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亮熹:笔精墨妙人书俱老 画如其人无尘染 5 M8 P% h/ w& k
——“笔墨全无一点尘”夏亮熹国画展今在蓉开幕 ! i! S! o6 |3 b1 n" `
6 n; V: q/ [, Z l' v' t" K 法制传播网讯“六十年来寄此身,回首恰是烂柯人,胸怀独有半轮秋,笔墨全无一点尘!”由四川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省艺术院和成都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次“笔墨全无一点尘 ——夏亮熹国画展”开幕式,于2017年12月23日在四川省美术馆隆重举行。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世俊中将、四川省原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洪仁、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等来自社会各界的有关领导、知名书画艺术家和嘉宾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岀夏亮熹国画代表作品150余幅。 / E# g8 n0 t# B" ]# `3 w$ N
& q2 R" g9 z; a8 B5 U3 D. w
' w1 Z8 Q3 M% I
![]()
2 c8 E, o/ v' O% ?- ^开幕式现场,名流如云 夏亮熹,中国美协会员,成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1957年入西南美专附中,在四川美术学院就读8年,从艺已届六十年,多年从事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研究。3 G0 j F1 ~5 P u# S. }( V8 K1 K
1941年生于重庆,毕业於四川美术学院,成都画院画家,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院长,深圳市韩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美协中国人物画艺委会特邀委员。) ?0 C$ r5 v5 L
夏亮熹多年从事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1982年,黄胄来川,亲选“踏雪咏梅图”为中国画研究院收藏,“春江花月夜”获台湾华夏国际艺术展银奖,“満江红”获中国美协等主办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诗书画大展优秀奖等。作品分别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黄帝陵等收藏。传略及作品收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香港“当代中国名画鉴赏”,岀版有“夏亮熹国画”四种。 ( v/ y$ m% ]+ j3 O5 O9 j
% m' l2 e2 o* D8 k
成都画院院长张德才致辞 ![]()
# m' C! l/ h0 c# E! H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范朴致辞 1997年,夏亮熹被美国纽约传记中心评为“世界著名艺术家”,载入“世界艺术家名人录”;1998年,聘为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书画展艺术顾问;1999年,聘为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 r6 ]+ G8 I b: b1 x1 |# H: \
2003年,夏亮熹在深圳美术馆举办“四人迎春画展”;2009年,在第五屈深圳文博会雅昌艺术舘举办“夏亮熹国画展”;2013年,成立四川省艺术院东坡书画研究院任院长;2015年《天当被·地当床》入选全军纪念抗战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美展。 4 }8 p/ R+ I5 ^3 Y# B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致辞 ![]()
/ k. g! D6 q1 |3 I著名词赋家张昌余致辞 但凡艺术上有所成就的画家,或者在题材、意境、表现形式、笔墨语言等方面有重大的创新,或者在固守传统上下足苦功,用心深挖,然后融入自己的个性学养和自己所理解的时代精神,让自己的作品向前迈进一小步,夏亮熹先生属于后者。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将自己全心身投入中国画创作探索之中,蓦然回首,他所创造的各种人类形象个性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 a9 G* T) i8 {+ n. U& ] 从57年入西南美专附中,后考到四川美院,后来到成都美院从事艺术创作,夏亮熹数十年如一日沉醉于国画创作之中。同时,画什么,怎么画,这个所有画家都将面对的永恒的课题也一直伴随着他探索的脚步,从徐蒋体系的绘画实践到冯建吴先生关于传统笔墨东方审美耳提面命的教诲,从吴凡先生“夏亮熹是一个纯粹的画家”的赞许到刘大为吴长江出席夏亮熹第一次画展热情洋溢的首肯,从在成都画院工作时与名家巨子同台笔墨切磋,到退休之后的笔耕不辍,夏亮熹的绘画日渐炉火纯青,观其作品,意足气畅,骨秀墨润,成其追求的艺术特色。 ![]()
% S/ c/ }- I+ ?; v# M著名画家夏亮熹致答谢辞 ![]()
" v* l7 q5 J% k ~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世俊中将宣布开幕 夏亮熹有极高超的造型功夫,出笔能稳、准、很,用笔用水用墨能恰到好处,随意生发,达到毫不经意,放笔直取的境界。如同曹丕《典论论文》里说的那样:“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观夏亮熹作画,以心形意,以意导气,以气驭笔。看似举重如轻,实则力透纸背。' [2 O9 y3 T# O9 S
细赏夏亮熹画中的笔墨,笔笔见笔,笔笔带情,无冗笔败笔,无浮墨浊墨,不含糊不暧昧,清快、明朗、爽利,笔性即我性。《文心雕龙》说:“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以此理论对照夏亮熹作品,正好是夏亮熹作品的美学特征。 ) k H+ d$ c8 a, ~
/ T+ m* w% S% J
4 H% t* @3 b( O# {9 }5 _
嘉宾观展 “骨丰肉润,入妙通灵。”谢赫六法论第二法“骨法用笔”,历代倡导的书画同源,是中国画的底线和灵魂,否则中国画便是一张失去审美内涵的皮。在中国画传统失缺,涂抹制作 之风占主流的当下,夏亮熹的创作极具实现意义。
5 t1 d, @4 S! ~& g& b0 d 夏亮熹笔下的人物,除了时代精英、历史先贤、佛陀造像等绘画作品,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外,其没骨美女图,更是于不自由处求自由的精典之作,是夏先生渐入笔精墨妙、人书俱老之境追求的艺术佳构。 9 g, u. F9 V5 H! m3 V1 ~
- A6 |) [: w! U
![]()
8 }5 B7 Z8 x9 U7 E+ h8 d嘉宾观展 夏亮熹的没骨美女直接用色造型,水色溶和相益,在亮度,质感,物相上恰到好处,生动地表现出女性阴柔之美,纯净之美,青春之美。夏亮熹善用赭石,并用积墨破墨泼墨碰水多种技法,形成惊险奇绝不可得而得之的艺术效果,其笔下美女有阳光的活力,有诗词的意境,有佳茗的韵味。 ) X! F8 ] I- o+ e! y- i
$ t9 K J- h( [' g4 W
![]()
: t$ N0 T* E& R. P x; d& [嘉宾观展 画如其人,在夏亮熹先生身上十分明显,夏亮熹已年逾七旬,仍是孩童一样的单纯,画外之事,不胜了了,不干事世,难怪不少人会性格古怪,不合适宜。甚至有好心人向其传授变通世故的社会学问,最终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改也罢,其实,当你走进他,才发现原来老先生如同一张萱纸,心中胸中,一如他的笔下,全无一点尘。
. ?+ I3 U* [, z$ ~# T" C 本次展岀的150余幅作品,均是夏亮熹先生从艺数十年来所创作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国画作品,所展作品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时代墨迹,主要展出了六十年从艺以来的现代、获奖和收藏作品;第二部分:心往神追,通过对古典人物的刻划,把中国传统文化用自己笔形式予以传承。;第三部分:春花秋月,女性题材;第四部分:暮鼓晨钟,宗教题材。 ' K: W/ [" }! b/ V% P
& N1 ?9 a1 E6 P" C
![]()
# C4 g: q7 c2 T. A. B W嘉宾观展 夏亮熹,无论其人还是其书画艺术,都显得十分纯洁干净,一尘不染。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使其不仅在书画艺术界、还是其他领域,都拥有众多的粉丝和拥趸者。本次展览的开幕式当天就有无数的社会各界名流纷纷慕名前往现场观展和捧场——
$ h( ?/ e$ j; e; _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艺术家和嘉宾有: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世俊中将,四川省原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洪仁,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陈哲将军,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钟世钦少将,原13集团军副军长谭振亚少将,云南省军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志军少将,四川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邹云华少将,四川省军区原副政委黎明少将,四川省军区原参谋长张培敏少将,四川省公安厅原厅长吕卓,成都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崔华,成都市文广新局原局长王静、副巡视员杨昕,四川省诗书画院原副院长戴卫,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张丽君等。 " q+ }2 M! Y1 l! C
9 H$ T8 j/ P2 e' _; b8 a
![]()
0 M% h& P6 e/ Y( g+ h5 q嘉宾观展 开幕式上,成都画院院长张德才、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范朴、著名词赋家张昌余、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阿鸽等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致辞,并对夏亮熹老画家从艺六十年来所取得的不凡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
; p2 d8 I! n8 a5 F# U$ z 回首六十年来的从艺艰辛与喜乐,平日里一向寡言少语的夏亮熹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辞时,却饱含深情地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和鼓励他的各位领导和师友们倾吐了自己深埋在心底的拳拳肺腑之言和万分感激之情…… 3 W. \8 X- N4 C4 z9 O& x* x8 V# u# N7 C
嘉宾观展 开幕式由四川省艺术院卢加强院长主持。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世俊中将宣布展览开幕。
" f# X/ R" q, r 本次展览时间为12月23日至27日,展览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来源:中国民生经济经济网 记者 刘昕) $ m1 ?/ c- S7 l( g)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