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家还原理县一游客登山坠亡幕后:网上组团登山 当地救出4人,遇难者遗体被转运下山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64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17:04: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6月2日,游客小智(化名)在四川阿坝州理县洛日依甲雪山登山时意外坠亡。红星新闻从多方信源了解到,小智从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点,滑坠到两三百米以下的沟谷里,6月3日晚上10时许,搜救人员才艰难地将遗体运下山。1 S5 O6 G; f  c

$ z* N1 r, y* n0 M* k6月2日下午6时许,在接到报警后,当地组织搜救队伍连夜搜寻未果,6月3日一早再次组织救援力量上山。事故发生后,网上传言“4人坠亡”,但红星新闻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该传言不实,实为5人组团登山,有1人发生坠崖事故遇难。
8 v- J, E7 S$ a$ o3 O9 b' K1 ^1 [/ P3 k' h0 e
有热爱登山的网友表示,因为攀登难度相对较低,洛日依甲被不少户外爱好者称为“人生中的第一座雪山”。
' r2 X3 V. w7 B1 E  x% g
9 O* \- n. m* [! c但在官方介绍中,洛日依甲雪山属于未开发景点,并在山脚沟口张贴有“禁止穿越”的通告。参与救援的当地村干部称,事发前的6月2日清晨4点过,这5名游客擅自进山。而当天天气恶劣,有雨雪和大雾天气,6月3日,救援人员也经历了大雾和雷阵雨天气。
% _7 Y1 @* m5 D6 _# Z9 U4 }4 v3 _' c5 ~+ X! e9 y; O
攀登洛日依甲雪山:
: W' B3 ^4 k5 a  ~# S
: b  G- s# Y4 E, A2 q4 x0 z# w6 z网传“4人遇难”被证实不实: y& G; @0 b3 I4 [0 r- Y

9 G- f5 w7 s- R2 m4 u; ~  @8 x一人从海拔五千米坠崖遇难跌落两三百米: n+ S( \( [, {; A2 r4 ]6 u

6 k8 H% m/ w0 e! C" g% j# D9 T& d资料显示,洛日依甲雪山位于理县米亚罗镇,海拔5000米左右,网上的“登山攻略”介绍,徒步起点海拔3800米,前半段以高山草甸为主,经过大片高山杜鹃林,上升500米后以雪地为主。 洛日依甲雪山1 }! J2 A* t: g+ j
1 u( U# z6 F$ I' a7 ^; Y) ^9 A
6月3日,网上流传信息称,“6月2日,一个10多个人的AA自驾团队,自主攀登米亚罗镇的洛日依甲山,装备都不齐,没得上升器、雪锥、牵引绳,摔下去4人遇难”。3日,红星新闻从相关部门和知情人士处确认该网传消息不实。: W4 Q1 _5 K0 Z1 V  {, ]

% O2 Z: o" S3 H* j/ R当地消防救援部门负责人告诉米亚罗镇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是6月2日下午6时许接到报警的,据称登山游客总共5人,有1人发生坠崖事故。米亚罗镇政府专职消防救援站随即派出一车10人的队伍展开救援,上山途中遇到了报警的4名被困游客。2 ^3 a8 }9 C/ u
9 F7 o5 s6 r/ w0 K( a
因为高山上夜间救援环境恶劣,又在下雨,有部分消防员出现高原反应、失温现象,最终只能终止搜救。6月3日一早,当地政府再次组织力量上山展开搜救。. s( g8 W+ Q9 d  U1 P

, f+ v/ [3 c, V9 d9 Q! |6月2日下午6时40分左右,米亚罗镇大郎坝村村干部王英也收到求助信息,她随即组织村民上山搜救。大郎坝村位于洛日依甲山脚入口处,是距离洛日依甲最近的村子。随后,由当地村民、政府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以及消防等部门组成3支救援力量先后进山展开搜救。
" X$ P: M4 F8 v
& @( V5 F& K# b7 p# S+ W一名参与救援的村民三郎告诉当晚山上下了大雨,随后又是大雾,周围漆黑一片,救援人员打着手电,搜寻极为困难。另有村干部介绍,因为不熟悉环境,第一梯队的消防人员遇到大雾也迷路了,最后不得不由熟悉地形的村民带路。6 i- i8 v) t1 B% a( c% S
  Z- `* F8 X3 ?' w* X) R' _0 b
直至当晚深夜,救援人员在山上找到了被困的4名游客。因为高山上夜间环境恶劣,有部分救援人员出现高反、失温现象,最终只能终止搜救。救援人员将4名被困游客带到山下已经是6月3日凌晨3点。, O+ F# A2 m  Q0 v4 |% m9 }
: q6 m5 A  B; u& a- Q- D" K+ [
6月3日凌晨5点,救援队再次集结上山,当天还有来自阿坝州当地的一支高山救援队加入,进山展开搜救。当天下午,救援人员最终在海拔约4700多米的一处悬崖下方找到小智,但他早已停止了呼吸,救援人员介绍,该游客从海拔5000米左右的位置发生滑坠,跌落悬崖足有两三百米。( r; g! _; n& _' r" e3 o, A

& C! h; t0 D' }8 [0 O2 z救援人员发现小智的地方在一处悬崖下方山谷里,其身上还盖着防失温用救生毯。
9 a' Q- F) T' I
/ v& ]0 V/ y$ C$ R据悉,救援人员在6月3日晚上10时许,将遇难者遗体转运下了山。 救援结束救援人员下山9 z8 I. w+ I" x$ \; W" Y$ [

+ z7 Y( I# N6 M$ k$ u, W同行游客讲述:
: g; z! `/ @2 B3 h+ u2 @4 a/ m# {( k$ z
/ W: x& i* [! S1 `4 q1 R0 c& V系网上组团,当天山里起雾迷路
7 K& u! [7 f( U, V
5 c$ J* O2 z+ ^7 o  {( S' }抄近路返回途中一人意外坠落 报警求助! p$ G3 ~. ^" Y5 Z4 L# n8 k! o
, G9 p8 Y8 y5 m( x8 c
米亚罗镇大郎坝村一名参与救援的村干部告诉,在米亚罗镇大郎坝村森林防火检查站,长期有森林防火人员值守,禁止游客进入未开发区域。卡点几百米外,还有一处上锁栏杆,那是第二道关卡。 当地在前往雪山路上设置的栏杆要前往洛日依甲雪山,必须通过两道关卡后,沿着大郎坝村28沟(小地名)旁的牧道前往山脚“牛棚子”。; v6 `' u' ~2 g% X% b9 v
8 w' Q0 @( f" v* I, `
当地牧民介绍,前往“牛棚子”的牧道并不好走,只有带四驱的皮卡车才能前往,他们也是上山放牧的时候才会走这条路,此前这里还曾发生过黑熊袭击牧民的事件,牧民一般不会单独上山。 一条弯曲的牧道前往雪山脚下
1 B4 t: I6 B# b  y2 C7 i0 t  o. _- ^- X* h# V  _3 t
“本来我们这里是锁起的,一直不准上去,他们之前来了都被拒绝了。”有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这5名游客是6月2日凌晨4点过出发,悄悄翻越栏杆进沟后,7点过上了山。另有当地村民介绍,2日当天,违规穿越进山的可能有30人,只有这5人遇险被困,其他人都安全返回。# K+ W% h" I% B9 _
/ H$ ?; Z6 @' l0 `4 m0 x: J
一名被困游客事后告诉搜救人员,当天下午山里起雾,他们走近路,结果小智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发生意外,跌落到4700米左右的沟里。另4名同行者发现后无力救援,只好找到有信号的位置报警求助。1 O3 e+ g: r: c! r8 L4 k
$ s0 X( O4 P5 n2 w
“几个小伙看到那边雪山漂亮,硬要去,装备又不行,恰恰那个山(洛日依甲)是最危险的。”大郎坝村村支书王英说,“今天(6月3日)看到他们好心酸,如果我们昨天早点晓得消息,他还会有一丝希望,这些娃儿上去没有给我们说过一下。”
. \/ n% m5 a+ V- X5 S) }% ?( q+ f. r9 w: C# ]' l( L$ C
6月3日凌晨两点,救援人员在找到4名被困游客后将他们带下山,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一处叫“牛棚子”的地方歇息了一会儿。在这里,救援人员为他们烧了开水,几名被困游客也承认此次活动是网上组团的,彼此并不熟悉。 救援结束救援人员下山目前在网上招募网友组队,从事登山、穿越等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在一些户外运动论坛,AA相约已有专门板块,但网上组队也存在很多弊端。
8 o0 B. K3 a8 t$ Z5 |7 d/ W9 o8 z- M( f( n- I* `
一名长期从事户外运动的业内人士坦言,网上约伴组队的最大缺点是队友彼此不了解,实力参差不齐,很多参与者可能不熟悉线路。他建议,户外活动要选择有资质的户外领队,在领队的率领下,大家可分工协作,路上如果出现意外,有统一的领导指挥,队员相互帮助,这样相对比较安全。; x7 T$ f6 B, O5 b) T3 Y
+ t. `" D! X' h. x3 v0 v4 [( t
事发地属未开发区域:7 h! L% [- `6 @* P4 V; i0 N
! c$ b- @1 b: y7 w! x5 K% Q* ?5 _
严禁擅入,禁止从事游览、探险等活动
5 H- Q$ ]+ M5 p
3 S0 J% [$ Y2 V5 S官方回应正在调查,进行善后工作
5 ~6 ]$ r7 U5 \! u
7 N+ z; \% T0 |! N  [1 }' f理县米亚罗镇大郎坝村森林防火检查站外,张贴有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三级政府部门发布的《防火令》,提示游客禁止携带火种进林区。此外,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理县米亚罗镇人民政府4月1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禁止到未开发区域旅游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尤为醒目。; a/ b/ _- x6 {# e. ~6 w" Z
2 ]8 c- D' i5 G1 @- m
《公告》称,未开发、未向社会开放的区域道路崎岖、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海拔高且无手机通讯不畅,开春以来冰雪大量渐渐融化,易发生崩塌、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私自前往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且出现事故后,救援难度极大。为坚决防范和遏制未开放区域游客遇险等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禁止到未开发区域游玩。
. v/ L' ]7 \# M3 \5 @; R" r2 Q
) p7 g' Z9 a5 k  u. a+ ~. `. z《公告》强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未开放未开发区域游玩。未开发区域周边村民要守法经营,不得违规从事组团、导游等涉旅经营活动,禁止非法充当向导、带人进入未开发的“网红景点”,从事游览、探险、露营等活动。《公告》还明确,如游客或团队不听劝返或无视公告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开放的区域进行旅游、露营或探险等活动,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组织者或个人自行承担。
0 I6 r- Y% o- O/ \0 d. P
, z) t3 h3 ^; o1 `此外,2015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其中写道:“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许可条件、组成登山团队,并于登山活动实施前10个工作日向山峰所在地市(州)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X' ^4 z2 g  \
6 T. W) t9 e" w
6月4日,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目前此事正在调查,善后工作也正在进行。* D% m2 s$ J2 z# M* `" ~) i- f1 u

' Z2 D( p$ L8 x;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2 09:33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