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遇人不淑还是有其他原因,戴倩茹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幸福,没过几年就与丈夫分道扬镳了。在得知她离婚的消息后,陈德刚感觉他的机会来了,再次像起初那样向“老相好”发起了猛烈的追求。很难想象,一个不惑之年的男人会像年轻小伙一样,与心爱的姑娘煲电话粥,根据戴倩茹的回忆:在她离婚后的那段日子里,陈德刚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给她打电话,经常是晚上从七八点钟一聊就聊到了凌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她走出了离婚的阴影,又鼓起了相信有爱存在的勇气。一份长达15年的坚持陪伴,让戴倩茹的内心动摇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然十几年前自己就与他产生了暧昧关系,还被人们传的沸沸扬扬,那她作为女人就应该从一而终,也许嫁给陈德刚才是最圆满的。”$ Q' O( j2 U. S& s9 p
/ ]& F1 K5 I3 T! D0 B& O0 A此时的双方都已经离异是自由之身,戴倩茹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因为保养得较好,仍然是风韵犹存,陈德刚也正值事业巅峰期,手握管理大权,经济上也是中上水平,郎才女貌的两个人,在都是二婚的情况下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十分温馨幸福,陈德刚会主动把自己的收入上交给妻子保管,戴倩茹也尽到了一名家庭主妇的义务,把家务活干的井然有序,把陈德刚伺候的也是舒舒服服,甚至连给丈夫穿袜子换鞋都当成了分内之事。夫妻俩过日子时间长了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两个人的私心也越来越明显,各自心中的小算盘打得也是噼啪乱响,他们二人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大。貌合神离的“半路夫妻”' o% I* H" P! k. t' C
陈德刚与戴倩茹结婚后,不知是什么原因,两个人一直没有要孩子,但他们也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分别是各自与前妻、前夫所生的,戴倩茹对丈夫心灰意冷之后,就将精力全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丈夫对于她的意义就是给她和孩子提供生活费。除了日常的花销,戴倩茹还觉得陈德刚应该为他们二人买一处房产,美其名曰是给两个孩子将来结婚做打算,陈德刚则觉得现在又不是没有房子住,不应该把太多资金压在不动产上面,但最终还是没扭过妻子,掏钱在长沙郊区买了一座独栋小楼。一拍两散的“同林鸟”$ A8 L/ z+ v1 g( P6 H
( _- u& |# a6 U
最近两年陈德刚与戴倩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陈德刚因为年龄问题逐渐退居二线,工作上没什么事就赋闲在家,如今两人整天在家反而越看越不顺眼,戴倩茹一直用陈德刚以前的“风流事”谴责他,声称“看到他就觉得恶心,当初嫁给他就是瞎了眼”。 & f4 D# L3 b o. R1 W# o4 d : c o% v. Z( x6 z/ _: W5 Y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戴倩茹像避难一样去闺蜜家住了一段时间,越想越气的她后来又回到家中与陈德刚理论,她认为:是陈德刚原来做了那么多对不起她的事,才导致他们的婚姻破裂,该走的是他而不是自己,她要与陈德刚离婚,让对方净身出户。
调解员苦口婆心地为两个人开解:既然两人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了,好聚好散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陈德刚作为丈夫也确实做出过对不起妻子的事,干脆就大度一点,不要再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纠缠不清了。, j; f' s" L' G2 r
" E6 _1 S& I$ Z/ Q
陈德刚也给出了明确态度:自己可以不追究曾经给戴倩茹的钱,但有一笔40万元的汇款是他在台湾的积蓄,是他从那边用200万台币按汇率换来的,那是一笔用来给前妻治病的钱,他如今终于体会到了前妻的好,想要回台湾与前妻复婚,那笔钱对他来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