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0 v5 Y k1 s9 C) d人才公寓房被“层层转包”后,每出租掉一套公寓,分销公司可以从公寓管理方处拿到佣金,而房产中介则想方设法从租客处捞取到好处,而对于公寓管理方来说则降低了空置率,因此各大房产中介得以在公寓内穿行无阻。 - ]# O- ~9 @$ L7 |0 Y2 S* f$ ?2 h" f; ^: }; z t# e' J
近年来,申城发力建设人才公寓,市场上人才公寓的数量就呈多倍数增长。但记者调查发现,中介“倒手”人才公寓的现象或有蔓延的苗头。记者在租房平台上搜索,闵行区的江鹏路632号方隅浦江精品公寓、昌林路168号魔方公寓、联航路1688弄旭辉领寓柚米寓,松江区的谷阳北路2558弄龙湖冠寓,嘉定区的曹安公路2606号城家公寓等等,均有房产中介机构在商业平台上上架房源。 7 G2 B, l8 o0 l# T4 d : S- E; a# E O8 F放任这一现象存在的危害性不小。一方面,为了顺利从租客处“骗”取到中介费,一些房产中介采取了种种欺诈的做法,坑害了租客们的利益:如在平台上架的租金价格远低于人才公寓的实际租金价格,以此来招揽租客;又如虚构与中介管理方的合作,炮制有专属优惠等话术。对人才公寓有需求的年轻人一旦上当,不得不额外付出租房的成本。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中介的做法让申城留住年轻人的好意打了折扣。" x7 y; f+ h4 ?
. X) p, v ?4 U) L+ z1 |对于中介的“欺诈”做法,申城相关部门应尽快予以出手遏止;同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暴露了人才公寓供给信息推广上的不足。记者留意到,一些区有推出“租赁住房信息平台”,供租房者一站式查询人才公寓信息。但事实上,这些官方平台在租房者群体中知晓度不高,而来沪打拼的年轻人往往习惯在“安居客”之类的商业平台上搜索房源信息,这种渠道上的不匹配也给中介扰乱人才公寓市场留下了空间。如何管理好商业平台上的信息、如何利用好商业平台来宣传推广申城的人才公寓供给信息,也是申城相关管理部门要面对的问题。" t. w) Y, C- |3 R& a. I8 }" f# a
f$ x2 P6 I, y8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