Z! }! S0 @. S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o D3 Q+ ?6 R; A5 {
我们渴望做一只飞鸟,在空中自由的翱翔。在生命最繁华与美好的季节,我们随时都有可能推开身边那一扇未知的“门”。但进入或是逃离?这扇门,或是起点也或是终点,如同庄周梦蝶,我们既是观者也是梦中人。门后,或许是一片虚无,又或许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如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所言,“此在”总是处于“去在”的过程中,永远在“成为”的路上。这些显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幅画,它最终揭示的,或许是艺术本身的终极悖论:我们永远在穿越隧道的路上,却永远无法真正抵达远方那山那月。
5 E* Y" b, f* t+ `, R y* e- n" o
粉红的桃花,还有那遥不可及的乡愁,我想,这样的“桃源”浪漫,它并非是你眼中西方浪漫主义的忧郁,而是——美好的却往往易逝,因此更显珍贵,所以我们只珍惜当下,如果,还能有些许期待和追求。
* W2 m* G3 L4 G" Z5 o: Y% S$ p- Q1 G" q
未君《灯火阑珊处》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z$ z* }3 L2 V* q. f% m; G: t% K: ~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夜晚场景。画面中,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女子静坐在一棵古老的大树下,手中捧着一盏灯笼,柔和的光芒洒在她的脸庞和周围的草地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深蓝色的夜空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遮住了往日的喧嚣,只留下无尽的宁静与沉思。
% S( ]: ~, z" Y4 G- m* G
灯笼的光芒是画面的灵魂,它不仅照亮了女子的世界,也点亮了观者的心灵。那红色的气球悬浮在女子的右后方,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为这静谧的画面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还有那悬浮的远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树影婆娑,藤蔓低垂,仿佛在倾听女子的心声,与她一同感受这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每年的夏天,女子总会来到这棵千年老树下,仿佛是一种无声的约定,又似一种心灵的归宿。她轻抚着树干,仿佛在与这位古老的守护者对话,老树无言,却似乎懂得她的心事。在这静谧的夜晚,她与老树、灯火共同编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6 O+ d. d( d8 H/ B$ t' V8 }( x) @
细细品味这幅作品,观者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滞,心灵得以安宁。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而宁静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故事。
4 k3 |& z8 K% P% j4 p- x
未君《生生不息》纸本设色 47×32cm 2025年
7 V$ t/ H3 |, d
未君《少女的心事》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F c" n, V/ _# ]1 V
未君《金色年华》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7 `% }- h2 ]( `; M4 ~' R
未君《天际放歌》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7 ?2 r# n1 p# v! @
未君《山居叠影》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5 ~( G( x' W+ w `8 O; o$ J6 }5 _
未君《水月镜花》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3 y% k% j7 r& F! U6 C. S
未君《山居幽梦》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 r- l5 Y2 O% C/ X) V2 {
未君《雨后鹿鸣》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e' r6 Y/ d0 }/ G* G7 y1 D2 c+ [
未君《悠悠岁月情》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4 ^. S! |* M2 o8 Z* U! H
未君《后山心语》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j0 b7 y1 T3 u, I0 o
未君《面朝大海》纸本设色 32×47cm 2025年
! I& t0 B7 }0 ^3 |0 h3 I) R
未君《鹿角生花》纸本设色 43.5×66cm 2025年
7 h$ B% ~/ C4 h; Z( _6 ?% N, D
未君《鹿鸣春晓》纸本设色 43.5×66cm 2025年
; Y% X) b$ X4 D! \; ^2 i
未君《寂静的回眸》纸本设色 43.5×66cm 2025年
* Z% R l7 R% L7 D
9 b! T5 d+ \/ V% g; S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