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走近“中国金丝楠木博物馆”的创建者郑水镍先生 从企业家到收藏家,商业人到文化人,人生旅程有多远?十年,二十年,一生一世?心的距离又有多远?一念之间,还是前世注定? 八年前我认识郑水镍先生源于他房地产商的身份,那时候的他,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泉州人士,出生于1971年8月桂花飘香的季节。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海派文化的包容与豪迈,他就是这样一个雷厉风行、开放包容的闽商。7 H _9 F( C7 a- c+ v
因为青年时期在安徽滁州有过军旅生涯的锻炼,他充满将军气度,器宇轩昂,慷慨激昂,金戈铁马,正气凛然,许多员工形容他一身正气,说一不二;许多朋友形容他讲正气,重情义,有担当。( x' X" i4 Y/ P. O4 q$ O$ U
他曾致力于滁州琅琊山文化地产的开发建设,一揽半壁琅琊,坐看地产风云,后因缘际会,转而收藏金丝楠系列古代家具与屏风牌匾,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已然成为圈内知名收藏古家具的专家。, D. R; L/ Z& J: p. q; f5 h% o& G. C
他经常说:”我不是收藏家,我是收集人。收藏是将宝贝藏起来自己欣赏,最多是显摆给朋友看;收集是把好东西集中起来展示给大家看,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当代人历史的责任”。 ( s0 |: t0 {6 T% K' f2 X$ s
这是他的谦词,收即为收集整理,藏即为典藏传承文化精髓。我知道他其实是有着使命与责任的收藏家。收藏古件,梳理脉络,传承文化,著书立说,知行合一,惠及后人。
) K6 C* p+ |" h# Y0 s 滁州有一首韦应物的名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写了滁州西涧的自在淡泊,对望着琅琊山醉翁亭旷世无双的忧患,这两处胜景演绎着怎样的滁州文化呢?" b h3 x8 X' K/ F5 m0 z. ?
收藏界赫赫有名的牛人,却是低调如西涧溪水质朴无华,忧患如醉翁欧阳修大气担当,他是谁?谁是他?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古家具收藏家?
+ x; n; T% P, O4 C- y 作为一个朴素平凡的民间收藏家,却能荣获2017年联合国“世界最具创新精神人物奖”,成为中国历年唯一获奖代表,与比尔盖茨、霍金等六位世界著名人物齐名获奖,这是什么特殊又传奇的缘分呢?9 Q2 w- l6 b. p) [! q0 n0 }" t
郑水镍,百度度不到他的百科,搜索查不到他的资料,联合国获得大奖,国内看不见任何宣传报道,十几年前开始斥资几十亿收藏国宝金丝楠系列木作家具与屏风牌匾,如今故宫博物院专家团队估值380亿藏品,坐拥天下无双的国宝,胸怀世界罕见的遗世珍品,是什么因缘让他二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为木痴狂呢?香木如斯,丝丝心动,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终日凝眸,如今又添一段传奇。
0 i8 f. T: l# v/ G4 O/ _; ` 在这滁州不起眼的仓储式的四层小楼展厅陈列着他一生的辉煌、一生的坚持、一生的努力。展厅里彰显着富贵与辉煌,璀璨与悠久,沧桑与厚重。8 ^1 [5 C/ i, `8 X6 {) |
多少次他接到收藏界的电话,可以日夜兼程以最快的时间到达卖家处,或是内陆,或是海外,或是遗珍,或是孤品,每一个难得的精美藏品都曾经牵引过他的心灵。4 v2 g' ]/ Y6 H9 J$ u% m1 Q
金丝楠木的高贵华丽,在世人艳羡的目光里流转岁月;金丝楠的含蓄内敛,彰显儒家中庸之道的人文内涵。
6 B# W' s: g) W6 Z; A 历史如烟云散去,古家具却留下来丝丝痕迹,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挥之不去,让我思绪万千。# T) t" X6 c* [: p" |/ ^" Y
清四部尚书戴联奎戴氏祠堂的将军柜抒写将军的气概庄严,板面上独一无二的虎皮纹,生长着金丝楠独有的纹理气质,低调中奢华,于材质中彰显高贵,没有朱漆描金,没有繁复雕饰,只有香木如斯,淡雅从容。
4 U" p8 D) Q) r1 t 熠熠生辉的状元匾叹息逝去的沧桑年华,遥想泉州最后一位状元吴鲁的心声,是不是铸刻在家祠上那儒雅敦厚的家训呢?清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就这样倘翔在岁月留声之中。# g$ p7 a! S* _) A4 }% f
莲花百子金丝楠雕花架子床安安眠过多少才子佳人的美梦,是一个佳缘,制作了这一张早生贵子雕花的婚床,五百年的流传,那些贵子已经长大、读书、入仕、著书、传宗、逝去,一代一代家族传承,当年的贵族王孙已经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有这一张沧桑而精致的大床。
- T0 n1 u3 A6 z+ Y& `/ ` 康熙十二子爱新觉罗允祹黄花梨佛龛,供过多少香火?在那些香火里,有多少关于江山社稷与人生安泰的祈福?
# `9 M1 @& E% h; K 行走在低调朴实仓储式的藏品间,恍如隔世,今夕何夕,琳琅满目是珍品,馆藏匾额就有4000多片,各类精品古典家具5000多件,其数量之巨,品质之精,价值之高,堪为中国之最。其中,不乏有孤品、极品和珍品,是极具文物价值的传世之作。
' t/ r" M# ~- h6 z* k 金丝楠木闪耀金丝光芒,独产自我国西南蜀黔一代;它性质温和、冬暖夏凉,香气清新宜人,提神醒脑。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皇家寺庙,帝王龙椅宝座也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所以民间的金丝楠家具是极为罕见的。
' o# t7 ]6 f/ E) W& k2 R 国之瑰宝金丝楠几千年来尊居木中之王的地位无可撼动,色彩绚烂,纹理华美,如梦似幻,自然天成,如琉璃一样光滑,似琥珀一样通透,如丝绸一般华丽,世人难以幸运地目睹这么庞大阵容的金丝楠古家具王国。
, e% i* a8 k+ t# V4 ]: k& {% w 故宫博物院专家张德祥先生盛赞金丝楠博物馆是“金丝楠木古典家具的兵马俑”,唯有恢弘气概、震惊世界的兵马俑方可媲美这金丝楠的华丽王国。
4 C, k# @1 w( k! E& O# T3 u 金丝楠博物馆蕴含着五个“中国第一”,分别是:金丝楠木古典家具5000多件、古代屏风100多套、古代佛龛近百件、大漆家具300多件、代表宋元风格的高古家具100多件。5 @: _# D: r7 M# G2 G
在这些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遗存中,乾隆孝贤纯皇后的陪嫁物——金丝楠木顶箱柜,造型简洁而装饰富丽堂皇,作为一代十全帝王乾隆的挚爱纯皇后衣柜,放过多少朝衣鳳披与珍宝明珠?存过多少人间富贵与天上眷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美人早逝,衣柜犹存。
4 O9 q( J/ \3 B7 ~ 国宝与文物,珍奇与异宝,屏风里的泱泱大国,牌匾里的君子儒风,家具里的精致生活,佛龛里的禅音香火,几千年的历史从容流过,一脉相承。2 B# W4 ]9 [0 d8 P5 o
凝眸处,一片片香木,散发着迷人的气息,让我驻足,观看,流连,思索,叹息,追忆,缅怀,怅然。
2 @- Y y- t6 o, g- R4 Z 不是情怀,胜似情怀,不是担当,胜似担当,不是格局,胜似格局。! [$ P# Z: S. Q: u% Z( j+ c
有一种境界,它早已经超越了财富,名望,声誉,他活在自我的洒脱境界里,无问西东,不问归处,比起人类短暂的一生,香木更加源远流长。2 R: H: C' v- `+ W
当生活不再是过去的过眼富贵浮云,不再是那些成功人士津津乐道的官商交情,他可以是一种永恒,如眼前的一片香木,它镶嵌于皇后的衣柜里,闪耀着熠熠光芒,在紫禁城迎过无上霞光,在皇后的玉手下流过如花美眷。岁月如梭,朝代更替,当帝王后妃掩入历史画卷,栩栩如生的却是他们用过的器物,过流年而不改,经人事而不更。, A7 [3 R4 R* C1 y+ V- `, {8 e
当一位收藏家凝眸在这一片香木中,如今又添一段传奇,故宫博物院的孤品纯皇后陪嫁衣柜找到了失散百年的姊妹柜,你在宫廷,我在民间,我们一起安睡在一本故宫博物院编撰的精美的著作里——《香木凝辉》,编者郑水镍。
7 _) v6 I9 U+ g5 B 虎门销烟犹在耳畔,民族英雄林则徐亲手题的朱子家训屏风,精雕细刻,布局清雅,在博物馆静静昭示人格典范与君子之风。
7 u3 O' x& q7 W/ r: F6 @; T 楠木花鸟蝠纹展腿方桌,恬淡安静,犹如一隐世老叟,经历岁月沧桑,与世无争却又傲骨依旧。
7 d" k# P) x! k, @4 @$ ^+ l ` 嘉庆四年圣旨匾——“过己思静”,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所题,苍劲有力的不仅是书法笔力,更是他士大夫家国情怀。1 @- N/ x( G) x( M
清中期金丝楠木夔龙捧寿纹围屏,典型苏作工艺,属屏风之中的上乘之作,彰显屏风中国特色工艺,在木作与绘画书法的结合中,诠释中华美学的精妙绝伦。" i+ N( _% d( L4 o W
清同治时期黑漆描金人物故事花鸟图佛龛,佛龛体量巨大,高近一丈,曾屹立于高祠大庙,通体黑漆描金,典型潮州漆作工艺,殊胜庄严。
2 L! ^9 q6 O. ^7 w4 S0 o 每一件器物,都有一个传奇;每一片香木,都有一个故事。从蜀地山林到宫廷工匠的手中,从构思精巧到精雕细琢,从皇室贵族到民间辗转,从海外异域到滁州金丝楠博物馆,是回家还是旅途?是终点还是起点?悲欢离合,起承转合,聚散无常,人生苦短。, ]& }/ N2 c* ~6 ]. t, d
央视《鉴宝》栏目木器鉴定专家张德祥,曾经以为滁州金丝楠博物馆不过是民间收藏馆,珍品不多,当他受郑水镍先生之真诚邀约来到滁州,几乎忘了归路,原定当晚回去北京,只因那一片片香木的吸引,流连,驻足,思量,考证,足足留下了三天才看完所有的上万件藏品,并且后来组织专家联合郑水镍共同编撰了由故宫博物院出版的金丝楠系列家具藏品图文并茂的《香木凝晖》一书。+ ^: [- Y% l* S* x; h9 f
文旅大发展的今天,谁会拥有卓越的眼光,超凡的魄力,以超大格局将此中国第一金丝楠博物馆万件藏品发扬光大,让这些珍宝就像敦煌的壁画一样打开世人的艺术明眸,传播中华家具与牌匾屏风背后的文化生活、精神内涵,引起世界的关注与保护,输出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大气。
+ V* |1 t) Q8 Y 人生代代无穷己,香木何年初见人,传承才是王道,我认为郑水镍先生默默耕耘数载春秋,是期待更多有识之士一起为国之瑰宝而群策群力,共同传承,让这些瑰宝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徐燕然 来源:浙江民生网)( S- U4 Q3 c& I" e
# A m( M6 i- Q2 U& U"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