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缺铁为何总爱纠缠宝宝?怎样吃才能正确补铁?最佳补铁时机千万别错过

[复制链接]

275

主题

275

稿子

13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6: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郑州
​​做父母的,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宝宝白白胖胖的,认为这就是健康的标志。
9 C* a4 m4 r8 R. P0 n1 [
  ~6 y! Y8 E4 Q3 q- e! ~3 l. o0 N但爸爸妈妈可要注意啦!如果宝宝脸色过于苍白,那反而要警惕宝宝是不是存在缺铁性贫血了。
( p$ H* X- i, A
# J/ I* m2 s0 I7 E
据统计6~12月龄和13~36月龄婴幼儿铁缺乏症的发生率(ID)分别为42.78% 和34.97%,缺铁性贫血(IDA)为18.89%和6.99%。
) g' O. r$ O) u1 F
根据《中华儿科杂志》2008年发表的“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在我国,7个月~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其中婴幼儿缺铁率高达44.7%。

$ {8 c$ X" l# d! L嗯……为了方便更多妈妈了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给宝宝补铁。6 L9 I- n; F* j, y
01、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 v# y8 w, Z4 _) F
铁缺乏是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铁作为身体的微量元素,来源除了衰老死亡的红细胞之外,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 Y7 K% ~7 l+ k& y  I. }- I
对于成人来说,食物中只要满足5%的铁需要量即可。而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需要更多的铁来满足需要,食物中的铁要达到30%才行。但他们的食物种类选择比较单一,很难摄入足量的含铁食物。特别是6个月之后,体内储备的铁几乎消耗殆尽,辅食添加不及时,则发生缺铁的风险会更高。

: q6 G+ u) X& n5 o另外,由于宝宝体内储备的铁80%来源于妊娠后期的3个月内,所以,早产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体内铁的储备不足,也很容易缺铁。
02、如何预防宝宝缺铁?
1 s! \/ P. N5 R/ \5 K  T( ?) E
宝宝这么容易缺铁,那就要及时补充铁。铁的补充方法在不同年/月龄的宝宝,也有讲究哦!
" c  c: z0 h0 v/ L+ ^: M. d
0~4个月、鼓励母乳喂养,无需额外补充。

8 A! W9 q; V% M4 w4 }0-6个月宝宝铁的适宜摄入量是0.3mg/d。母乳中平均含铁量是0.35mg/L,而吸收率较高,达到50%。另外,胎儿期体内储备的铁,足以满足宝宝4-6个月的需要,因此,此阶段铁的量足够,无需额外补充。
  g5 l  I) \8 I8 V3 X* j9 [; ^" G1 U
$ d" H; v# i9 U3 h0 F* R
4~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补充铁剂。

' l7 z9 g" J; \: O. ^鉴于6~12个月的宝宝,每天铁的需要量达到10mg/d,但这个量并不是一下提高的,而是逐渐增加的。另外,此时宝宝体内的铁储备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而母乳中的铁含量并没有提高。可见,此时的铁已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铁缺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 H0 Q  q# {' C/ m9 H# Z3 t! S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从4个月开始,给宝宝补充1mg/kg的铁剂,每日最多不超过15mg(比如,宝宝体重是6kg,那么就需要每天补充6mg的铁剂),直到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铁。. f: z) s2 Y; Q! K/ ~- B/ \
6~12、个月​摄入富含铁、维生素C的食物

" p' I+ B/ z9 m4 ]# X! x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应从富含铁的食物开始,比如强化铁的米粉、肉泥等。另外,也要每天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橘柑类的水果、草莓、绿色蔬菜等,从而促进铁的吸收。
& d# V/ z. y5 M+ r
配方奶喂养: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

  m3 b4 z! a5 f% }/ {" _" m6 ]配方奶中加入了足够的铁,可以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因此无需补充铁剂,但是要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铁含量在10-12mg/L)。另外,也要避免给宝宝饮用任何全脂奶,比如牛奶、羊奶等,其中铁含量非常低,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7 b9 D. j% e- W3 c对于混合喂养的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如果每天母乳量超过全天奶量的一半,同时又没有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建议每天补充1mg/kg的铁剂。
3 [7 Y( Y" V5 E" h1 v' ~
1~3岁、控制奶量,吃富含铁的食物。
, u% C3 }  W6 ^) P, E2 k9 l4 V+ m
1-3岁的孩子,每天奶量不应超过600ml。原因是,目前研究,每天饮用超过700ml的牛奶,增加幼儿缺铁的风险。另外,每天要摄入至少3份富含铁的食物,比如强化铁的谷物、肉类等。% ?) o( ]+ ~# |( b$ e3 J, m6 T5 D
03、宝宝什么情况下需要吃铁剂?

% i6 X+ B1 _% K$ k+ ?铁元素只有两个获得途径,一是出生前从母体中获得,二是出生后从膳食中获得。

, Z/ U9 F7 i  P9 ]6 n' `对于多数宝宝来说,如果按照一定量地从食物中摄取,满足每日铁的需求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下面这几类宝宝尤其需要警惕缺铁性贫血的发生:5 G- g7 G2 L; `) 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双(多)胞胎

* K* L8 ^9 S0 J( }3 b6 n# M这类宝宝可能先天存储不足。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2mg/kg元素铁,直至1周岁。

6 x7 N4 ], |- J6 g! |0 g: j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4月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1mg/kg元素铁;

9 T! G) \9 @( n$ M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摘自卫生部《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2012年)' q) H1 ]! l2 a: T: x2 Q9 q3 G

& `" [" R( \4 D  G# a
缺铁性贫血宝宝

, @, d* m2 e/ G9 n* A$ u0 w9 F. ?若发现宝宝贫血,血红蛋白值在100-110g/L之间的时候,优先推荐通过富铁食物补充。如果是低于100g/L,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铁剂,提高血红蛋白的造血能力,尽快纠正贫血。
8 i: o/ B3 {! ?% O7 N! ?) {; k1 @
WHO最新采用的贫血诊断标准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限分别为:# A' ]- p5 _5 |1 h/ C
6个月-5岁:110g/L
5-12岁:115g/L
12-15岁:120g/L

" {, g: N1 P, m! a" T
添辅食后偏食挑食的宝宝

! R$ ~/ ]2 S: p如果宝宝比较挑食,或家长没有及时给娃添加高铁食物,如高铁米粉、动物肝脏、红肉等,就有可能出现缺铁的情况,可以考虑吃铁剂补充。1 W9 l, q$ i. p* ?7 ]- e1 X- D- _
妈妈怀孕期间贫血的宝宝
$ x  _0 c4 L4 ^. l. ~4 R
怀孕期间孕妇贫血也会导致出生后,宝宝体内铁存储量不足。, C! A9 V" J% B# l# b
患有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的宝宝

' v7 o4 `3 B0 K# C% \1 W慢性腹泻不仅会导致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的丢失也过多。
; w  z- N& n1 A5 W
04、铁剂如何选择?
2 N# @# k1 F$ i7 T( p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情况,食物补铁跟不上,或者已出现重度贫血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纽乐曼富铁营养素,她可以更迅速地改善体内的铁营养状况,避免因为缺铁而造成的孩子身体不适。

% v/ \! o8 ~3 k
纽乐曼富铁营养素富含甘氨酸亚铁+血红素铁+葡萄糖酸亚铁,拥有三重铁源更温和,无胃肠刺激。

, w6 U  Z( J# M& Y# H0 T7 j
+ r* O/ e0 K6 z- s1 e* w
纽乐曼富铁营养素口感好,无腥味,无刺激,高效吸收,无铁锈味,适合宝宝娇嫩的肠胃;配料中还添加了针叶樱桃、接骨木莓、酪蛋白磷酸肽等来促进宝宝对铁的吸收。
+ {4 G4 |$ P! x% L5 k/ v8 q/ @; C
总之,对于缺铁性贫血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对症之后根据年龄段进行补铁措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性、有效性,确保新生儿在智力与体格发育过程有足够的铁元素作为“支撑”。

4 k% w  _5 d/ F- u6 z" m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28 21:1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