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I, X; o% ]) {% c* v4 d5 Q; M: i6 g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 I0 Z; a, z* |8 D
" a1 p$ ~2 ]4 ]' W$ ?/ c$ Y M* Q2 C
贵单位的尊贵领导们,麻烦你们在任意一个工作日内,抽一个小时去站到幼年大熊猫别墅外的游客人流中,感受下波涛汹涌的呐喊声,为争位置的吵架声,保安无效提示的喇叭声,我看你们是否能坚持得了一个小时?
) t V$ c( I' T1 B2 ]+ m
# s0 a1 j5 f" V! ~/ N再去看看那些爬树上的,翻越竹林的,站在电箱上面的游客,会不会让你们瑟瑟发抖?8 Y2 \( y' D; N9 e
! M8 `6 m; E* K3 G! I' R
从和花频上热搜再加上一些蹭流量的媒体宣传后,你们的目的达到了吧? 基地现在一个月的门票收入抵得上去年全年的还有多吧?你们就像那饿了三天的狼看到羊群满眼放绿光!!! 可是你们是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诶?这些大熊猫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羊群吧?记得火腿奶爸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大熊猫是你们的衣食父母,所以要把他们照顾的好好的,这么浅显的道理每一个一线的饲养员都懂,也在用心照顾着大熊猫们,那你们领导呢?你们懂吗?# K6 n' q" B# D! M2 d) X, p# F
- ~8 p$ M, H6 u9 u* u/ u1 T* A大熊猫即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养活着熊猫基地这么多工作人员,也更是你们的孩子,他们从出生起就没有选择的降生在这里,按部就班地按照你们的安排出生,长大,繁育,老去…. 他们都很听话,努力营业给你们赚门票钱,哪怕非自愿,也一批一批的给你们繁育,循环往复…… d8 W* g4 ~+ z' u3 D: d
; Z' @6 W, M3 \: J6 s$ P" a% j" ?
而你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8 N/ }! j( c* M/ E1 o. Y# T a
4 S, J1 h. D1 r- f$ ~( g4 s我想,底线就是让每一只大熊猫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吧?
# Y: h4 R% b4 n5 k& ?* v
+ r" {% I- T! N& p# @有质量,是指保障他们的吃喝,医疗,有专人进行照顾,这一点我不置可否,因为有些背后的状况也不是我们普通猫粉看得到的!; w6 a/ `' Q4 q
% c0 a2 ~, r2 h, |" l" q1 V一线饲养员的爱心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但不包括背后决策的领导们!5 b( w* y) m% [6 _
6 C% I/ G" V' s6 F: H# K
何为有尊严,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八百万年,可以说是强者中的强者,如今哪怕被圈养了,也是公认的国宝,他们不应该像马戏团的动物一样被逗弄(此处没有贬低马戏团动物的意思,但作为个体关心范围有限), 凭什么大熊猫睡觉的时候就要被缺德的游客泼水,砸石头,为的只是把他们弄醒,跟这些“愚蠢”的人类互动? 凭什么到处都是垃圾箱,却还有手贱的人往大熊猫活动场丢垃圾,丢纸巾丢塑料瓶子,看着他们啃食垃圾你们不心痛吗! 更有缺乏常识的坏人给他们投喂食物,果皮,鸡蛋,水果,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吃下去; 还有带着自家养的宠物进基地跟大熊猫打卡拍照也不阻拦的, 这些丑陋的现象堆彻起来,大熊猫还是那个尊贵的国宝吗?6 d \- N7 `. p1 B3 Q0 k
. x# ^: R! d1 T( |
历时也快一年,三番五次的电话投诉后,得到的反馈是,会尽快出台黑名单政策,也会限流,那我给你掰扯掰扯,你们的对策有没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就拿和花所在的幼年大熊猫别墅为例。
( q n/ ?% c1 v* A! v: \; F- H7 W5 e5 J5 L8 I
1) 保安的培训! S! K: S% l9 c; s' q
! m; W0 |6 }7 [# p6 F' Q( i+ w
听说基地的保安是外包的,外包也OK,培训应该是基地做到的吧? 当游客有不文明现象发生,他们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前几天游客投喂冬枣给和花,现场的猫粉连续找了三个保安,第三个才有反应,那其他两个是去占人头体现你们人手充足的吗?
$ A/ S, @% U4 x6 _
+ P$ u. ^3 p7 N. g6 S) A: K0 T+ M6 l$ P保安现在的“分流话术”红了,游客少的时候听听权当一乐呵,现在游客那么多,全都是为了和花去的,他们那一套话术有用吗? “看过的游客往前走, 前排的游客看完也让后面的游客看看吧? 上面的产房有熊猫幼崽…” 你们自己问问保安,这种话术有用吗?都是为了和花站了几个小时的游客,和花睡觉的时候都不走,等和花醒来了,你让人家看两眼就走,这现实吗?既然无用,保安拿着大喇叭喊这些话术何必呢? 徒增噪音而已!: m7 H9 T5 k( q- f. Z
) `- Q0 F8 m0 m% O' E1 N现在幼年园下午两点左右行为训练的时候,幼年园那狭窄的通道起码涌入了一两千人,你们所谓的“单循环通道” 对控制游客数量有多大的作用?那么多翻竹林翻栏杆的,你们拦住了吗?你们统计了通道内大约多少人就达到饱和了吗? 这些措施不是为了堵住我们猫粉的嘴的,是应该切切实实控制住游客数量,减少噪音和不文明现象的!
' M& C7 H) C8 t) P" Z, H1 `( |+ g/ }4 |
我说句难听的,就幼年园前台拥挤的状况而言,哪怕有人泼了硫酸你们都查不到是谁干的!你们后面即使推出了黑名单政策,怎么落实? 到目前我还没有收到监控是否查到了那个投掷冬枣游客的回复!! A2 I2 J: B" ]5 y) ~
% Q2 d/ n5 v. Y9 `3 E9 }
2) 游客的限流0 E# b; M3 N" d4 Q5 A
- x+ O: M1 d( [. n$ w, z# L' \基地对于门票的营收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当游客数量与大熊猫的生存质量相悖,与游客游览的体验感相悖,你们早就应该进行限流了,可以通过预约制度进行预约,没预约成功的也不需要浪费时间了去挤,实时监控园内的游客数量(全国很多景区都有这项功能,相信不是难事),当人数达到饱和时,就暂时关闭入园(我记得疫情期间好像这样操作过吧?), 说到底,就是看贵基地领导是否舍得门票收入了,如果控制了入园人数,无论对游客,对大熊猫都有大有好处的!" d% S5 |6 u' V9 ~9 w; B5 C# O
( f# n- m' s1 N( \
有时候我在想,到底要出什么事儿,多大的事儿?才能引起你们对于游客管理这方面的重视?非得有游客摔伤,踩踏,打架斗殴闹到派出所甚至法院?还是非得有大熊猫因为吃了游客投喂的食品或者垃圾丧失生命,才能让你们有所作为?这些不是危言耸听的话,不加以有效的管理,都是迟早的事情!/ |5 s; p' u D) H0 a. R
( j' d4 A1 L2 S! K2 A9 j5 O请注意,是“有效”的管理! !不是让保安拿着大喇叭喊叫让游客分流去别处! !不是设置了“单循环通道”却不管那些爬竹子爬栏杆的人!!不是制定了黑名单政策,却因为人太多摄像头太少都抓不住始作俑者从而无法进行处罚!!/ r9 C- K- G$ p# U
1 @ R6 G7 x" @, n: Q
悲剧发生之前是皮毛之痛,一旦发生了就是骨血之痛,无法挽回的!
: E# k- l- s. B# X: a, l+ \8 h8 L* p; i. d& C
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现如今完全失控的管理!
# u2 y* U: _; p4 L4 Y$ Q" }3 G+ T& {; E( |)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