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做好事成习惯 南充“爱心婆婆”16年捐了58万元 [打印本页]

作者: 传播网编辑    时间: 2016-3-15 11:06
标题: 做好事成习惯 南充“爱心婆婆”16年捐了58万元

慰问康复中心的孩子

看望困难老人。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 u( W8 e: k  T/ N; X' |* r( O  
/ k( S  m# r8 J4 Z  南充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15岁工作开始就抓住一切机会做好事;退休后再创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又开始做善事。帮助26名大学生完成学业,还资助了1名高中生,两名初中生。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需要帮助,她慷慨解囊;老年合唱团没活动经费,她伸出捐助之手。16年来,她已经捐了58万元现金,“做好事,做善事,没有尽头,我宁愿自己吃差点,穿差点,都要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3 C: E% w9 V5 o: ~+ e# [' B
  ( s, C4 t+ p. n. [8 @* X9 l! z+ d9 H
  叶千秀,73岁,南充“爱心婆婆”,她有着怎样的大爱情怀,为什么一辈子都在坚持做好事?
( e2 G4 P8 c1 g4 i: d6 D( J: N  
$ D; l4 l# m% l# x  资助十年老年合唱团的“知心大姐”8 H& X/ f- I, y# f% I
  
# d# J9 j+ A8 `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3月10日,南充北湖公园一派初春景象,湖水微波,柳枝新绿,一块空坝子上,100多位老年朋友引吭高歌,南充市福星老年合唱团又在排练节目,“叶大姐,您也来一首。”叶千秀也不客气,即兴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毕,叶千秀拿出一个大红包,2000元,交给团长姚三,作为合唱团的活动经费,“她可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啊!全靠她的爱心资助,我们这个合唱团才得以顺利开展活动。”姚三告诉记者,叶千秀是福星合唱团的创始人之一,十多年来,叶千秀每年都要资助合唱团2000元,让她们这些普通的退休老人老有所乐。
: k0 {* \1 V& l% ]# f  # j5 T8 z  w4 T' P2 L- J' r
  南充市北湖老年合唱团同样也得到叶千秀的帮助,每年2000元,十多年从未间断。
* `; W) z5 L- E7 Q  0 H2 `  d. E! ]# d# H
  南充市儿童康复中心2000元。嘉陵区孤女刘清清,她资助2000元。贫困家庭李碧华老人,她一帮助就是十多年。6 W* E/ a( t5 J+ |
  4 @' d5 y1 r& ^: S/ j
  今年南充春节晚会现场,叶千秀是唯一的一名老人,主持人报出一连串的数据,从2000年见诸报端以来,叶千秀累计捐款高达58万元,而她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省吃俭用,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遇到困难的人。

“车保姆”年年先进 没请过一天假
) J# y' I* n4 S# Y
  
, s! Z! H3 B  W7 x6 ?1 K  小时家里穷,读完小学后,叶千秀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在南充汽车客运站当售票员、播音员、服务员等;工作中,叶千秀有一股不服输的性格,每天上班比别人早去十多分钟,抹桌子、扫地、打开水。下午下班后,她又到车站做义务工,看哪儿有什么需要帮助。此后,这个专业技能强,热情助人的叶千秀成为车站一块金字招牌,大家叫她“车保姆”。工作32年时间里,叶千秀没迟到过一次,没请过一天假,直到47岁退休。
) y( S6 u* u- n9 V; {  
3 z) a, T2 g5 s5 l3 t# e) M  做一行爱一行。为更好服务旅客,叶千秀熟记车站里程表,南充到重庆或成都共有多少个站点,每个站点多少公里数,每个站点多少钱,时至今日,她还背得滚瓜烂熟。旅客有任何问题找到她,她都能准确告知,实实在在解决。自己带孩子那年,一名年轻妈妈生产,刚从医院出来,到车站赶车,妈妈没奶水,孩子饿得嗷嗷叫,她二话没说,将自己孩子的奶粉和奶瓶送上车。) i( Q- r- m2 D  y) Q1 f8 F1 H
    S- U. T' ?$ @' D, A2 E" b
  退休后再创业,叶千秀承包了车站的食堂,过路的驾驶员车坏了没钱修车,垫钱找人帮他们修好;遇到丢了钱包无法回家的旅客,帮他们买车票、请他们吃饭。还是那份热情,靠着薄利多销,生意极好。后来又开过茶楼,自己又当老板又当服务员,都是挤公交,“节约点,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4 ?9 s! S- S# e  1 T% o$ a: T5 O, ~! m) H& L
  哪儿有困难帮哪儿 16年捐58万元
" F; O0 U1 g- g7 e4 l
  
* X+ M' ^, E% ]. `& i* V2 J  几十年来,究竟帮助了多少人?叶千秀自己也记不清楚。人们也只能从见诸媒体的一些报道中找到关于她的“爱心故事”:2007年8月,她拿出5000元现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同年9月,一名在校大学生患病,她又捐了5000元;2008年春节前,她取消了自家的团年宴和添置年货的计划,给顺庆区北城街道办的贫困居民送去2000元年货;“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她以一个“老奶奶”的名义捐款6000元,又买了7500元钱的大米送到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情发生后,她又捐款3000多元。, U6 y2 _3 }8 Q1 A9 T8 U$ t! g
  3 Q3 Y6 @  t3 b0 B7 x' T# n
  捐赠现场,叶千秀总是戴副墨镜,在捐钱后,匆匆离去。她的慷慨和爱心,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当地的媒体开始寻找这位神秘的“爱心婆婆”,爱心故事才为人知晓。
: K/ g+ K) z* f* g  1 ^( X! z$ {7 b, j- F1 `
  2009年8月12日,叶千秀从报纸上看到《就读清华,他差钱不差分》的报道后,立即赶到报社,当场捐款1万元,承诺继续负担赵玙大学期间的学费和全部生活费;同年8月25日,当她看到《捡垃圾筹学费,他要上大学》的报道后,又找到贫困学生李宗林,当场拿出3000元钱。原来没有记账,后来采访的记者多了,叶千秀才慢慢养成记账的习惯,一个发黄的本子,上面记着受资助大学生的地址、电话和银行账号,“岁数大了,不记下来,怕给孩子把钱寄错地方。”+ ?/ c6 {# `- p$ W5 J5 u
  3 d& ?4 ]! k; _$ `
  粗略统计,从2000年至今,老人已经捐款58万多元现金。1 \  g+ x- E6 Y. p( h
  2 X8 E9 j* @8 m9 @0 e
  爱心善心不能等 做好事已成一种习惯: ~! k1 G; W1 m! l
  
9 ~: l  x  e; Q  “我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后来还入了党。”说起这多么年的坚持,叶千秀很动情,说她一直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 }* j- e4 G; n" G: r3 @3 |! K, O* _; E  
$ I: K4 X- m+ v. c( @) X$ {  老伴是运输公司一名中层干部,几十年来相濡以沫,早已习惯叶婆婆的执著,不心疼她捐款捐物,反倒担忧她东奔西路怕身体吃不消,不是去社区送温暖,就是到乡下看到贫困户。“没有老伴的支持,我肯定坚持不了这么久!”, q% n8 n0 H. D5 j5 I( W
  $ {7 n! |. l0 b' m" ?
  “我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现在党和政府又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还要坚持做好事,做善事,回报社会!”叶千秀表示,世上唯有爱心和善心不能等,“贫困学生莫法上大学生,能不能等?”“贫困家庭有人住院,能不能等?”不可能等到企业做大了才来做好事做善事。“我们每个人力尽所及,从身边做起,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能帮一人就帮一人。”叶婆婆说她做好事已成为一种习惯,没觉得有什么压力。自己做生意积蓄了一些钱,捐款是向儿子要的,侄儿侄女也要给。最开心的是看到受助的贫困学生顺利成才,看到困难家庭度过难关。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 N, S" x% r: R  
; I: `0 ^4 p: q  x4 g) l9 ]  戴郡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苏定伟 摄影报道


4 Z5 L" f1 r# O( [! i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www.chuanbow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