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D. J; n" ^. w 监护权归属 b% i. I X* X2 m / w. i2 O: _+ e5 s. g 近亲无人愿意抚养女童 , d3 k7 `6 o' o( O! S' b1 `* ^) ]7 g, s ^/ i- ^1 n Z) c+ o+ n. a
庭审查明,邵某父母早年去世,无兄弟姐妹。王某父母、弟弟、妹妹均明确表示不愿意抚养小丽。4 w- F) o7 g" h5 s0 n
u1 ]& R- a3 Z
事实上,小丽与其外祖父母、舅、姨等亲属分离,多年未共同生活,缺乏感情沟通。外祖父母年事已高,经济能力有限,且均明确表示不同意抚养小丽。( z2 g: P3 N( F" {# `2 K6 A' H
- G# A8 B. q8 Y+ ^6 X9 p$ ] 法院综合考量了小丽近亲属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与未成年人的生活情感联系及未成年人的意愿,认为未成年人小丽的近亲属均不宜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2 D. P. w8 V, h n5 [! d4 W9 [' c0 b7 E3 Q6 v. H
而小丽现居住地的村委会也明确表示不愿承担抚养孩子责任。 - j4 ]" W7 k8 o% T' v1 D5 m- [- ]' m$ I. k/ n9 }
小丽表态,再也不想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想跟自己的外祖父母、舅舅生活。 7 A5 f# j9 M) t l8 V$ \# T) o9 ]+ m' V b3 T6 p
问卷结果多支持民政部门 8 }# a1 d. n$ o0 P) Y# R ) i+ ^' C+ R/ J7 {+ c7 T 庭审中,小丽的临时照料人张女士说,她和丈夫的身体都很好,家庭年收入在村里属于中上等水平,两人都非常喜欢小丽,愿意接纳她作为家庭新成员。( z( [" {# S! w5 c/ a* C
4 f$ A h( o# p 然而,主审法官考虑的是,张女士还有3岁的亲生女儿需要抚养,而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法官认为,修复弥补受到巨大伤害的小丽,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张女士作为个人,对小丽承担监护责任,会面临困难和问题,因此张女士也不宜作为小丽的监护人。2 q2 i1 U) T: \& x
! |/ Y/ X/ U x/ X6 ^
根据新规第36条之规定,民政部门作为兜底部门,应当担任其监护人。且从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原则和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出发,由申请人铜山区民政局取得小丽的监护权,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医疗保障等权利,更有利于小丽的身心健康。 3 g+ [. W& b; E: o/ g: x" u , Z+ d9 K4 Y7 w# U, \ 法庭发出的20多份调查问卷,大部分都同意由民政部门取得监护权,也有人提出可以“共同抚养”。鉴于本案的情形适用特别程序,法庭当庭作出判决:一、撤销被申请人邵某、王某对小丽的监护权;二、决定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民政局作为小丽的监护人。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 r0 p2 N$ _( z3 t8 S9 e6 }/ ^2 u& C( D& j. l' m- \) K: f. P
张女士将签“助养协议”% n `- _% m6 S, F- d* r
$ C5 i0 q/ {" ~% n$ N. o' u, Q
张女士未能取得小丽的监护权,是否意味着小丽将被从其身边带走而可能产生“二次伤害”呢? ( _" d$ M) ~* t3 U3 j; k! m' F3 A2 V4 G4 T, A9 I
对此,主审法官表示,该起案件判决初衷是为了保护孩子和实现孩子利益最大化,因此,法院将发挥延伸服务优势,与民政部门一起,合理制定小丽接下来与临时照料人张女士的生活计划。其中,民政部门将与张女士签订特别的“助养协议”,孩子仍将由张女士一家照料,民政部门将依据自己职能,对小丽的教育、户籍、医疗等问题承担起责任,随着小丽的成长,她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利。/ \" Y2 f, R. C! q% W%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