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相信沿街乞讨的是真正的穷人,不相信一个没有背景的女演员可以当大片的女主角,不相信当街拦路的是真正的警察,不相信进足疗店的人是真的去洗脚。因为不相信才是常识,相信才是傻子。- d I" l7 U3 A
8 w% Y/ ?, ~( G$ N) a 中午吃饭间隙看了眼手机,有公号刚好发推送:罗一笑走了。
/ h# ^1 R8 s7 M; W4 }% V: n/ f6 h. A) A4 \ M! N4 {; r6 @
质本洁来还洁去。对于罗尔一家来说,有些事情可以划上句号了,比如,他们不需要面对旷日持久的治疗引发的经济困境,不需要再被舆论逼着去卖房救女……
$ r x" L" {& f2 m' X7 l0 x0 f4 e3 i! y
只是,在舆论层面,罗尔事件仍然无法划上句号,比如,关于罗尔宣称女儿遗体捐献的声明,仍然掀起了强烈的质疑。虽然罗尔作为一个父亲在此时的悲伤情绪被一再渲染,但质疑罗尔行为的人,绝不会因为罗一笑的去世而改变看法。6 D5 t7 P5 k( k. q
! D, H6 {6 u V% x
' S) Z, M; v8 K w* a) T @! y 罗尔事件,注定会成为研究中国舆论场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典型到什么程度呢?首先,无论罗尔的质疑者还是支持者,都占据着一个绝对正确的常识高地。其次,当罗一笑去世的消息传来,即使你是莎士比亚,也不知道该把这个故事写成悲剧还是写成喜剧。8 c5 ~' z2 p: C# u+ b1 c/ x
! _. y7 B4 G7 M% x
谁都没能救活她,可她的去世,救活了很多人。
* s) V H( }) p; N+ T, y. Q
: d# |7 \8 K5 _3 ~- U, m4 [ 罗尔的焦虑?
9 o8 L* X9 j8 c0 {& ?6 {8 `! }* W6 b2 q, T$ R/ O" r' N; p$ d
罗尔错了吗?这简直是一个天问。因为对和错似乎都是正确答案。5 ~4 X! w Z' ~# I% P/ N9 j% ]" S
& B" W$ z- V$ F
罗尔虽然在《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中隐藏了自己三套房的经济状况,在社保报销情况上也有故意卖惨之嫌,但是他的文章本身并不是募捐贴,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他深谙如何把感情包装在文笔中的诀窍,他设置打赏,是希望读者被感情打动而买单。0 E" C9 B$ n4 } H/ h! ^
W7 F8 Q7 x* [! D2 s5 b7 r 把才华、文字、见识、颜值等信息包装成商品出来卖,在自媒体时代,大家都在这么做,罗尔所作的并没有越过这个界限。有人卖机灵,有人卖刻薄,他为什么不能卖焦虑卖爱心?我愿意相信,虽然有着募捐的效果,但罗尔并没打算把自己的行为单纯设定为募捐,所以,他才会说出“体面”这个词来。; a0 I2 i/ M- O4 D G0 Y3 G1 E5 s
% L! s2 N2 o7 k7 l 但是,从读者的角度看,一部分人确实被那种父女之情感动得稀里哗啦,毫不迟疑地按下了打赏键,而这部分人,是并不受舆论反转影响的——花钱买“一笑”可以,买“一哭”为什么不行?
: B5 `$ d J9 G. O8 r/ y; y
4 \3 t! A! u% K3 `6 k4 | 但还有一部分读者的打赏,既不是被感情所打动,也不是被文笔所吸引,他们看完贴子的直接感受是:这个孩子看不起病了,好可怜,就帮她一把吧。而且,也不排除很多人对罗尔的处境本身产生共鸣和同理心——这样的处境,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谁都希望在这种时候,有人能帮自己一把。
& ?8 D. C6 K2 u! p2 P+ }( J1 \; I9 S5 ]* U- w. }- i
# Z2 d: _" @- S+ k4 L" n8 r' J 于是,当罗尔有三套房和社保报销额高达80%的事实被揭露出来后,后一部分读者的失望甚至愤怒不难理解。/ \1 w% P3 T5 @
( `# ^. a& i" N4 { 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一个长相丑陋的男子娶了一个女明星,男方一直认为女明星嫁给他是赞赏他的才华,但实际上女明星是误以为他很有钱。于是,当女明星发现该男士只是个假富豪真马仔的时候,理所当然是要离婚的。
a( F' ?9 E7 c0 ^; H& P* n1 ]6 M; B& u/ D. u! y
还有一件与此类似的事件,是一位知识分子在出国之前在网上卖自己的藏书,一群书迷因为信任他的品位而纷纷下单。最终,他被揭发卖出的不仅是自己的藏书,还有很多临时买来凑数的新书。于是,一件雅事转变成了丑闻,这位卖书的知识人,不得不宣布退款,甚至退出网络世界。 O! ?: B! U" U3 `: X
# t: ~$ |: _- T* i, }
从这个逻辑推下去,罗尔事件,不过是一场涉及到退换货的交易纠纷,而卖家罗尔,涉嫌故意隐瞒了商品包装上的一些关键细节。罗尔可以退款,可以挨骂,但卖文求赏本身是没有错的,而且文章确实写得动情感人。: x5 D) O" c( b$ I+ Q
$ @% g" P: c: R 我无法评价作为父亲的罗尔,这只有罗一笑和她的异母哥哥有话语权。但作为一个潜在消费者(因为毕竟我并没有去打赏罗尔的文章),我给罗尔的评价是一星差评。他不是一个可靠卖家,或者不是一个诚信的卖家。他也许谈不上可耻,但也不是一个多么有节操的人。4 K; }- @8 |+ {" ~ ?
; J- a% }$ H2 a O
我不认同罗尔,但我理解他,理解他的处境。
) \ g% E( p' x, q7 z9 E( Q( K" k# |8 q$ Q5 l& n. E* h$ F
中产的焦虑 Y( n8 _/ f; Q( Z) E; o/ u
7 A8 ~( R! h$ e0 a1 F5 a 社会动荡最容易在什么时候发生?答:人民尝到甜头且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的时候。0 Z% i+ v' j9 g& Q+ N( @. g
3 b, A7 a* U U+ V 穷有穷的念想,富有富的笃定,最脆弱最彷徨的,是可进可退的中间层。
% S) `! {6 A% }, @0 o [- L/ b
+ Q" T* r9 V8 H3 G0 P" J8 v% m 在关于罗尔处境的分析文章中,中国中产阶层的脆弱已经是老生常谈:不管你是三套房或几百万身家,一场大病就瞬间打回原形。更不必提什么70年大限和法治保障,就看北京雾霾天,特别有钱的和特别没钱的都顾不上抱怨,天天在朋友圈抱怨天气却掏不出钱来移民的,多半都是中间阶层,可能比罗尔还有钱。, H( b) P* {4 Z
( a6 m: z7 b+ `9 o O7 X; W
我曾经因为罗尔在接受采访里提及深圳的房子要留给儿子、东莞的房子要给自己养老这样的话而义愤,但结合罗尔的家庭状况看,他与前妻协议房子要归儿子所有的承诺,并不能简单因为罗一笑的病而失效,所以这可能并不仅仅是出于重男轻女的考虑。
- |$ \) _. T: {/ K! y
# L# D! T9 y+ O0 q1 e5 \ 而养老,确实也是所有中国人心里最没有底的事情之一,这直接导致网络上一提养老话题总能成为流量猛药。* @) d+ Y% y6 P' X
: C Y( _6 Q' E
最后,阶层跌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同时已经人过中年,还没有特殊谋生技能。' a( _3 a5 K- F/ s: P6 b2 M" _
2 G& B m& m. J: j8 o( S& n2 l
: Z5 P6 b0 s4 I7 t; `
- N' Q6 Y6 W. n- _/ ~) Y+ J8 g- N6 ~ 这种罗尔式的焦虑,在大城市可以说非常普遍。当中产脆弱遇到中年危机,如果再加上行业的不景气,从衣食无忧到衣食无着,不过是一个字的差别而已。9 l, W) z1 @( {/ z
" A# z: h" K1 c+ ^% A2 V+ K 在质疑罗尔为什么不首先卖房救女的人中,仅从我的朋友群体看,持这种看法的年轻人可能更为激烈。也许,在他们看来,即使从中产跌到工薪,从工薪跌到底层,也没什么大不了,人活着总可以继续奋斗。可是,对于一个并没有什么技术优势的中年媒体人来说,罗尔对自己未来的掌控力,也许都比不上一个三线城市的国企员工。& p- H; n( @ d: S1 ]
# c' A4 r/ H; f' ]8 B+ [
可是,我是中产我焦虑,即使写得再天花乱坠,也是没办法换来捐款的。! @0 _3 |8 u. d/ H a
9 r0 t4 u0 w2 R2 a
比起真正底层和工薪,中产的焦虑仍然是种奢侈品。罗尔如果在贴子中公布了自己的财产收入状况,他收到的打赏能不能过万,也许都是问题。8 t! N$ h+ i( E* Y" H
: c- E, ]" O8 ]- N; h
全民信任的焦虑 s% ]$ W9 ]# T; j0 C: B8 L
& O! V, t0 w a5 ]" o4 H 无论罗尔的行为多么正当,无论罗尔的处境多么值得同情,作为一个并非最需要接受全民捐助的家庭,他的影响力一旦达到全民关注的量级,引爆舆论争议,甚至全民讨伐,其实并不奇怪。
- e" s1 A; K9 }9 \7 e. q c6 i7 Y0 T5 }; J# g+ e8 S8 Z- A: n
何况,从罗尔的财产状况到财富分配,也少不了媒体碎片解读的推波助澜。比如罗尔接受采访时曾经说,他们只关心我有没有三套房,没人关心我的孩子死活。这句话引得舆论大哗——没人关心孩子,那几百万捐款是从哪里来的?尽管后来罗尔解释说,他说的并不是网民,而是那段时间骚扰他的记者们。可对他的攻击早已铺天盖地。
3 S) h' l5 f. ~0 M& u3 P
# i2 ~; C, M( W; h6 t5 P 总之,当整个故事被解读为一个在大城市有三套房的资深媒体人骗捐时,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某些类似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比如被有钱有门路的人占据的经适房名额等,这种对于贫富倒挂的渲染,是激发愤怒的极好素材。/ X3 T7 ]' ]/ B! I- }% c
2 N2 o" K' I# d0 l5 u% d3 v" t) P( X 捐钱给人家买第四套房这样的笑话,就像被卖了还给人数钱一样,用自己的愚蠢,反衬这个世界的荒谬与不可信任。) C* m) `( y# s. Q
! S i2 T3 c+ `+ G7 R, C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相信沿街乞讨的是真正的穷人,不相信一个没有背景的女演员可以当大片的女主角,不相信当街拦路的是真正的警察,不相信进足疗店的人是真的去洗脚。因为不相信才是常识,相信才是傻子。 e8 c2 d% G6 O7 |
; {+ ]) |' {7 n7 T* W: h
6 u p5 d; Y! _7 @
一个郭美美,让给红会捐款到今天都是个笑话,证明了上层体系的信任崩塌;一个三鹿奶粉,让整个国产奶粉行业的污名到现在还没洗清,证明了商业体系的信任崩塌——连马桶盖都要买日货了;一个轰动京城的嫖娼事件,造成的信任崩塌更是无法估量。
1 Y5 M3 b8 }4 o4 r' F% d) l
f7 D% ?1 j) S3 a 那么,一个罗尔,改变的会是什么?慈善捐助?民间互助?人与人之间,还有没有点基本的信任了?对罗尔的质疑声之所以如此猛烈,就是因为对于上面一圈儿问题,答案仍然在风中。
: D' y3 Q! e" \) H) {/ g
8 Q* r1 K" h9 b# t7 t) V 想起一个笑话,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证明亲戚是靠不住的,《水浒传》证明兄弟是靠不住的,《三国演绎》证明盟友是靠不住的,《西游记》证明神仙也是靠不住的。
' Z+ L. V: A* c1 I* |" c" j& p
' Q, u0 x4 S+ v 看,信任,可从来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呢。/ C* E% \# b4 m/ n
/ Z V6 p5 v( l5 e" Z& f+ L5 e% [- p 在罗一笑去世消息传出之后,有人感叹说,孩子,希望你别再投胎到这个冷酷世界了。
' v6 q$ `( U/ R! D8 M! F) |$ _;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