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这一话题登上热搜。0 l3 K& L% P5 o! z1 }0 f+ u9 v
& R. R- n: ?1 F% ~. Q+ y2 F
当天中午,南方医科大学发布“情况说明”回应:学校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并表示,作为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优先是其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4 k- G: l0 P4 d) ]; M5 t/ X
5 B/ I, Q& F8 n: o7 P6 z4 e% b& ~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宣传处一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的处理结果被认定为教学差错,属于最轻的一档。' c$ @! _5 p3 X4 Q+ z
0 I' e4 @: J4 N/ N5 x% s) G2 w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患者本身就住在医院,俞莉老师在不在,患者的救治都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即便有突发情况,可以打电话报备下
南方医科大学所发的情况说明
4 b/ C( c# J' m, G, S% o4 i1 c* j+ t+ S5 O( E& X5 T3 D) O
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在网传的“关于2023学年春季学期儿科教师上课迟到事件的查处通报”文件,以及媒体的各种采访报道中,已经呈现得很清楚。俞莉老师既是老师,也是一名儿科医生,2024年5月10日上午,她原本应该按时去教室进行一堂英文授课,但上课前查房时,发现其分管的患儿病情有变,疑似脑出血,遂进行紧急处理,因为情况紧急未能及时报告教研室,所以就被扣了2000元奖金,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这也就是这位工作人员所说的“最轻的一档”。
网传的查处通报文件
1 C+ J2 v) x: n; u+ l- S/ l" L: I2 E0 M3 y3 }0 S. h
那么如果不是“最轻的一档”,会怎么处理呢?南方医科大学官网上的《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显示,任课教师无故迟到、早退或误课5分钟以上30分钟以内(含)属严重教学事故。在处理办法上,对教学事故的直接责任者,由所在学院、二级单位负责人对责任人进行教育,在教学绩效工资分配时扣发责任人相应的绩效,取消责任人当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 J8 Z. @8 K; B( _ _6 Q
- x1 M' V; o% H0 l* r2 l* a首先,俞莉医生是为了抢救病人才迟到,根本算不上“无故迟到”,对她进行处罚本身就缺乏依据,再者,这“最轻的一档”好像也没有轻到哪里去,要扣的钱还是扣了,要取消的资格也还是取消了,到底轻在哪儿?令人费解。/ i4 C/ O+ {3 U
- d9 \5 ~4 \ X, v
或许,做出这一处罚决定的相关人员,还觉得学校已经充分体恤了俞医生的难处,还生怕举报她的人不服气,所以才在通报里非常详尽地记录了俞老师因为救人才迟到了29分钟,并且之后还妥善安排了授课的全过程,无论从通报的字里行间,还是从这位工作人员“真诚”的回应来看,都可以感觉到,学校行政理念之僵化,处理问题思维之机械,与社会大众观念之严重脱节。
6 `2 f; U3 X5 H! @4 K
( t* H7 E, l" p无论是从正道公心出发,还是以常理人情度量,在患儿疑似处于危急状态的情况下,俞莉的医生+教师的双重身份中,当然是作为孩子的主治医师这一身份更为重要,那是她分管的患者,她当然觉得自己应该负责到底,如果每个医生都像这位工作人员所言,觉得患者反正在医院,自己不急着救,总会有人管,那医院还怎么正常运转,怎么做到护佑生命?+ u, `* |1 H! ]8 a$ z' o, ^
3 t; b: u7 ?) n$ C$ ~% }" k# O俞莉选择放下一切先救治孩子,恰恰是体现了作为一个优秀医生最专业的素养,最崇高的医德,那就是时刻牢记生命至上,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而后续的这份处罚决定,却也让人看到了不专业的行政管理对医生职业热情的伤害,对医疗质量的损害。正如网友所言:俞老师用她的选择和行动给医学生们上了最有意义的一课,而学校却用一纸处罚给学生们上了极具讽刺意味的“现实一课”。+ R- z( K& N9 ^1 O& q
/ A: ~' x( \" u1 {9 B7 t* N9 j
任何人都可能会面临需要医生救助的时刻,我们都希望能遇到一个,像俞莉这样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用行动践行职业使命的“老实医生”,而不是眼看着患者处于危险之中,却只想着走好流程,免除自己责任的“聪明人”。一所医科大学究竟应该向学生,向大众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如何从制度到行动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光靠嘴巴说还不够,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 @3 {5 T" ` f- P# h4 I" _: k& j8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