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城县樊家洼村5月23日,地处渭北旱原的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半个多月没下雨了,田地干渴。7 R5 H- w) H! M1 t' X2 I1 t+ W, y
赵庄镇樊家洼村多位农民表示,考虑到种田收益和抽水费增加的成本,他们不愿用新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浇灌。这容易为水利设施造假提供可能,因为没人用,造假就难被发现。
) ?% q& T4 T1 C) D: N9 K* c1 \: M0 P, j' M; V
“一段水管(出水栓)套一个水泥墩,埋在地里冒充抽水井,套取国家资金。”两周之前,樊家洼村村民耿学兵在网上发帖称,在田地里发现用实心水泥墩冒充出抽水井。这一公开举报帖,将澄城县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推向了风口浪尖。
农田里的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出水桩
! r' N, ?6 n) a( x. k( _9 V; x% r
' T) l* h" w9 l4 g3 o, u9 c澄城县农业农村局随后在一份《澄城县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造假’的情况说明》中表示:“已责成施工单位停工,并将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对全县所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
- P7 G' b* Q& p" j! g. _
* H, v0 ]" [! l/ N5月23日,樊家洼村一位村委会成员告诉经初步排查,全村现有几百个类似出水桩,除了曝光的几个“问题水桩”,其余都是正常的。由于项目属县农业农村局,更多相关情况需要去该局了解。澄城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称“领导都下乡调研了”,没人知道更多情况,只能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埋在地下的出水桩少有人用从相关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澄城县农业农村局3名相关负责人正在接受纪检委调查。该县联合调查组5月16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县委、县政府已成立由纪检监察、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目前,澄城县还有多少类似“问题出水桩”,尚无权威数据。
6 {3 @8 ~, u" r- D _$ m! k0 ]* M6 K8 @5 j/ S& j7 T
“问题出水桩”被指造假,全县排查
) T$ ?0 x* w- K0 M# \2 {
% X- Q; g, w/ u, w5 X- a5月23日,澄城县赵庄镇樊家洼村四组(原虎佃村)村口,一个用于田地浇灌的出水桩耸立在玉米地边,两名民工在旁边的玉米地里挖了一个大坑,正在对此前埋设的水管设施进行整改。一位民工解释,这个水桩是能出水的,“监理刚刚来过了”。& X; ?" m( P1 K) j+ R6 P( F
% ^* f$ M5 V: m4 ^
自从该村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被指造假一事被曝光,不时有人入村了解“问题出水桩”情况,村里人或称不知情,或表现出非常谨慎的态度。一位村民说:“被发现的问题出水桩已经不见了,不知道被谁拉走了。”
, j `) c: J( ~ {: w5 D
9 Q# ?2 C* g) ?# \据澎湃新闻了解,樊家洼村1500余人,分七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800亩,水浇地3000亩。主导产业是玉米、苹果、花椒和蔬菜等。人畜饮用和田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村里的9眼机井。* Z7 J" ]5 W% l" y- @
0 o% g0 D0 ^* a* t! z! ~
不仅樊家洼村,从澄城县以南到城北地区,道路两侧写有“澄城水务”的水塔林立。在水资源短缺的澄城县,大多数地区都和樊家洼村一样依赖地下水井。
樊家洼村一处机井供水塔
樊家洼村机井。
% ]. x( T+ u7 y1 D
9 B- {# D; j; g( e当地几乎每个村庄、场镇、耕种区域都有深井,井水通过水塔和地下水管输送到农户家中或田地边的出水桩,以浇灌田地。7 V1 F8 j* t1 j5 l
5 X: }, J! \8 [7 o. g
最先曝光“问题水桩”的村民耿学兵,并非最先发现问题的人。据他介绍,他也是听村里其他村民说这些水桩有问题。于是,他将自家樱桃地里的出水桩挖开求证,结果让他大为震惊,排查10来个,其中7个出水桩都是埋在地边的实心水泥桩,上面再套个出水栓,下面的输水管道根本就不存在。
/ l/ z! @8 i7 I& k' e6 h, N5 O8 C( G1 k! h/ F" o
这让他感到愤怒,作为有10多亩樱桃园的种植户,如果在急需用水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一切都来不及了。于是,他选择曝光此事。1 c' A$ j; f( Q. B$ y f, F( u
' `5 ?- r4 c' q+ \1 t+ D5月14日,澄城县农业农村局在《澄城县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存在造假’的情况说明》中表示,涉事项目尚未竣工验收。网友反映的“问题出水桩”,系施工方在未经甲方和监理方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安装,已责成施工单位停工,并将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对全县所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 W& R" W- C% n- q1 ?
0 S& e, S) A% C( e- {0 S认为用水利设施会增加成本,有村民选择“靠天吃饭”! c( J& w4 T0 |0 T1 G
- {! ~0 C4 ~& w3 U' U) y8 b耿学兵平常多数时间在距离村子20多公里外的县城做事,闲暇之余才回村管理家里的10多亩樱桃园。“每年春天灌溉用水很多。”耿学兵说。& p0 C& ?1 |2 F4 h6 C4 E
) a( i7 I( I6 ~% ~3 `5 l0 Z23日,邻近村庄一位刘姓种粮户开着三轮车,拉着新买的水管往家赶,连续10多天干旱,他要准备引水灌溉玉米地了。他算是当地为数不多选择抽水浇灌玉米地的粮农。他承包有70亩玉米地,这是他家的主要收入。
% Y1 M/ a7 G' A: P9 u+ u8 r. U1 z# V5 v+ T: o
他说,实际上平时抽水浇灌的多是种经济作物的村民,不少普通粮农仍然选择“靠天吃饭”。
4 q8 L& d( ^( @! m
b, I- X! ?" w5 M7 b) u/ n这位粮农算了一笔账,一亩玉米产量在1500斤左右,现在一斤1元多,可以有一千六七百元钱的毛收入,但除开成本就所剩无几了。其中种子、化肥、农药等必须投入的成本,每亩大约1100元。如果再抽水浇灌,成本可能就达到一千三四百元了。
可正常灌溉的出水桩。
' S' t/ ]8 g8 J2 G4 j+ ]* \7 j3 Y7 a" R
他算是种粮大户,但也不轻易抽水浇地,多扛一天可能就等来降雨了,省下这笔成本支出就算是多赚的。种粮大户如此算计,普通家庭种植户更要算。9 P4 C) y) e8 S; U
6 Z5 m# T: m! U. e3 Q! e9 Q
樊家洼村多位种粮的村民告诉种粮必须“精打细算”,他们所在村民小组用水利设施抽水浇地一个小时30元钱,里面实际包括电费、管理费,或许不算贵,但对于种粮来说不划算。所以,他们地边的灌溉出水桩,从安装好到现在都没使用过,至于是否通水,也没去验证,甚至不关心。
) \9 D" @& \* Z9 J% y: i( n7 \; z4 k7 w4 i% }
5月27日,樊家洼村一位村委会负责人告诉每个小时多少钱抽水费是由村小组具体商定的,他所在的小组一个小时是20元钱。至于有村民说不会用水利设施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还是根据旱情决定,真正缺水的时候大家都争着用的。* w) K- h9 `+ {1 q% v$ T' n* p
8 f% e8 _ M9 w- W
耿学兵曝光“问题出水桩”的时候,本村许多村民也是从网上刷到相关消息才知道,不少村民说没去验证自家地里出水桩是否正常,因为要验证就需要启动抽水设备,这是要付费的。+ V! r. u4 _: P5 ?9 g
% X/ K0 p I8 X& n! k多位当地村民说,他们地边的出水桩和管道,从建好起就处于闲置状态。当地有人推测,这可能才是相关人员试图以假水桩套取补贴的原因,因为不易被发现。耿学兵之所以在乎这个问题,很大原因是他的樱桃园的确需要用到这些灌溉设施。
" K1 K9 B" {7 U
5 q" C$ L# o$ t! ]7 u7 ?樊家洼村一组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告诉他不会上网,至今也不清楚“问题出水桩”这事,但他们村组的用水问题的确严峻。这位老农说,他所在村民小组水井出水量低,只够人畜饮用水。抽水浇地同样是30元钱一个小时,出水量却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一半,不仅种粮不用,即使种经济作物也不用。
/ m/ B3 F% t! P$ l& a
( N$ E) I9 g* k: g( y另一位村民称,樊家洼村一口井钻了500米,但只下了200米的水管,他认为这是供水量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不过,这口井的水塔周围的土地里,也安装了不少出水桩。该村民说,“水源问题都没解决好,就先建这些出水桩、管道没有意义。”
! Q; D, ^4 g. F. |/ P. e5 r: ?" y1 B
施工单位称按要求整改. I: u* K9 t8 y% X/ o' H2 H$ H* H$ O
6 {' B: j" U! y) F
樊家洼村口一片耕地两边都安装了出水桩,一眼望去,一排能看到七八个出水桩,其中两个出水桩下面,土还是湿的,像是刚被人调试过。“问题出水桩”被曝光后,澄城县宣布全县排查,目前尚未有结果披露。" v& T6 v0 {- E& x a% e9 u. ]
' ^/ \; O' S( O- `9 `( t, P) j9 }% u
“我们老祖宗都是拉水吃,全村靠一口井过日子。”当地一位村民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加大投入给村民建了深井和供水设施,本来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全村生产生活,没想到被人这样“钻空子”。9 _2 s, n" |6 ]6 Y$ s$ M, L
: K' ?3 Z( K/ h( {耿学兵也说,他之前从事过水利项目,这种水利项目最重要的是水源、蓄水池的建设和完善,铺设网管和出水桩应该是最后一步,现在感觉是本末倒置。
交道镇一处水利设施地下水管裸露多年4 b. U- d ~! r8 T1 C3 q$ f$ E& _
T3 E7 J! W2 Y0 _澄城县经济并不发达,且偏远,至今未通高铁,老百姓出行只能到40公里外的大荔县乘坐高铁,或坐车走100多公里到渭南或西安。全县除了矿产,主要产业就是农业,却又干旱少雨。不过,这里也有一大优势,全县海拔362米至1272米,平均海拔684.6米,地貌多样,日照充足,年日照时间2616小时,又地处渭北平原,若能解决好引水灌溉的问题,也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
- a s3 v; {; A0 J0 K- w+ b7 r# ]$ J9 v$ K0 Q; e0 _
比如,从最初几户人引进樱桃种植,到现在全县樱桃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澄城县樱桃产值实现30亿元,品牌价值突破11亿元。5月20日,澄城樱桃营销季2024年陕西水果特色季在澄城县启动。
6 r Y- k% ?0 M' K/ N8 o0 ?# t
1 S0 L1 `& k; m7 Q/ Z( M一位当地居民告诉他的记忆中,澄城县虽然一直干旱少雨,却也很少遇到真正大旱绝收的年份。在农业社会,这里的人是不缺粮的。这些年,国家也加大了当地的水利项目投入,因此,他认为当地应该“彻查问题水利设施”,否则这种行为会影响地方发展大局。% _. O1 c& }: [0 o+ ~6 g
, K/ D6 w: B0 ?* S
5月23日,樊家洼村一位村委会成员告诉经初步排查,全村现有几百个类似出水桩,除了曝光的几个“问题水桩”,其余都是正常的。随后,澄城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领导都下乡调研了”,没人知道更多情况,只能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a1 L5 l# o0 E# @1 x
1 {( U- b$ S& F澄城县联合调查组5月16日发布情况通报称,县委、县政府已成立由纪检监察、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下一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 k0 {) a$ U( s# w$ n* h$ G! k A& q8 w0 |
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发布的《澄城县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招标人为澄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办公室,监督部门为澄城县农业农村局。中标单位为延安秦通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价格168.327998万元,项目工期为90天。5 a6 d1 ?, h, ^
* o/ x/ p: x6 S. j1 E5月22日,该公司一位负责人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配合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一些情况不方便透露。接下来,公司会按要求看如何整改。从相关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澄城县农业农村局3名相关负责人目前正在接受纪检委调查。
3 K: v2 f& i3 Z2 B/ o) G0 y6 O
' k; O5 \4 `; d9 f% I;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