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报道:- n3 ^1 y" d/ H# \: M! W
华中农大查实黄某若学术不端,举报学生:不想带着假的东西毕业
学生们联名签署的举报信
( [: ?9 @, d5 f& N' r! \! M
0 R9 T- y6 ?; K2 P' N7 |" W) \1月16日晚,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11名研究生实名举报该院动物营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某若涉嫌学术造假,并公开了一份长达125页的举报材料。
; H( d4 P0 v/ e7 L% w2 ~0 p2 ]
: t* F# J9 ~3 p$ g, q* t t6 L19日凌晨,华中农大官微发布通报: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7 p# q( b z: X
3 s& }+ D% Q; a. O# `
针对黄某若的举报指出,由他参与或指导的多篇论文存在学术造假,例如对比黄某若与学生合发在知名期刊上的论文,和他指导该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物种不同、实验不同,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8 O: n- ~8 r& O) G. N& k- u" J
2 R9 [: a9 k! L7 a& ~
此外,黄某若还被指经常在发表论文时为毫不相干的学生署名,“甚至带上他自己的家属”。有知情人向北青深一度透露,举报材料所指不当署名的两篇论文中,署名为Yan Zhou的作者是黄某若的妻子,工作单位显示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S- v' A) ? f
; L# ~) J7 A, x3 `+ P* F深一度查询公开资料发现,该院一位周姓女博士后姓名发音与Yan Zhou一致,她也曾在华中农业大学就读,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政策,与黄某若的研究方向有较大差别。
) |0 L* F/ V- e8 v( I! J( Z' q; @2 |$ q/ i
举报材料中还列举了黄某若教学不端的情况,要求所有学生抄袭同一份实习报告以应付考核。一位接近黄某若的知情人也提到,黄某若经常给学生透露考试答案,认为他“善于取巧”。8 h3 b* e0 g& |* `) j" k. _
8 _- N; E) M; d4 l1 z) L' |
1月19日上午,深一度记者多次拨打黄某若手机,均无应答。随后,记者又尝试联系黄某若在华中农大攻读博士阶段的导师,希望了解其学术诚信情况,也在表明身份后被挂断电话。
8 I5 @ k: O. |8 P/ l4 m* M8 y: h( _7 X8 O6 }4 b0 A/ S
在接受深一度采访时,参与此次举报的学生代表表示,黄某若课题组15名学生中,有11人参与了此次举报,125页的PDF材料前后准备了一个月时间。一个很重要的举报初衷是,他们不想带着“假的东西”毕业。
5 f- {+ x7 y; t4 e0 j; ?! u9 c3 F W9 B# z
以下是深一度记者与实名举报学生的对话。
被举报学术造假的黄某若
H! e8 i2 p: x( _4 v& g
& q* u; h; C% Q6 _+ ]' R被“二次加工”的实验数据供多人使用7 ~* ?; i& C+ C2 L. `( h4 ~% `
5 Z2 F' X* e8 j5 K+ s6 b- ]
深一度:除了对黄某若的举报,你们也提到,一些在他指导下的学位论文,虽然有高额的委托检测费用发票,但依然要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这里的“二次加工”指的是什么?' E2 @# r8 l& B6 S
4 |* K( j3 z8 G举报学生:这个指的是数据编造,比如在2019级博士生秦某的学位论文中,通过观察送样检测的结果,我们发现他在每个分组中实际只送检了3个样本,但作图时标注10个数据点位,论文中写的也是“n=10”,即样本量为10。 而在2021级硕士张某的学位论文中,实际仅检测了1个鸡血液样本,却得到了多个不同复合水乳剂添加量下的检测结果。# S" ` @1 m$ D' }& g4 k
& X6 W2 F$ G" t+ W6 \(注:举报材料中还提到,这组被编造、篡改的数据不仅供张某硕士毕业论文,此外还有两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也共同使用了这份数据。三人的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实验所饲喂蛋鸡的物质各不相同,但三人的结果数据即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却完全一致。)
1 r, P3 o3 i5 t2 v# }3 ]' e0 d, j& \9 t/ v! D8 h0 s
深一度:举报材料中提到,有学生诚实地呈现出不显著的结果,就会遭到黄教授以及王、姚两位博士的轮番攻击,强迫学生按照他们的要求篡改成“完美的数据”,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2 S( ^. I V3 c) K4 c
5 b, B8 ~# M3 i6 P& K. a% }4 q举报学生:黄某若会跟一些公司合作,合作的同时把部分同学的毕业课题弄好。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下(养殖)场,因为我们动物实验有一些生产性能的相关数据,有部分同学会进行记录,记录中可能有一些“不显著”的数据,但在黄某若那里就必须改成“显著”的结果。
7 ^$ m# s/ O! u1 P) H2 b! S9 W1 L
0 S2 K: K/ X! y3 O) r0 p b/ r深一度:举报材料中提到王某心博士称期刊审稿人是黄某若的熟人,让组内同学“自己草拟审稿意见、操纵同行评审”,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么?1 h7 i$ V Y/ V; d' ]
! \: Q9 x& ~$ ^; B; |# P6 _" e8 h) F举报学生:不止一个同学经历过这种情况,但是老师和学生沟通不一定是通过文字、语音消息等形式进行的,有可能就是口头,我们没有办法每时每刻都去录音。举例来说,有同学在被要求草拟审稿意见之后,后面发现期刊返回来的审稿意见和同学自己写的是基本一致的。但在这里我们不方便公开说出是哪家期刊。& q6 I1 \ o+ D2 n/ I! @: P U
5 C9 @ P6 U9 K( L5 m( y6 C
深一度:在黄某若克扣劳务费问题中,举报材料中选用的截图未能显示实际发放金额,能够详细介绍克扣情况?) m: U& m( ?9 r2 Z z' v
6 Z' @5 Q; K9 Q+ y( P
举报学生:按照华中农业大学的硕博研究生劳务费发放标准,自然科学学科的博士每月600元,每年要发满12个月。以一位博士同学为例,2023年一共只收到7个月的劳务费,2022年的情况也类似。我们11位同学中大多数都是没有被足额发放12个月的劳务费。+ x: e4 j% [2 F1 x# y
. U* a% V8 Y) l4 k3 A, m( I" r5 l
深一度:举报材料中提到课题组曾有一位博士研究生因不愿造假而退学。这位同学是否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此次举报?2 W' j0 v% N. c+ O G+ C
- x# }' `; c% s1 @) J
举报学生:这位同学是202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他入学三个多月就选择退学了。因为他已经不在我们学校了,所以并没有参与此次举报。
1 v) L" m' c# ]8 K( w' B- R, o" {/ I% g+ R/ Y8 C7 h
深一度:你们在举报材料中公布了课题组实验室的照片,并称“实验条件约等于无”,情况一直如此吗?
5 w& ?& o. x* ?. g1 D; i3 d. u7 L5 ]" ^$ g
举报学生:实验室图片是2022年之前的实验室,之后搬到了新的实验楼。新实验室的设备器材比之前多了一点,但很多试剂耗材也没有,我们向黄某若提出后,他也没有购买或让同学们自行购置。
被指造假的两篇论文,实验物种不同却得到了相同数据9 A3 ^: S* _$ v$ j% o9 e- P% `
4 j1 p0 T+ [+ `% o举报前也告知了未参加的同学
& ]' [* Z+ d/ x* N4 B1 J
$ K1 i5 I5 v9 U7 o+ h深一度:为什么选择在1月16号进行公开实名举报?网传的这些举报材料准备了多久?! e F2 d! w- C( w+ e
: C2 l7 H5 | b$ I" }举报学生:选择最近发出来,是因为现在时间恰好到了考研马上就要出成绩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觉得很多同学要开始选择心仪的导师了,担心后面的考生误选黄某若作导师。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中有一些同学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也不希望带着一个假的东西去毕业。网上流传的125页PDF材料,是我们准备了一个多月的结果。9 U" b1 ?+ q! ]
: F, Q9 P H1 l( c深一度:目前黄某若的课题组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是否都参与了这次实名举报?举报对象还包括哪些人? h, O% m( W' @5 x
+ K8 B5 Z1 I; R
举报学生:目前在组的同学一共15个人,这次参与举报的有11个人,分别是9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其中有6名同学在微博上发声举报。举报对象除黄某若之外,还涉及他所指导过的3名博士、14名硕士和2名本科生的学位论文。因为有一些人是凭空编造,需要跟原始数据进行对比的。我们放出来的都是有实证的,并不是说没放出来的就是没有参与(造假)的。我们已经放出来的论文,拿出来的证据都在PDF上进行了详细分析。
" p0 [7 H2 p: H. I" _4 }
2 o! R! b6 B) f: V: A! ?(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网站检索黄某若的结题项目发现,他的项目《组蛋白乙酰化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在猪肝脏氨代谢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曾在2016至2019年获得资助经费64万元。该项目显示的23个成果产出中,有8篇在举报材料中被提到,可能涉及学术造假。该项目有四位参与人均系黄某若的硕士研究生,也在此次举报材料中被提及或存在学术问题。)
9 R `0 j; ~+ K
, t( \* t# A* m1 e深一度:为什么其他几名在组的同学没有一同参与举报?8 ]- e+ t. _$ N7 Q
8 w- L B7 C! u' [; t+ y
举报学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也不知道没参与举报的同学是什么想法,我们事前询问过课题组里的其他同学要不要参与举报,让他们都有知情权,但有的同学不想参与,最终是我们11个人参与的。' L R6 m4 G& [; _; C
" O1 m$ L& Y ?0 h; ~# x2 n& |. l$ I7 n, T深一度:在此之前,同学们有没有向学院、学校或其他有关部门反映过黄某若的问题? X2 Y$ ~) h, Q' _7 i: G! O$ _1 A( t8 J
3 c$ t4 r9 W {& {: O3 G, V8 m
举报学生:之前没有举报过,学生力量本来就很小,更不用说一两个学生了。只能说这个事情比较困难,因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地位相差太悬殊,这个不用多说,应该都能够理解。( |+ Y7 }; t3 d$ w
! Q) T( e; I5 {5 ~
深一度:目前课题组中有同学被延期毕业吗?
, H3 V- W4 C5 `& h
' s/ v1 j4 r: p- _) `举报学生:黄某若有用延期毕业威胁过学生,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真的让学生延期过。
2022年及以前黄某若课题组的实验室被指设备简陋6 r* e$ S% x+ {- ~. g
# y5 U; l ^" {6 A
“没有学生威胁别人举报” S! t7 J: J# S) e8 P
) i" `# ~ Y9 C( R: E& r* o深一度:在网上实名举报后,学校、学院与同学们有过什么接触吗?
, B g5 `2 o# p# P6 b ^' [
) M5 W2 V6 j" j/ m1 i举报学生:学校组织了调查组,对个人进行了约谈,确认个人情况。不过目前并没有找我们要过什么材料,只是找我们问过情况,询问我们是否对自己发的PDF所反映的情况负责,有什么诉求之类的问题。至于更多对论文造假的细节,校方表示调查组会进行调查。
! T- v/ D2 Z+ s) t: _
; O# z2 M# T- k( U2 c' R深一度:黄某若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举报材料不实。举报后,黄某若和同学们有没有过交流?
. Y3 j) a) \. ~, w' G
7 ]3 `6 Q, [7 s' L. G9 M+ L举报学生:有过,黄某若在发出举报的当天晚上就当面找到同学们。当时还拍了拍一位同学的肩膀,对同学们说,“没关系,有什么就说什么,大家一起把事情解决好,这也是我之后带好学生的一个方向。”9 \* u9 F% V4 |4 ]7 b* r2 k+ y
, U: j7 G# p3 x3 o2 b Y! `
深一度:黄某若在前述媒体采访中称,有一个学生带头,威胁别的学生一起签名举报他。这一说法是否属实?
7 n" q& ?( B- O. F: E2 G8 v5 E5 y5 X! s# d- P. Z' E
举报学生:肯定是不存在的,学生怎么去威胁学生?是老师的权力大,还是学生的权力大?学生用什么去威胁学生?我们(参与举报的同学们)这几天,除了休息一直是待在一块的,威胁这种说法比较可笑。
) X1 L9 F7 @$ {( [6 E1 A
5 `5 i% D- I% r深一度:实名举报之后,对自己的毕业、升学或求职等是怎么考虑的?
7 H2 Q+ g" B# Q1 M# y
c* P# U5 ?8 b% {举报学生:现在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还是要等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才能考虑下一步。6 X1 d* [/ d L, d) O
, `3 S+ x5 i2 X深一度:对于校方的初步处理结果,有什么看法?校方称要组建新的导师组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生培养,同学们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吗?
1 V% \( X C' G$ i" i+ e8 _8 E* h6 m2 u! @9 z! H
举报同学:要再等(最终调查结论)。) a- {+ n* d V0 K! @
# Z+ K2 N9 @ W'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