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央视的舞台上,经常能看到一位亲切开朗且专业的女性主持人——她就是劳春燕。不论是主持大型新闻直播,还是对社会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劳春燕都能以平和优雅的态度、严谨专业的知识,赢得观众的喜爱。5 T( F0 C8 W, J
" z5 C* ~# o7 V2 G& ]
然而,你是否曾思考过,这位盛誉满天下的"央视才女"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在独步天下的光环背后,她度过了一段如何的人生传奇?一路历艰磨砺,终至事业的巅峰;一份深挚的家国情怀,鼓舞她勇敢逐梦。1 Y7 b2 d# {" ^) k) l6 E8 k7 q( U
) p2 q5 W. B% z
让我们一起进入劳春燕的人生历程,了解她从一个普通的播音主持成长为业内翘楚的故事,从中领略"付出就有收获"的深刻道理。
+ x5 ` H" G# m8 b7 L; Z; q. }
, U- P1 g8 U; H% h8 r% d5 `6 `2013年,有着19年悠久历史的老牌节目《焦点访谈》进行了全新改版,劳春燕首次以主持人的身份亮相于这个备受瞩目的舞台。
经过多年的锻炼和积累,她拥有了独特、睿智的主持风格。在节目中,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观众深入思考,打破了传统评论节目的刻板印象。
) @3 w, y7 ?4 |0 C3 g) }3 g5 E% C, U
无论在提问时以犀利而有力的姿态,还是在思考时展现出专注而自然的神情,她的每一个表情都散发着主持人的从容智慧,这也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p) ~) R/ [, n2 y7 f! ~
/ z3 z, V% K" q% ]+ f9 n# C一年后的2014年,劳春燕荣获了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这个奖项无疑是对她多年来表现优异的最佳肯定和认可。劳春燕能获得这项殊荣,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的成果。
劳春燕在北京打拼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她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2006年,她接受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邀请,义无反顾地来到北京发展。
6 x4 P* a, r4 t a0 S- B0 h% C* U3 ]
这意味着她将要在丈夫分居二地的情况下,接受严峻的考验。4 B! @5 f1 t- W
4 v% p' A1 F+ k& u1 x# c
“那时候我的孩子还很小,我果断地将他交给先生和公婆,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劳春燕回忆起当年的决定,眼中透露出坚毅的神情。- x6 I" i2 h. O3 B8 g
; [# g: {! w; e6 E7 E
劳春燕和丈夫裘正义,由于工作原因,他们的生活被分割在上海和北京,需要两地奔波。劳春燕一边要努力工作,一边还要关心家庭,因为她希望能照顾好她的儿子。7 ^+ ?& k3 G+ A5 X/ i3 d
/ O7 l! I. V) u
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儿子上学后,劳春燕把儿子接到了身边,而丈夫裘正义则坚守在上海继续工作就这样,这对夫妻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分居生活。
5 B; Y @! |9 k- t" A i% ]' b$ `! s N
此外,劳春燕在生育后短暂离岗的决定也引起了社会上的不同声音和质疑。一些人开始猜测她是否还会回到工作岗位,甚至有流言将其离职的消息传播开来。
4 I g- z8 j0 U' X( |
! Z# K6 O1 I$ K- F1 M: @7 Y面对这些狗血的猜测和误解,劳春燕从未发火,而是选择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开解释,以理服人,捍卫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尊严。2 d1 K, r. y6 \) A
. @+ D4 Q' d& {3 l- s, s' j- f/ o
劳春燕轻声说道,目光坚定有神,"家庭和事业对我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要部分。有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安心工作;只有兢兢业业地工作,才能赢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两者之间,我需要认真权衡和平衡。, G: g6 u) w' v. ^8 ~( L6 u
' Z* X5 G @1 u! }+ h" [# D劳春燕,1995年从幕后走向台前,担任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的主持人,开启了她主持生涯的新篇章。虽然初出茅庐的她很稚嫩,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主持事业的热忱和期待。
在8年后的2003年,劳春燕和同事共同创办了《东方夜新闻》,不久后便将这档节目打造成了东方卫视的新闻王牌。
$ ?; B/ j' P. J# l& m
" q. _, m- U% s那段时间,她参与了诸多重大新闻直播的主持工作,包括神舟六号航天活动、俄罗斯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庆典、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等,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经验。/ Z: d/ l2 {. B
- ^3 R1 r. z0 e$ s7 v. P/ u
这些丰富的亲身体会不仅提升了她的新闻敏感度和理解力,为她日后能够成为央视名嘴奠定了坚实基础。
+ C/ [& v: Z/ E6 ~
& w) S. y" y' |' m7 Y无论是在忙碌的工作中,还是在幕后静静的观察,劳春燕始终保持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并用她精湛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勤奋努力在上海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她未来在更广阔舞台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春燕在提及自己的事业发展时,表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家人的支持至关重要。她的丈夫裘正义也和她一样,是名校出身的优秀人才。5 `9 E% s4 W- r8 W) E3 @# F$ j! U5 _, C
4 G. O' Y U2 M6 ^# {
1982年,裘正义和劳春燕在复旦大学的校园相识。那一年裘正义勇夺浙江省文科状元,和劳春燕一样考入了他期待已久的复旦大学新闻系。
, H* h, `: H8 H: f* @- }; D- e5 o( ]& q4 k1 _! b* w* Q& n
他勤奋努力,不断学习,最终攻读至博士学位,赢得了在学术界的极高声誉。毕业后,裘正义先后担任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新民晚报副总编辑等重要职务,他在新闻界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两人相识于复旦大学并在大学期间相爱。婚后共同为事业理想而奋斗。劳春燕那时还在上海工作。当央视向她伸出橄榄枝时,她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也意味她需要离开上海,前往北京发展。
劳春燕回忆说,她当时的确有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和彷徨。“毕竟,这需要付出分居两地的代价,对家庭生活无疑是一大考验。”她解释说。% Z2 d& Z9 O% N0 P( j
7 G2 \, b1 T" ^' S幸亏先生对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我才能够充满了勇气和信心。
4 a1 H0 m0 r p: F* Q( @0 x( M: ]6 ?4 x0 p
裘正义在精神上积极支持妻子追求理想,在生活中也为她分担了大量家务。在孩子出生后,他毅然决定调离工作岗位,亲自照顾家务,成为一名家庭主夫。0 g6 \% p8 [$ c! R# T1 x
5 l/ [$ m' A a. n, S他每天清晨都亲自为儿子做早餐,然后再送他去上学。
下班回家后,他总是会操持家务,做好晚餐等等。5 ^9 m- N- {& k, x9 [, z
/ d) r) g- u$ L1 V# v劳春燕动情地说:“先生对于我追求事业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包容。正因为有了他的支持和理解,我才能在北京安心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婚姻生活中,彼此间的理解和支持是极其珍贵的。
"劳春燕小朋友,从小就是个学习小能手,妈妈们都称赞她是个乖孩子!"她的母亲面带微笑,望向远方,仿佛回到了她女儿还小的那个年代。1 b0 [! x5 _0 W9 p0 l: J @8 V7 G
% Y! q* S# ^% B* ?- @, l: s在1990年的高考中,劳春燕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绍兴市文科状元的称号,全省排名第四。最终,她如愿以偿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复旦大学新闻系。
% ?* O1 X) G6 q% ?$ J1 F: Z: ~9 \9 q) n7 M. w& \( P$ B
大学期间,劳春燕的学习热情丝毫不减。她不仅积极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并在学校电台和电视台担任主持人,优异的成绩更是使她比别人提前一年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任务,比许多同龄人提前了整整一年大学毕业。0 O6 E! s% n7 ~
! g" K; x, m: j( P劳春燕在每个学习阶段都展现出她的才智和勤奋,收获了优异的成绩。她的成功,得益于她从小打下的扎实基础,使得她在学习道路上一路领先,最终成为了备受推崇的"央视才女"。
从小镇女孩蜕变为央视主持人的过程,凝结了劳春燕数十年如一日的赤子之心和不懈的奋斗。她以自身的经历诠释了“勤能补拙”的人生哲理,用执着和勇气为梦想不懈追求,最终获得了事业的巅峰觉醒。
$ f) N' y% \9 Y$ U8 Z/ | s. @4 T" T1 d- D0 k7 L"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