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医生轻描淡写的告诉我说妈妈快不行了!6 p9 q1 ]* _# X9 \8 n i. \. ~
我的妈妈名叫邓素先,今年62岁,是简阳市石板凳镇人,因为发现脚面有些肿大,于4月26日到简阳市中医院挂号治疗,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住院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 j$ b. h) ?8 S% d1 @( p0 Z
床号:51,内二科病区,邓素先,住院号:207216,日期:2016-05-03,主要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k- e+ J+ `6 N/ W
看似小病,哪里会想到“自己走着进去的人,从此就只能横着出院了”。9 N7 ~9 E' `& Z+ _( ]
5月3早上,值班护士按顺序给我妈妈输了3组药,输完后一切正常,她正准备和爸爸去逛街。; `2 w* Y; v" a5 q
正要出门时,护士手里提了半瓶液体找到我妈妈说:“邓素先,你还有半组药搞忘了输。”于是就又叫妈妈回到病床上,重新插上针头输那半瓶液体。
$ t* D# C P. p& O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护士挂上瓶转身离开仅一两分钟,原本高高兴兴的妈妈突然就感到身体不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旁陪伴的爸爸陈建富赶紧跑去喊医生,等医生赶到时,妈妈已经眼睛外翻,倒在床上没了知觉。3 I! r8 _% c/ B# A4 U
医生立即进行现场抢救。这时有人把爸爸支到门外去给我打电话,当他很快回到病房里时,发现挂在架上的半瓶液体已不知去向,当即便问护士药到哪去了,护士却说药已经丢了。
! E: B. I9 O2 Z, L1 E- y$ B妈妈先在病房里抢救了大约20分钟后转入了ICU病房,至今再没有醒来。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现状。# C* |6 o0 \; l( m, `5 _' U" x
我接到电话后,马上从成都赶往简阳中医院,了解初步情况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值班护士要那剩下的半组药,而护士却明确告诉我说:“拿出去丢了。”我问她:“丢哪里去了?带我去找。”护士说:“找不到了。”我又问:“你后面输的是什么药?”护士回答我说:“是奥硝唑和立止血两种药。”
/ J: j8 l& u$ Y. n# N$ X# S/ \$ g我又去找医生问原因,医生说:“病人是因为输液时被痰卡住了,不是药的问题。”于是我又问他:“既然不是药的问题,那为什么要把剩下的药丢了?”医生说:“下午2点到4点是医院的正常回收时间,所以当垃圾扔了。”我对此解释完全无法接受。1 y5 S7 G& V/ L# j% E
5月7日,我再次要求妈妈的主治医生陈康主任按规定封存病历,陈康带我到他办公室电脑上查看记录,结果电脑打开时只能看到同病房的其他两位病人的病历,而无我妈妈的病历记录。陈康解释说:“可能是转到重症室去了。”结果他依然没有查找到妈妈的病历。
: o4 C- y0 y: b7 A5 B: {8 O 更为奇怪的是:妈妈病床输液记录上只有386998、389116、392883三组药,而没有后来加的半组药的任何资料。# n9 ~- {8 Y# F* t4 y4 }
让我更为伤心的是,妈妈住进了重症病房,我连见妈妈一面都很难,医院要我去找钱来买药,我东拼西凑的才交了3000多元钱,有朋友给我说,不拿钱医院是不会用心治疗的。我妈妈好不容易把我们拉扯大,种地养猪没少吃苦,如果真是因为我无钱医治而让妈妈生命无法换救,我哪还有脸活在世上,陪着妈妈去死的心都有了。我为我的无能力而痛心,更为妈妈的不明遭所困惑。 我从网上查询“立止血”,该药有明显的负作用提醒:1、有血栓或偶尔出现眩晕,栓塞性血管颤抖,四肢麻木者禁用。2、除急性大出血外,孕妇不宜用。3、有痉挛、皮疹和精神呼吸困难和错乱,但非常罕见。
+ d% t! J) \" m$ k' g 我至今不知道医生给妈妈用的是什么药?为什么要用“立止血”这类高风险的药?0 m- ` i: b' j9 C3 N5 D7 D
医院口口声声说他们没有责任,难道是妈妈的责任吗?
; S) c7 c& _% G* r% [1 u 我是有责任的,我的贫穷不能让妈妈去更好的医院!!!!!!
$ Y3 j0 [- u) \5 x7 M女儿:陈翠华5 V- {5 {: `/ {/ {$ q) b1 N7 w
手机:136662262803 p% x6 C( { y
2016年6月12日
0 m9 V% p: G$ D4 z8 M+ K' Q2 D5 _- E(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