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R$ l) }7 s4 i5 u
: T$ h e% S- B- {5 V) Y+ i- A- L 青木川的过去和现在: `1 L4 r! t/ Z" t0 g; w0 `8 W
# r% S: H5 c, p0 w2 b* z7 I/ X 姚增战% T5 z/ a' Q3 r* I n
9 M$ n# D9 x6 S" e& v& Q6 h z" c l1 D k9 Q# |! h
今年深秋时节,我与朋友再次游览宁强县青木川文化古镇。12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主要是了解汶川地震灾害后的粮油供应问题,无暇关注青木川历史发展和曾经发生的传奇故事。这次游览青木川文化古镇,通过参观保留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以及建设的新街区,对青木川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新的认识。7 N" r* W9 J( {( K/ G7 E" [! g
! `: U& G9 ?8 @& A1 u" M青木川镇,是陕西省省汉中市西南的文化名镇,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首先是地理位置优越。青木川景区地处陕西、四川和甘肃三省交界,有“鸡叫鸣三省”之称。自古以来,它既是从秦入蜀的重要门户,又是从蜀、陇入秦的咽喉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过去商贾云集和人流和物流聚集,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使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以及省际之间商品贸易的重镇。
, M4 g( _$ h3 v9 t" |4 i) [9 e9 b6 o+ V. W J# d1 C6 X' R
其次是自然环境优美。青木川地处嘉陵江上游,常年多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好,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形成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青木川游览,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艺术风格,以及建筑物中楹联、牌匾等书法绘画作品,还可以饱览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的绮丽风光,呼吸到那里被称之为“大氧吧”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n/ \7 N' ~# N8 [& ]
0 i. M' s2 |! \8 h+ W6 N5 I& h; E
三是人文资源丰富。据有关史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木川就有羌、汉民族杂居现象,到了南北朝时期,羌人成为当地人口的多数。从明清两代到民国时期,为逃避灾荒和躲避战乱,大批难民到这里定居,逐步形成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人们以此地生长的大青木为象征,将这里称之为青木川。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移民文化和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青木川历史文化的鲜明特色。尤其是清末民初,以魏辅唐为人物主线所发生的许多历史故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魏辅唐从小入私塾读书,年仅十八岁时,伙同他人杀死地方民团团总魏征先,使自己成为青木川的掌舵人。从民国13年开始,他集军政权力于一身,在青木川经营长达二十五年时间。在此期间,他搞了不少基础设施建设,如兴修水利,架设桥梁,铺设道路,改善交通和水利条件;兴办商业网点,发展商贸流通;还架设无线电台,建立地方武装,多次进山剿匪,维持地区治安。同时,他私设法场,强买强卖,从事伤风败俗和危害他人的事情,如种植罂粟,开设烟馆和妓院,把这里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D( c% C+ r, {; j: n" B- v
2 W! i0 `2 g0 v) x
他在青木川做的善事中,兴办教育是可圈可点的事情。如建立辅仁初级中学,很早提出“普及教育,提高文化”等主张,开免费教育之先河,强制实行免费入学,选送优秀学生去外省区接受中高等教育,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人才队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广芩写的小说《青木川》,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描绘了青木川历史变迁和魏辅唐的传奇故事,包括后来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在电视上播出后,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数大幅度增加,高峰期每天达数万人,为当地人带来不菲的经济收益,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2 k- Z% X$ y( d) |$ g P9 C ~: h
2 V* N" O9 h3 I( ~9 p( }为改善青木川旅游环境,近几年来,汉中市县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对古镇进行维修保护,使旅游景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老街区古代建筑群已进行维修保护,多数商铺恢复营业。新街区建筑装饰古朴典雅,增加具有地方风味的餐饮网点,并开发出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尤其是景区管理中倡导“诚信、朴实、好客”等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热情便捷服务和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 y' v1 T4 @4 Q% |5 D5 K) Y
3 }2 q8 S$ g4 M) w; G5 e
(作者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c3 Z$ Q8 {9 m3 ?1 [
5 S# N+ Z$ t! S9 C
- i' T$ c, W# b' N# G5 U7 p/ i# S
+ |, Z( v* L4 }" M- C
0 s! \$ o1 N1 D% o2 b
. [+ [1 M0 d) ~: J% a3 D- C. K'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