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邓女士拿5万元去银行存定期,可办完手续后,拿到的却是一份20年期限的保险单。夫妻俩发现被“忽悠”后,赶往银行要取出钱,但银行柜员告知:立即取现会有4千多元的损失费。银行存款“变”保单的“陷阱”屡见不鲜,是销售误导,还是怪自己太马虎?怎样才能不被忽悠呢?
" k; `/ f+ Z e" a0 t# i! U4 G8 M4 U- n# J; K L( }
●存单变保单?4 h4 e- y0 Z0 c" p; O& `" L
+ O3 P# `" a% q; j; Q >>遭遇:想存定期,拿到的却是保单
" }( h, C% }; q. p" [4 N3 K
8 _' j) k# s3 @' H. t 邓女士回忆,当时本想办理2-3年的定存业务,但银行柜员表示,他们有一个新业务,利息也不错!工作人员说现在存5万,五年后取出来就有6万多。& c+ }. \: z9 h( I+ k
1 @+ W4 B& n8 d4 g" ^* U! ]* [ “签了很多字,心想反正都是正规银行办的,应该没有问题。”事后才发现,自己拿到的一份某保险公司20年保险期限的保险单。$ n4 R6 v2 S1 h# F
( o( w# _. M, f$ r2 }& B! g >>银行回应:保险代理在业内很普遍
0 z& S7 |; R: O7 Q8 c4 `) R2 v6 v d3 k% Z5 ^
涉事银行客服人员表示,邓女士办理了银行的保险代理业务,这个保险代理在业内很普遍。 H+ y% }# Z. r' f
) J! Q4 g+ X) H 而且邓女士这款保险产品有15日“犹豫期”,期内是可以退掉的,但目前“犹豫期”已过,提前支取,要损失4千余元。9 z$ o. ?. z* Q) j
/ i* W/ e9 R9 ]- t- b1 N& | F 不过,邓女士提供的合同摘要里,没写明客户有15日“犹豫期”。8 T7 k5 R' _) D; T7 n
( |4 O3 a; t: r) Y5 B+ D- ~- A) O
>>律师说法:银行是否违法储户需要举证
! \) U/ l+ M+ i% v1 L
9 u" y* L& l0 T! i) \- Y" ] 律师周冬平认为,储户已经在保险合同上签字确认。该保险合同如果没有违反法律法规,银行也没有欺诈储户的行为,则该保险合同成立且生效。. G: A/ R. x9 D w, N* p
! h2 o, f0 T. u+ \* Z
如果储户认为银行人员存在误导、欺骗,该储户应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很难说银行存在违法行为。9 z- ~5 f* g) t( S) L
8 l, |* v3 }( v/ l& p
周律师提醒,到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能在没看清楚内容的情况下随意乱签字。" v4 S- q4 b* X+ @7 M0 v
+ N1 P8 X8 K& D ●相关案例
& H" B" P$ t$ @* |: U
7 f7 P# w/ r1 ?+ b( ?" p3 T 对于上述案例,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母也有过相同的经历!/ M: o* U! w7 H- C9 f$ Z0 z" P3 n/ }
. ~: v; I( n+ `) K2 }( n >>郑州一女子4年前花16万元办银行理财,错买成终身保险,只有到了100岁或是死后才能取出!* o9 M( k, {; I! y$ q; E$ J
' } t9 h- t8 `' Q5 ~7 c >>河南汝南县一储户在邮储银行遭遇“9万元存单变保单”,银行销售人员代替消费者填写投保单和签名,河南保监局对涉事银行罚款12万元,并责令整改。0 `+ C, I' }% Z2 A* _; |+ t
7 g9 [/ J1 w9 }/ T, E' q5 S* P; Y
>>黑龙江哈工大一位80多岁的退休博导到银行办理定存,被忽悠买理财产品,一年后才发现是份保单,还得每年交6万,连交3年,6年到期。
0 `# `+ Q% q4 w6 G
, Z* \' D5 u! y- _0 J3 d ●温馨提示
5 c+ g; ^5 O6 P6 a* Y! P) n3 `9 d+ D
当我们拿着钱去银行存款时,怎样才能不被忽悠呢?* J& ^ O/ B4 [2 D
- {; b7 i$ Y! _ 1、两耳不闻旁人语,别被银行工作人员的“高收益”迷惑,坚持自己的初衷。8 g! @$ u4 e9 T. L" F+ y
5 t1 G2 y7 H) v+ _3 i" N 2、当有人给你推荐“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确认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8 g/ u$ O5 d/ P; v4 L5 |& y( R
- |' o- Z* @( w1 W$ e3 D
3、如果是保险,有15天的犹豫期,把握好这几天,退保基本没损失。但若超过15天,在缴费期退保的话,损失很大。5 p) ]7 p( B! D
/ W" c6 ?# w: A* T9 H' e5 c 4、对于宣传材料,一定要看清楚是保险理财还是银行理财,注意有没有出现保险公司的名字或logo。
0 F; z, t4 E, }4 d: f( g- C9 O4 [/ w
5、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尤其要看抬头、落款处是某某银行还是某某保险公司。
1 H$ C7 U! N% g) c$ h- k" R+ B) P: p* [+ Y
6、缴费凭证等收据和拿到的资料,要检查看清楚。
$ N2 a5 A, D! Q; Y. ~
: [/ u \+ N* R; R; B 7、主动询问工作人员的资质问题,确认其是否为银行工作人员,以防被骗。9 l0 e7 b0 ?6 x0 z4 s& \
如果已经被忽悠了,要怎么办?
8 _+ }7 k. }* p S* m1 M
& v' s' R0 I" o' g' B 1、把握15天犹豫期,很重要
2 X9 E2 T. M* t1 l1 n/ ]
. p7 M+ G' {& e K; _ 一般来说在银行办理的保险理财产品或其他产品,一般都是长期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有15天的犹豫期,在这个期间如果感觉不对劲或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是可以申请退保,返还所交的钱(保费),而一旦超过犹豫期,那么退保只能退现金价值,损失是相当大的。
6 o& S$ e0 z" }, h4 R2 \4 |# N$ b& f8 a/ m* H- y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退保最好是去保险公司退保,快速安全;去银行也可以,只不过会耽误时间,对于急忙想要收回钱的消费者来说,可能会产生心烦焦虑的情绪,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D o1 G; h7 b5 i6 P( l
) x- ` _1 i5 ]* ]9 H 2、回访电话很重要1 O' ^$ R; a9 ~6 n2 b
0 `* a/ Z! e( ~ ~% q
当回访电话出现疑问时,一定要询问清楚,一旦是自己不想要的产品,便可退保。. H! X% C. A! F5 s6 r3 Z
4 K) ^0 L( e* X6 w( X; t
3、投诉
; F" M2 z9 {( J
$ \) H3 k9 w& p1 g8 G& G 如果保险公司不想给予退保拖至犹豫期外,只能面对退回现金价值的损失或者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误导办了保险产品,一定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到消费者协会、保监会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争取能够全额退还自己所交的费用。
3 U5 J. l' J7 t1 b# W- a* j' p7 z" \9 ]6 B$ g' T/ |
4、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i$ K5 h! t) b
( u f2 [: L2 Z0 S/ A6 p6 L) V6 E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危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权。这里需要提醒一点,在银行购买的保险产品,银行会有销售录音、录像等资料是为了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的,所以可以要求调取。即使不退保,后期理赔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作为一个维护权益的凭证。) r* ~ o+ d8 A
) R& r7 ?1 ?. Y" A$ V
小编提醒:很多人买了保险产品,却在几年后才发现,可能到时候银行和保险公司推脱责任。于是便去银行闹来维权,也只是能减少一些损失。这种方法不可取,我们应该理性正确的去处理这件事。其实不想存款变保单,一定要记住:坚持初衷办业务,签字签名需谨慎,高额收益万般好,看清是什么在决定。
' Z2 }+ W. [ h' B# m2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