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35年全国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98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15:2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师范热”降温 :北师大团队研究预测,2035年全国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O  p! L" y, r: G! d: q) [# H
1 c: T4 v1 G: Z1 j, v$ |
2024年1月3日,麦可思研究院对外发布了《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已有多地教育部门要求控制高校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另有北师大研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多地教育部门发文4 e0 ^' [0 q1 P, \, ?

. Y: U9 x/ @1 x高校严控重复设置“过热”专业, u! n- V7 q6 s' T& Q
! W( s2 r( S& M( g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不断深入。2023年3月,《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下文简称《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改革方案》表明,到2025年,全国高校将优化调整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3 P% h! @7 M9 m! g* V* k
# [7 S) W! a5 y1 B% z$ _
伴随《改革方案》的出台,各省份也相继出台高校专业调整相关文件,制定更加具体和严格的专业调整规定。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多地启动的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中,已有部分省市明确提出,支持高校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同时严格控制部分全省布点较多专业增设,以避免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 m6 e* z! b  E  U3 L; \3 p

- ^5 W, y  ]8 f8 \% E2 Y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统计发现,如四川省教育部门明确,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碳中和、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生态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兴专业,同时要求严格控制艺术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新增布点。
' U+ r2 B8 L+ {: R5 M
/ ~) ?1 m" y# k, E# E江西省教育部门则提出支持高校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农业、航空、中医药、虚拟现实(VR)、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领域设置一批急需紧缺专业。但同时明确,该省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原则上不予申报。
# m4 Z: V& C& @/ b5 ^- u0 A' F* U5 Y( U8 E' a
福建省同样指出支持高校对应用学科专业进行增设,但也强调近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过低的专业以及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的本科专业不再增设。根据该省公布的高布点数量本科专业名单,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22个专业在列。
, k2 H( u% M& R" B. x9 ^8 S0 n  h  g3 M
除了本科专业层面,也有部分地区发布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意见。其中,福建省明确将审慎增设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包括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14个专业。" t" r& c7 v1 ~3 B- p

7 s+ k( I5 T8 M, f2 x4 g山东省也同样发文指出,从严控制新增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空中乘务等21个布点多、规模大、需求饱和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
* O& D0 ?* h/ [/ ~2 v* m6 t2 h  V
6 n8 \' x# D5 ^3 ^; N, C. q“师范热”降温2 R! M' I0 R8 t6 Z
  T8 |6 t5 n! \9 ^6 Y
多地要求高校控制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
5 I' o' z7 k+ t* k" K; i8 c" A$ v" I& B5 Z% }
在近两年“从教热”带动“师范热”的背景下,《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已有多省市开始在专业动态调整中主动给教育类专业“降温”。
" A( S; C7 P8 c) Y
: T2 N/ F$ |+ O& w- s! n《报告》梳理发现,在各省份对高校增设专业调控的要求中,除了落实自2021年起,教育部连续三年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2023年多地还提到控制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
4 C' J# r# ^1 H& d1 \+ ~" u
) x  k9 M% M4 V7 s* M其中,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去年7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严控教育学专业新增布点,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教育类专业。
; o9 M6 ~( l3 Q$ M0 U0 g
! F( X9 E! v3 u) m- K2 L去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的21个从严控制新设专业中,就包括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并指出教育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也在去年印发了《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文中指出,进一步提到将调整优化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布局。
* r. L8 B) B8 W1 a3 }
5 f8 ~5 G! a7 }8 H  P6 R2 V严控同样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在教育部职成司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2023年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
& d. t9 }8 O( E" ^5 j4 E
# h7 D0 w: ]  y0 ?7 n" y# x/ U( t9 ]《报告》统计发现,2023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受理拟新设国控专业点申请里教育类专业点249个,较2022年、2021年分别减少了77个、104个。并且,经过审核有112个教育类专业点明确不同意设置,占比45%;新设教育类专业未通过比例较2021年(33%)高出12个百分点。$ f4 G1 m5 E9 E8 L7 w3 ]

  k, w( S9 q! w( o3 A+ C% N$ t中小学教师岗位或面临过剩风险: _* d/ H% w& d% S" w

5 R3 F& ~5 T9 `$ m& Q" @8 K2035年全国或有近200万教师过剩1 f* t8 F* {; v' n

* P9 t8 {: ^; V- W2 T严格控制师范类专业新增布点,这是否说明近几年备受追捧的教育学类专业,已经有“过热”风险?7 `& t7 N  i0 L0 Q

" Y8 P$ ?7 }* V. _# w3 z2 l- B1 O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根据教育部网站教育统计数据,近五年教育类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普通本科院校教育学门类毕业生数量,从2017年的14.19万人,已增长到2021年的18.43万人,五年间规模扩大30%。
; p* ?8 [: a3 D; b. f4 v
) E5 u4 f* e4 P: G- i激增的还有普通专科院校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数据表明,上述两大类毕业生数量已从2017年的36.20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48.62万人,五年间规模扩大34%。 图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 f3 {1 U4 }6 g% \
5 Q; j7 P: ~6 i# P9 h; y9 E
从就业规模来看,《报告》调查发现,毕业后从教直接相关的师范毕业生规模,五年间也同样呈增长态势。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师范毕业生数量,已从2017年的38.96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42.67万人,五年间增加了3.71万人,增长近10%。
: _9 \% R! t6 E$ o$ Y  V$ b9 F$ F% |0 o6 X9 ^; u
上述《报告》中援引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据悉,该团队曾用模型预测了2020年到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发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先短期缓慢上升,在2024年达到高峰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 Z5 p# g5 O* W
3 ]6 y; S/ z$ V" P! h+ H  f* x
红星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乔锦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学龄人口的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部分幼儿园、小学的生存。$ O, w% ?! W' F5 ^/ v# i
( H$ a2 m3 q* n' {$ e
而随着学校数量减少,师资配置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根据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岗位日趋饱和,势必将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2023年6月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本科/高职生就业报告》数据也表明,教育业是吸纳相关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行业之一,但是近几年该行业的吸纳能力却明显减弱。8 n) s* f7 a1 e  s. I# |$ j

4 y# a) |# e( r* A基于以上数据,《报告》分析认为,高校师资培养体系需进行相应调整。现行师资供给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缺编,语数等大课类老师相对容易过剩,而艺术、体育、科学等小课类老师更为短缺。因此,建议高校在教育类人才培养中,扩大音、体、美、劳、通用技术、学前、托育和特教等学科招生人数,减少文化科目招生计划。
" u# }3 b- m: u9 L8 {% B" S. ]+ i( N/ ~% |! o1 e7 S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13 07:36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