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绵阳当地网络疯传“绵阳安州区实验幼儿园老师给一名不到3岁的孩子喂药时,错把剂量3.5毫升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药物中毒”。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真实情况系孩子家长在登记用药剂量时,误将3.5毫升写成了35毫升。当记者给家长看了登记表后,一直认为是老师喂错药的父母表示,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但家长同时认为,老师没有向家长复核,缺乏责任心。' l' `# h% q. b0 T& l9 G7 [! w3 ^' G
# {; b) T K1 }, p8 a
孩子药物中毒,父母称“幼儿园老师喂错药了”, i+ V7 O9 M# R' [' J/ i& o' H3 a6 X5 \
16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 两岁多托管幼儿被老师超10倍剂量服药》一文在网络传开,称“该幼儿园老师受小朋友杨杨(化名)家长委托喂药,结果错把3.5毫升的剂量喂成了35毫升,导致孩子呕吐”。9 f) U! {- E8 J: S1 q
1 l8 @9 w% L! ~7 B( Z
杨杨母亲朱女士介绍,因为孩子感冒,15日孩子奶奶送其上学时,带去了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委托老师喂药。当天17时许,她接孩子放学时,发现孩子脸色不对,便向该班班主任高老师询问,高老师表示没给孩子喂药。& y5 @* {2 U! d* T0 S
/ ]2 [ D* K: h/ K
“随后,我找到生活老师取回药,发现73毫升装的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只剩下20毫升了。”朱女士说,她立即将孩子带到安州区人民医院挂急诊检查,发现孩子心率高达190(正常人心率是110~120),主治医生诊断为药物中毒,需要马上洗胃。$ t# z/ G; E9 h7 J0 ]% O
( F( J7 |1 Y. r8 S- V1 E( `朱女士称,给杨杨洗胃时,他们联系到两位生活老师,通过核实得知当天15时40分,生活老师蒋阿姨给杨杨喂了35毫升药,孩子16时30分就吐了。$ E" Q' J/ {0 N! h. a& L
- e) d% T% }1 i) k0 b
记者调查发现,服药登记表上 家长写的35毫升8 ?$ q8 u _5 M g7 y9 P$ V! ^
幼儿园老师真给杨杨喂了35毫升的药吗?17日,安州区实验幼儿园以及当地教育局均表示,老师确实给孩子喂了35毫升,但是,是家长自己亲手在喂药登记本上写的35毫升。' Q6 Q) N2 x# K' o2 f" ~! M7 V
. ^% ^* E3 T+ d+ w; `/ {# @
喂药的生活老师蒋阿姨说,“奶奶送来的孩子,拿药给我们时说喂35毫升,当时我说是不是太多了,她回答说‘孩子妈妈写了的’,并从药瓶中拿出一张白纸写的字条,明确写了35毫升。随后,她自己在服药登记表上也写的35毫升。”随后,该园园长张小帆拿出了《受家长委托幼儿在园服药情况登记表》,以及孩子家长夹在药瓶中的字条。记者看到,字条上写着“阳××(化名杨杨)中午喝35毫升”。在登记表上,孩子奶奶登记的用量也是35毫升,并有签字。
$ y0 Z4 V8 g- h7 {& \6 y. M
$ p; c0 |( m3 R c4 ]% F: f' I- o张小帆说,经过调查,老师在喂药时,还专门找另外一名老师来将字条和登记表进行对比,确认了就是35毫升,“而且孩子奶奶在送药时,老师询问后也得到肯定的回答。”
) d4 J" _/ v5 R! s
1 i1 j: F" ^8 a3 J0 i针对家长称孩子在服药后就出现呕吐,张小帆表示,孩子并没有呕吐,而且下午吃晚餐时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吃了一碗稀饭和一个馒头。. ^ R2 e5 p4 M- F, Z; k
- q" ^% o/ o; b缺乏责任心?幼儿园委屈:我们不是医生
. p2 v8 _' _7 r* g. C, g在记者采访中,杨杨母亲开始坚称,自己绝对是写的3.5毫升。孩子奶奶也表示,她在登记表上写的是3.5毫升。随后,记者将字条和登记表的照片拿给朱女士和孩子的奶奶辨认后,她们承认是她们写错了。不过,朱女士表示,即使自己写错了,老师们也缺乏基本常识和责任心。孩子父亲阳先生也称,“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服用35毫升,他们为什么不给家长打电话核实”。2 a& m% A3 r: u( F- m1 Z
6 \+ N" D [- y, a# \对此,张小帆觉得有些委屈:学校的老师不是专业医生,不可能对药物剂量做到非常熟悉。况且,也是按照家长纸条上的要求在操作。
; z N9 ^" r, a5 y( C& @; [/ K7 A- k+ d9 {
安州区教育局的调查情况通报中称,杨杨母亲接孩子放学时,老师还问了是不是35毫升,朱女士先确认,但迟疑之后又说“好像是3.5ml,我忘了,有莫得啥影响?”蒋阿姨说:“我也不太清楚,你赶快找医生问下。”杨杨母亲说“我马上带她到医院去看下”。3 Z h6 _8 z! C( d% P9 `
0 |- D+ F0 ^/ A0 J6 E* G% `观点交锋:幼儿园,该不该帮忙喂药?
! y2 |) z$ Q* C) h2 d, K虽然事情真相大白,但幼儿园表示,已经打算着手做一些操作上的调整,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当地教育部门则表示,为了稳妥起见,打算让家长到幼儿园喂药。那么,幼儿园帮忙喂药,其他幼儿园怎么操作的呢?家长们又是什么意见呢?$ y0 R' I8 ]7 F! m6 _; B9 }
% E5 X1 O7 w) ~# A, f8 I ~教育部门:拟让家长到幼儿园喂药
/ l& G8 M) w, ]5 o1 M' ?& h# y该幼儿园园长张小帆表示,服药情况登记表从两年前就已经实行,目的就是避免老师给孩子喂错药。16日下午,幼儿园已经给全园老师开会,要求老师告知所有孩子家长,以后孩子生病,需要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时,必须要出具医生的处方和证明。- p) s/ A0 v' W/ W. V1 b5 o7 m
( T* y% D# N7 R安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幼儿园是没有义务给孩子喂药的,而且,老师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和护士。那么,如何来保证老师不给孩子喂错药呢?当地教育局表示值得思考讨论。首先,孩子生病,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可以考虑让孩子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我们拟让生病孩子的家长,不要再带药到幼儿园,或者在给孩子喂药的时间段,自己到幼儿园给孩子喂药。”9 F ^" n# i# w
3 w% M+ O3 R& m7 o- e2 Z& M+ `+ I家长:老师应该多一点责任心7 L3 i5 g" ~* v. i8 i/ q4 x% d
杨女士是一名4岁孩子的母亲,孩子在绵阳小博士蒙台梭利国际儿童之家读书两年了,经常遇到孩子生病的情况。
9 B& f/ P* a' O9 h4 ? V3 s9 S5 Z$ K4 n
“现在是我们夫妻自己带孩子,如果孩子一感冒就不去上学,我们其中一人根本没法上班。而且,如果这样,也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只要生病就不上学,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女士说,在她看来,每天每个幼儿园感冒的孩子肯定是极少数,老师们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不会给孩子喂错药。: T" u9 J) r; y" z7 V2 v1 \
/ o- y6 T$ x) N( D刘先生的孩子在绵阳一家公立幼儿园上学,在他看来,学校的服药情况登记表非常好,但同时,学校应该配备专门的保健医生或者护士,要有专业的知识,这样一来,对于普通的药品,保健医生或护士就会知晓,也不会弄错。
- H/ e# q. ~1 N
7 s b4 d6 ?5 Y8 m/ B2 W“如果没有保健医生或护士,喂药的生活老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孩子的服药剂量肯定很小,在遇到与家长登记差异很大时,应该多一点责任心,多向家长核实。”刘先生表示,当然,家长在送药到幼儿园给老师交代时,也一定要交代清楚,不要马马虎虎。
7 G% y9 M2 l, W$ j9 t$ n
* `" n8 v* c1 \$ E) X卫生部门:孩子生病最好在家休息
+ Y% {* R* m% X/ L1 K4 B, R绵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季节,卫生执法部门都会对学校进行督查,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期,更会要求学校做好卫生防疫等工作。对于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喂药的情况,卫生部门表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孩子生病了,最好在家休息,因为幼儿园孩子多,容易交叉感染。
- y6 t! B- t( k! Y- U- v5 P5 n4 }. y) x5 L
记者昨日从绵阳市三医院获悉,杨杨病情基本稳定,正在进一步检查治疗。各校做法:给娃娃喂药 幼儿园都很慎重4 O* D8 Z) z1 I1 n0 j4 Q; m' u
●绵阳市实验幼儿园:园方负责人介绍,对于给生病带药的孩子喂药,首先是家长先将药交给专门的生活老师,口头交接用法用量,然后,家长在服药情况登记表上签字确认。3 z9 `5 u6 k, A7 w- P# L8 Z) _5 G" F
●成都市第二十一幼儿园:该校教师刘薇娜说,对确有喂药需要的儿童,家长必须和幼儿园做好委托确认,且必须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处方,一般药店销售的非处方药或保健品等不得代喂。“如果处方和登记的信息有出入,喂药的保健医生会做好核对工作并给予更正。”
9 b" z& H4 z# v8 e+ l$ L9 }1 {●成都贝佳乐幼儿园:薛园长表示,喂药严格遵照规定,如果家长要求的用量和药盒标注的用量及处方用量有冲突时,一切都以处方为准。
$ R$ O1 T$ R' F. p! i●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金牛区光荣音乐幼儿园:需要服药的孩子可由家长接回,服药后再返园,如果孩子不舒服,园内医生会先初步诊断,并立即通知家长。5 K1 {( n* `! v& W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