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听说程时兵住在河北廊坊、每天乘坐高铁往返于京冀之间时,同事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程时兵所在的公司位于号称“宇宙最堵”的北京西二旗(位于北京西北部)。居住在北京东南部的四惠、亦庄的同事,每天早上6时多就要出门上班。从距离上来看,廊坊比这些地方要远很多。 地图上,从北京中心向外蔓延的铁轨穿过三环、四环、五环,将距离天安门56公里的廊坊、70公里的涿州、130公里的天津紧密相连。最高时速近300公里的高铁,像一座快速移动的桥梁,将不计其数的工作岗位和家庭生活连接起来。
) @+ r7 ]9 Z- @6 ^5 f5 Z 在经历过恶劣天气的延误、过程繁琐的改签、数额不菲的花销,乃至长时间往返的身心俱疲后,还在坚持的程时兵们觉得,“双城生活”是他们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最好的平衡点。
) V/ S# L" {# Z4 u! I8 u 漫长的上班路
. L& h4 W; Q O( X 站在取票厅里,面对机器上翻不到头的车票信息,马芳林(化名)才深刻地感受到,原来每日的往返竟然消耗了这么多车票。
# f7 b# { B+ p. k5 h) S 从位于北京朝阳门丰联大厦的公司,到河北涿州的家里,单程1小时40分钟的车程,马芳林已经走了1年半,也用身份证“检”了1年半的票。她没想过取出车票去报销,因为刷身份证能节约出宝贵的两三分钟时间。这时她才发现,她想报销的“北京-杭州东”的车票,已经被一堆“北京西-涿州东”的车票所淹没,再也找不到了。
# ^" l; I8 O7 S6 d, J7 y8 x( r" B 此后,学乖了的马芳林总会忙里偷闲,找个售票窗口把车票打印出来。最多的一次,她花了十几分钟,才出完五六十张车票,帮她打票的售票员也啧啧称奇。
* w4 C$ ^1 G) ~ 与打票同样烦恼的,还有改签。加班晚了到车站改签还好办,要是忘带身份证,人就真的崩溃了。有一次她把身份证忘在家里,只好使用涿州东站办理的临时身份证登车。但当她返程延误要求改签时,北京西站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没有照片的临时身份证不能办理改签。“可是在北京办临时身份证必须要有照片,还得现照,队排得老长。没办法我就又找了另外一个工作人员,他没说什么就给我改签了。”马芳林说。: ^( U( k) Q% G
日复一日的往返,会有让人感动的时刻,有迟到1分钟时,工作人员帮她通融进站,也目睹过几次乘客给老人和孩子让座。4 a4 ^3 \5 Q# J5 L- H0 \6 ~: J
但在这段每日耗时近4小时的旅行里,她更多体验的是拥挤和无聊。“最让我痛苦的就是地铁拥挤,早上在军博挤,在西站也挤。”为了挨过漫长的上班之路,她总结出了一系列小窍门。9 j+ M+ E3 B3 V1 l _; a4 W5 _; c
地铁6号线的两个电梯,哪个转9号线更近;听到哪句广播语时应该动身穿过一个个车厢,走到距离车站出口最近的车厢;观察每日遇到的乘客,猜测谁是和她一样迁徙在两个城市的“候鸟”,这些可以让她枯燥的旅程多些乐趣。
}8 ~1 B0 t' X 平常时段,马芳林只好看看手机,翻翻闲书打发时间。工作太忙的时候,她会提着电脑去餐车加班。她甚至认真数过在军博换乘1号线究竟要走多少步,“但是从来没有数完过”。
: M- A T+ f7 Z* h* f: ~0 v 马芳林认为,自己每日在北京和涿州往返,主要是因为这座在北京西南方向的小城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而北京的工作能够让人关注到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变化。因此,当丈夫在两年前从海拉尔调回涿州时,她想都没想就来到北京找工作。$ L! E" J) y$ k4 f" @( f1 R
如果说马芳林如今每天的往返只是短途迁徙,那么在此前更长的7年里,这个女孩都在力图和丈夫的行动轨迹保持同步,在中国广阔的地图上做出一次次长距离的跋涉。
* Q, [7 r* K+ J, Y- Z 马芳林的丈夫从事石油勘探行业,需要经常调动岗位。2008年,马芳林还没毕业时,曾报考过甘肃敦煌的公务员,虽然她笔试名列前茅但面试失利。一个月后,听说丈夫被调到了大庆油田,她又迅速敲定了齐齐哈尔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工作,那时两人仍相距150公里。两年半后,丈夫调至海拉尔油田参与攻坚战,马芳林又来到海拉尔的一家私企做了4年财务工作,直到丈夫2015年被调回涿州。
% ^6 j+ o; V' J/ J7 [& W7 H “为什么天天跑?因为他在涿州啊!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已经很好了。如果能在工作上有比较好的机会,即使再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马芳林说。! y" T- G& u- f7 `2 B9 k# c# F! v
为了保证每日通勤能够准点,马芳林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她6时起床,6:50从家里出发,7时左右到达涿州东站,然后坐7:11的G6704赶往北京西站。再坐地铁9号线转6号线,一般她都能在8:30赶到公司。
" ?' h3 v- N1 `& n5 A 她的丈夫包办了所有家务,早饭、晚饭,甚至每周的订票任务。时间一长,马芳林的丈夫也摸出买票的规律,“我每到周四周五,就给她买好下周一到周五早上的票。晚上的车票比较充裕,但是周五比较紧张,也给她买周五晚上的,所以一共是6张。”
' l; v8 W/ S' a6 L$ O 可即便设定了周密的买票流程,这位细心的丈夫还是在一年多的买票工作中出现了纰漏,忘记购买了某天早晨的车票。那一天,马芳林只能临时购买7:28发车的车票,然后一路狂奔到公司,但还是迟到了20多分钟。' Y6 e' K! P( j1 K
“为啥不能一下子开通月票呢?”马芳林说。! Y6 @! E0 r5 H( g& K A1 z
( q/ `- C6 G% T) i
(责任编辑:梁靖雪
& {3 {, L# K6 X*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