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承东透露华为“25亿转让问界”原因 图为问界汽车) t7 {! G% t5 u1 e+ e: \, v
7月15日晚间,在“与辉同行”华为全场景产品专场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与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对谈,并一起走进华为松山湖。
5 @+ V+ W! B, [; z; q2 k7 K; z
# r3 u; U6 e% D u余承东和董宇辉都是互联网上的顶流,二者的结合也让外界对这一场直播充满期待,甚至“东莞发布”都在为这一场直播“打call”。6 Z, S% X$ }4 P- Z* N6 w
# a4 v& ^! d& M; L7 k% Q. P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一场直播中,余承东不仅介绍了华为众多的技术创新,还回应了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如针对此前“25亿转让问界”的原因,他表示:“问界这个品牌现在以很低的价格就给了赛力斯,(这是)因为国家法规要求,品牌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一,这个品牌必须由生产厂商拥有,所以我们把四个‘界’都转给了车厂。”' Z! C# I, j2 l0 t
$ N! u' y6 V# I w/ o
余承东还表示,华为对问界投入很大,这一品牌至少值上百亿元以上。“而且连AITO这个名字已经都转过去了,以AI开头的4个字母品牌在全球注册很难的,是个非常好的好名字。”# r& m* `$ L, _/ r. c' H
) A: A- E! B9 q4 e3 [, ?' |余承东:板凳坐得十年冷
5 w, s9 F; D( I6 B- B) D+ K
- u; v0 a& b5 I2 H3 b8 b$ J今年4月,华为官宣,华为P系列升级为华为Pura。在直播中,余承东表示,“Pura是西班牙语,是纯洁的意思。这一年我管华为终端,我一直要求我们坚持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语言。Pura品牌口号叫做追逐本心,锐意向前,就是要能够不断去进取,不断克服困难。”/ n' I9 V. R' p& ?: |8 t9 o# E
c U* I' D: A# u直播中,余承东介绍了华为突破了大量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比如在卫星通信方面,华为也是业界第一家做到,并完全隐藏了天线。余承东表示:“华为最厉害的一个天线专家,带领团队在天线领域实现了这一重大突破。我们公司一直有个口号叫板凳坐得十年冷,就是在一个领域深耕10年、20年、30年,最后形成这个领域的专家。”0 [8 _1 Z- _( ]1 Y7 C7 @+ Y
3 a+ F2 N/ U P: ]% c
同时,余承东还表示,“我是一个非常沉默的人,你能想象吗?老师同学聚会,餐桌上最沉默的人就是我,我又回到了过去舒适的状态。但是干了这个工作也没办法,必须得讲,因为我们做ToC天天去搞发布会,这都不是自己喜欢的,还有英语也是我最难学的。”
余承东对话董宇辉4 R, @& l: _* o2 U- z. a
6 u, j/ l, e5 ^+ U# i) V& h
不过,在直播中,董宇辉对余承东的有着另一番评价:“一提起技术,您口若悬河,思维极其活跃。”
+ b1 l. o0 [. o- Z# R- C/ N B' H! B, o% f$ u/ {* C
余承东表示,他加入华为时,华为只是一个200多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华为已拥有21万人,其中差不多一半是研发人员,一年研发费用几千亿元,研发费用排在全球前几位。“华为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我们公司的这种最基本的精神: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F8 S5 F( r% T5 g# q8 u' Z' r5 c
1 u( \" \) T& q; f8 m
余承东表示,华为能走到今天也是因为任正非坚持了最基本的精神,比如对管理者一直要求自我批判精神,“不止自我批判也批评,我是经常挨批评的。”余承东说,他觉得虽然批评有些地方是有误解的,但有些地方也是自己做得不足。“(批评)说明对你有要求,希望做得更好,很多地方自己和团队做得不够。”8 }% J) E2 z# [8 {) s3 U3 G9 u
/ `# I* k2 |2 @: Y松山湖有多厉害?9 M1 C9 j" G, A( \( L. C% @
0 |6 b2 Y/ d! j5 r T7 W6 j }- Z据了解,本次董宇辉走进的东莞松山湖,来头也不小,尤其是近年来在华为的加持下,其发展也愈发迅速。
$ y) g3 B# V n1 r$ e O T- E+ H0 y
据了解,华为和东莞松山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年,东莞松山湖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设立华为南方工厂,并于2009年正式投产;2012年,双方签订投资协议,设立华为终端总部;2018年,华为溪流背坡村正式亮相,湖光山色之间,科技之光闪耀……
1 S% Y/ {/ w4 b
8 t9 Y, Q H) o3 c$ u$ X. ~华为和东莞“双向奔赴”的城市叙事,始于手机,不止手机。自2019年起,广为全球关注的华为开发者大会连续6年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行,见证从鸿蒙横空出世,到“纯血”鸿蒙的诞生的全过程。
X( K, x* |/ C3 |
% v$ J& R. d- o" r) h而这一切的背后,也离不开东莞的前瞻布局。2001年,东莞投子未来,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交界处划出一块72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定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其明确为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抱持“再造一个东莞”的目标,松山湖自此而诞生,成为东莞当时面向未来下的“先手棋”。
4 b# E, W/ g" i+ D% f
2 H& |+ @2 ^# T1 h2 e建一座城,需要久久为功。2010年,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授牌,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4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生态园统筹发展,打造成为东莞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策源地;2015年,松山湖高新区正式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0多年来,松山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图为问界M5汽车 资料图
% ]2 A" Z5 T* F4 j0 d0 d1 k) Q+ z/ f9 s& d" M# O
过去的2023年,松山湖全年GDP首次突破900亿元大关,增长11.8%,增速为东莞市第一;2024年松山湖定下发展目标:争取突破千亿GDP。
6 C0 t5 [% g# m- T( v
6 o8 b0 Q6 j# E4 P/ }1 _/ u2020年7月,松山湖迎来发展历史上的最大机遇——松山湖科学城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成为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迈出由“园”到“城”的根本性转变。2 }7 z0 n) H. Y% Q. n1 w
( y& e+ ^0 j3 j: \: S/ z& m继安徽合肥、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等国家级科学城之后,松山湖科学城成为全国第四座国家级科学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全球第四台、中国第一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大科学装置的“加速度”、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在这里,阿秒科学中心揭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于今年动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育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投入使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取得最新进展、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7 A5 y m+ E+ m
4 P. E& a3 Q) d
目前,松山湖已形成了以华为公司为龙头的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市场主体超过16000户,拥有7家上市企业、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千亿元企业1家,百亿元企业7家,50亿元企业4家,10亿元企业20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86.1%。获评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 q/ m& E* a& @2 l; ^( o! [( l) m. c" b
4 T) k4 I9 Y' ]) n* a/ S*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