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网客户端讯 市场监管总局21日发布消息,《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这一举措标志着46万所中小学幼儿园、2.37亿在校学生的餐饮安全将迈入标准化监管新阶段。
$ C' H8 z: I/ D* Y' K$ y8 {! Z 近年来,校园配餐领域频现食品安全隐患:某小学配送午餐变质导致群体性腹泻、幼儿园食材来源不明引发家长集体维权……这些事件暴露出原料溯源缺失、加工环境堪忧、冷链配送断链等系统性漏洞。此次出台的《指南》直指行业痛点,通过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标准体系,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型。# d4 ^4 p3 h- `/ P) V; L
四大关键环节设“硬杠杠”) T* ]& `2 _# S0 m" u) e9 ?
《指南》以“四个最严”要求构建监管闭环: 5 ]5 T+ e) P/ P, {6 I l
- 人员配备:强制要求企业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岗位,每2000份餐食至少配备1名专职检验人员,建立每日风险排查动态台账。 9 Z+ ^( P- Y: ~9 f
- 原料管控:对米面油等大宗食材实行“定点采购+批批检测”,每年需完成覆盖全品类的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同步上传监管平台。
' \/ c( t& e: M - 透明加工:全面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要求摄像头覆盖粗加工、烹饪、分装等12个关键节点,家长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操作实况。 4 o& c1 r/ l/ a6 r* J) J7 a% H
- 冷链运输:强制使用配备GPS温控的封闭式车辆,运输途中温度波动超过2℃即触发预警,配送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0分钟。( x$ ?3 j0 P) F/ d I6 M5 c
多方共治破解“九龙治水”+ M. L* M8 H2 h* `) n5 \ X
“标准落地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建立教育、卫健、疾控等多部门联席机制,对违规企业实施“熔断”制度——首次发现严重问题立即停产整改,二次违规直接吊销许可。北京某实验学校校长王建华表示,已成立由家长代表、营养师、教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每月对照《指南》开展飞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企业信用档案。! \; Y+ K% @; T0 d
中国营养餐产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校园配餐市场规模已突破1800亿元,但行业集中度不足20%。专家认为,《指南》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预计三年内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至40%以上,推动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新秩序。# F, ` O$ z. T4 v% X
“这不仅是安全标准的升级,更是教育生态的重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当校园配餐成为可量化、可追溯的公共服务产品,其背后体现的是对儿童健康权的制度性保障。
9 b& w7 `/ g+ i: E. K “从9月起,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培训,确保12月1日前所有供餐企业完成对标整改。(综合)$ X' R! ~! _6 }$ p* T+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