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和美国动辄就对中国挥舞“制裁大棒”,然而,中方只需稍稍出手,美欧就已原形毕露。那么中方究竟做了些什么,让美欧都意识到了不对劲呢?8 n0 s3 P& n, z/ l8 f
( w8 m4 p8 a9 Z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欧盟27国可是没少跟美国枪口一致,一起打压制裁中国,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去年10月欧盟就曾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而目前欧盟正在对3家中国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还有欧盟官员透露,欧盟可能将于这个月开始对华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但如今欧盟还未正式对华电动汽车征收不合理关税,就已陷入了困境,这恰恰说明欧盟的对华遏制性政策不可取。
日前,美国财政部宣布放宽对中国电动汽车原材料限制,使得美国消费者可以在2026年底前,为含有中国石墨和其他关键矿物的汽车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美方这一最新政策,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在对华作出让步,而迫使美方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美国正在寻求能源转型,而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已经是领跑世界的存在,美国无法减少在电动汽车领域对中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去年中国对石墨相关物项采取了出口管制。而石墨适用于新能源、军事等多个领域,美国一旦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又找不到一个比中国更合适的卖家,那么石墨供需就成为了一大难题,从而影响到美国多个领域的生产,这也是美国放开对华限制的主要原因。“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美国和欧盟频繁对华挥舞“制裁大棒”,想和中国分个高下,但现在却又不得不主动对华作出让步,这实际上说明胜负已分,美欧那套打压遏制措施根本对中方没用,中国的发展早已不是它们可以遏制得了的。 + `# x1 n3 T: _. A4 h. l; W" v. M*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