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F$ S# c( }6 X
4月17日,四川德阳什邡市蓥华镇石门村7组村民罗军(化名)与往常一样,在自家责任山上栽种柳杉树苗。他所种的树苗,是为了补偿他此前滥伐的林木,这也是执行法院的判决。在村里,还有10个村民与罗军一样,都因为滥伐林木获刑。
8 s+ H+ t7 {2 K+ ]0 j0 @9 y, M- g1 \: R% }( K- l. U
罗军对滥伐林木的行为后悔不已。* `$ v0 I& l) n s' \4 F
! J5 j0 v; |" x% a6 I; ^ 11名村民滥伐林木获刑
: ]* t+ @0 l0 s2 e# E! ~* O
: q% I v7 D3 ^) z. { 说起2016年冬天,砍伐自家责任山上的柳杉一事,什邡市蓥华镇石门村7组村民罗军就后悔不已。当时在采伐申请没有被批准的情况下,他就砍了自己家的树,因此被判了有期徒刑两年零八个月,缓刑四年。
9 R! M& W/ ^7 I& ]: }; ]9 x+ C9 j
$ I/ m# M! i. I- ~ 罗军家有一片七八亩地的责任山,长满了粗大的柳杉。2016年12月21日,罗军向林业服务中心递交了采伐申请,并交了相关的费用。但他没等到林木采伐许可证批下来,就急不可待地动斧头砍伐了柳杉。7 b! s+ j p' u6 A# j
; C- L+ g+ R& f$ K2 ~, Z! Z 但让罗军没想到,自己的采伐申请没有被批准,“因为这片山倒坡度超过了35度”,砍伐树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 Q$ a+ g h. y. h G
) y& H/ c+ h) M, u( O5 |1 E 2017年4月,罗军被森林公安传唤。2017年10月12日,罗军因滥伐林木罪,被什邡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八个月,缓刑四年。- n" n' }( k2 p' v
" F9 ]: T8 R( `
几乎在同一时期,村里另外10个与罗军一样想卖树换钱的村民,也因滥伐林木被判刑。经鉴定,这些村民采伐的林地面积分别为4.09亩至12.14亩不等,立方蓄积97.86立方米至248.18立方米不等,砍伐林木的立方蓄积均已构成数量巨大。$ L- F8 k* {6 G+ Y2 a9 i' |
& H" J+ B9 ?6 E
最终,法庭认为,包括罗军在内的11名被告人构成滥伐林木罪,根据立方蓄积不同,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至三年,缓期执行,并处罚金。/ L7 G" h1 U( o- `* V3 q, R O
2 _+ l' k t! @1 ]% Z 判刑罚款还需补种复绿
' e! E7 X6 C7 l1 Q; a6 J% Z4 W; J% z; G! G9 a4 F
在罗军等11名被告人的判决书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在对被告人分别依法定罪量刑的基础上,判决责令被告人于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在被砍伐林木的相应责任山,按照林业局植被恢复方案进行补种和看护。”这是德阳首次判决被告人补栽补种的案例。& G" u. n2 z" T1 P& m6 m* m
2 s+ s5 B1 e( W
什邡市人民法院也是德阳首个设立环境资源庭的法院。“以往此类案件,法院仅仅是定罪量刑,判刑和处罚金,但环境破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针对这类案件,还应该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态环境修复。”该庭庭长邓雪梅说,这也是成立环境资源庭的初衷所在。
, [6 t( U( K9 a7 \, O" J) ~$ h. h$ |/ E: {) r3 R( W
在这11起案件中,法院先是请什邡市林业局制定了植被恢复方案,责令被告人依照方案进行补栽补种。被告人签订了愿意进行补种的承诺书,并缴纳了保证金。
9 F$ ~$ |% B7 E" q' Y7 Y' U) O" u2 k4 v* v) P! Q3 }- F
不久前,邓雪梅与什邡市检察院、林业局工作人员一起到采伐现场回访,经现场勘查确认,10名被告人已经完成了补种,只有1例因为地理原因正在补种过程中。
, \, S, K6 w0 H) t" L$ W* j# Z- @4 A. J) f, L# L/ N) e
今年9月份,法院还将联合林业部门,对补种补栽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林业局出具证明,我们会把保证金退还被告人。”邓雪梅说,而如果验收不合格,会要求被告人继续恢复性补种。$ K0 d! D& |$ ~- ~6 p: m3 H0 u" K
) B) K- x* `, F
无证砍树是个深刻教训; ]. M0 M0 A( J. c& }. N, I7 ~
1 C/ r# u$ t9 ]* K1 H( g+ e, l( Z- A
今年49岁的罗军,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一些。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 C& R! R# U0 h4 C
& R1 G/ e: @% d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全靠这片山林吃饭,以前也是交了采伐申请就砍,没想到这次会出事。”罗军告诉记者。他的老婆只有微弱视力,23岁的儿子是个盲人,上小学6年级的女儿也是高度近视。一家四口,全靠他养活。之所以砍树,也是为了卖钱补贴家用。与罗军家类似,另一个被告人也有残疾。11名被告中,年纪最大的82岁,每一家都有实实在在的困难。8 @! q, }% _3 Q( K" z4 h& O: g
- x$ J1 n; `, H/ t “这也是这些案子的特殊性所在,被告人家庭有困难,如果判处实刑收监,整个家庭就毁了。”邓雪梅说。由于11名被告人都是主动投案,属于自首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被告人都愿意进行补种补栽,认罪悔罪态度好,综合考量之后,法院做出了缓刑判决。
$ J+ O9 {1 e( [: E7 [
, ^6 f5 g" [- Y& r 对于11个村民因砍树获罪,石门村7组组长杨开太觉得很痛心,“我们这里离公路远,山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今后确实应该高度重视,要砍树必须等拿到采伐许可证后,有计划地采伐。”他说。1 x% F9 J; T/ ]$ w
5 \: I5 p2 J" @( s- J2 P 希望发展旅游让村民致富
, ^8 c- H: t; N) U3 r2 H9 f
5 |& Q d: \7 i3 ` 作为环境资源庭的庭长,邓雪梅见过很多这样的被告人。“他们生活在山区,文化水平也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懂法而犯罪。”而涉及环境资源的犯罪,往往是刑事重罪。
! r5 c( u/ [! w0 v, z9 s- d0 ^" d, g( s. D+ ^
这让邓雪梅觉得,对村民的普法教育,必须深入到最基层。“普法教育必须下村下组,环境资源类的普法,必须到每家每户。”邓雪梅说。
% i& \( e5 W U9 b* d/ o, R$ @/ J. h* d/ g8 b" P
面对石门村的滥伐现场,邓雪梅准备在村民经过的路边竖一块警示牌警示后人。此外,她还有更大的设想,就是在城区打造一批“公益林”。“补种复绿不能局限在原地,应该在专门的地方,异地修复,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 n w1 u' \( j3 f( b% l+ _( Y3 K% n* V
6 _/ V8 n% c9 f' u7 E) c 而在石门村,罗军们也在算一笔账。“树砍倒后,雇人用牛把树拉到公路上,一立方要200多元,树才700多一立方,根本赚不到多少钱。”不仅如此,木材厂的树木也已经饱和,“不愿意收这种树”。对村民来说,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显得尤为迫切。9 r9 U; ^; v2 x0 ~* ^) i$ p
$ l* J( k: d8 }7 Z
“现在主要靠种黄连。”一名村干部说,今年的黄连行情还不错,一公斤可以卖110-120元,但种一茬黄连要长五六年才能收获,时间周期比较长。7 H' F s- N3 ]" V9 Z g. ]6 t
3 g k. i# u' ^* Q- u) @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开始兴起,每年夏天最热时候,会有大量城里游客涌进山来。但石门村7组由于山势陡峭,道路狭窄,游客难以进去。“希望以后能把路修得宽一点,只有发展旅游才能让村民致富。”村干部望着远处的群山说。
8 y7 F8 C9 \, F6 p! d+ C) L3 j 普法小贴士:
+ y" _" k$ r |3 i
. w1 g1 M* ~1 u3 j3 r& I7 z$ F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林农拥有对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但要想采伐林木,也得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 t/ S- ]* L6 j; \! u9 }% e
- f& f1 P! Y: C* E" W
不过,农村居民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P8 d* q/ E, i! Z! l
6 ?# g, L! u, N; J$ @' \* T7 b' Q 就算取得了林木采伐许可证,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采伐林木,还要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数量、树种或者方式采伐,并限期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h; o* |3 m4 ^; ^8 f3 Q7 Z
+ m* n3 ]$ g: Z4 Q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 E. j; o$ z8 q" a" Q6 y' ?/ F! M, p9 n8 _
第三百四十五条 【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9 s! X# e& F! u4 h' q: L5 u
8 W4 Q5 i6 z) L# M9 d+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