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标准发布!这些情况下网游公司将承担100%责任→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17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10:48: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这是游戏行业首个未成年人消费管理和退费规范。
* z. g$ {9 f2 d. Q9 Q8 ~  w7 D( z9 n# s
针对广受关注的未成年人游戏退费问题,该标准表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过错方应当根据各自过错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监护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承担各自责任。
% r. P7 f8 R7 V2 b
, g( k6 h# s, n9 E$ O  K据悉,该团体标准填补了业界空白,强调厘清游戏退费过程中各相关方的相应责任,将进一步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巩固防沉迷成果,助力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9 o$ w. t1 N( L, T0 |. O5 m, M  n; O9 p$ s% j# W
该标准适用于指导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调解机构等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及调解,也可以为相关行政部门、司法机关提供参考。
8 W8 V9 n; }5 A9 P8 ]
# J: ^8 K9 k2 e; A明确游戏方和监护人责任比例6 n8 V- i3 H! z* E8 O( |7 ~1 o& v
3 G; S0 w; L9 \5 d) b
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有据可依
" P8 _) n, L, i: e5 y/ S. E8 |9 r0 X% s" f! h# e& H$ `! ~
随着团体标准的发布,未成年玩家游戏消费是否退费,退多少,各方又应该承担多少责任,这些在过去存在一定争议的问题,有了更加明晰的标准和参考依据。
/ _2 e1 O6 Z0 {/ v6 p2 L" {, x  ?* Y1 d8 @2 R
标准明确表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接入实名认证系统,或未落实充值限额要求,导致未成年人超额充值的,将承担100%责任。0 k% C: k6 @, a0 |* a. @

& @. ^( m/ K; P6 D, ?8 z用户以未成年人监护人身份发起投诉或申请退费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按规定核验其身份。核验通过且申请人符合退费标准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应按照法律有关“无效合同”的规定,将各自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
) T9 D+ q9 I5 H( e7 Z# d' Y
* b, L: N" x7 K& T如果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经依照法律法规,配置了防沉迷措施,因为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或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那么,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相关消费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承担对应责任,建议责任比例为30%-70%,并由监护人承担剩余责任。 例举典型情形
" D& y! h  M" e: v4 H% [! o* z0 G& _3 J! m  q6 P7 m
使标准更具实操性
( J& `0 @- u9 x! M) \* G2 H5 [, t9 Y8 a& c7 m# T) ?) ^' V- m. C* E  j
标准例举了一些实践中的典型过错情形,以便更具可操作性。例如,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的情形包括:监护人提供本人或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用于实名认证、提供已完成实名认证的本人或其他成年人的账号、帮助未成年人通过人脸识别等身份核验机制。
" z3 @+ K- Q) |$ N) K/ m; B3 q
% [! D: `* t( O# ^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人责任等过错情形包括:监护人明知或应知未成年人存在绕过防沉迷限制而未采取有效监护措施,导致未成年人超额充值,如未成年人使用爷爷奶奶等近亲属或其他成年人身份信息用于实名认证、未成年人通过网络租售平台租赁或购买游戏账号、未成年人与其他成年人共享游戏账号等;监护人未妥善管理本人银行卡、支付账户、支付密码等信息。
5 o- v  e* X) D0 G9 J: a" U" C- ~" F' A  O3 o' N
以上两种情形下,建议监护人按照过错承担30%-70%的责任,若是重复出现多次或多种过错行为,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如故意帮助绕过人脸识别等核验手段、因同一未成年人重复消费或同一家庭多个未成年人消费而多次申请退款、长时间怠于履行监护责任和注意义务(如所涉消费距申请时长超过一年等)等情况,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 e1 `- L, G8 C2 E+ }# }. I* ~2 J  k0 }* s9 k/ J$ i4 z' q
为了杜绝未成年人后续仍利用涉事游戏账号玩游戏,退费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可基于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制要求和监护人请求等情况对退费申请所涉游戏账号进行账号封禁等合理处置。. ?6 g4 Z/ z/ i3 V* }
6 Q& W- q& O: _
如果各方依然无法达成和解,可向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寻求帮助,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团体标准的出台是为了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那些试图钻空子、冒用未成年人名义发起退费或诉讼的人士,或被纳入黑名单,并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 X/ \  @# T% d0 ?7 i; z7 s( L. ^7 L5 `4 X& V5 N& k# `
巩固防沉迷成果
7 m: t! F6 ^% B9 R/ D+ N; u0 U9 N
+ Y' t3 d* I  p8 v7 E# l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1 U- r8 @5 o3 ]3 V% x! T
* V) k  m& l& V1 |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6 ~2 n2 E0 Q* V1 p, _5 K

. ]/ O1 ~. \0 N+ l此后,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我国游戏行业和游戏未保进入新阶段。在此基础上,如何持续巩固防沉迷成果一直是社会各界思考的重要话题。; K1 I! w8 F" M5 m. F7 q5 J

& ?7 w! g7 U6 w相关人士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和监护人是防沉迷工作的主体,需要共同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这已经是目前的社会共识。
, N- v2 P9 n* E# {: _5 t% @
% F4 g9 |/ |. H多方应共筑绿色网络环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长作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也应付诸行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合法权益。1 k1 C" r  ^" m4 U5 p2 y( T. V6 _
$ ?4 z* N' J$ [3 w, B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27 08:5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