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1 P ?4 m2 l5 ^0 I, q; E. C
/ S1 w1 F8 B; l' f2 c4 U聊天截图 中新网6月5日电 北京市民王新生想带母亲治疗失眠,网上查询到某“权威”中医院,与“医生”在线沟通一番,预约就诊,不料去医院后初次就诊的检查费、药费、理疗费加起来近5000元,后转诊离家较近的一家三级医院,仅花费160元。% J% l, D) @+ J! Z6 D. @5 ?6 z2 T
中新网健康频道调查发现,不少民营医院通过竞价排名等网络营销方式吸引患者就诊,然而远超公立医院的医疗费让患者在“看病贵”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 S( n& r2 ? J, v' q6 J" a患者调查:29岁小伙看男科花费近2万元
+ F, m" R$ F( _/ f- i5 X3 I. q2 `! S6 T" B# Y$ ]3 g
发现被坑后医生避而不见
1 C' g n3 q6 W0 I e7 Y通过搜索引擎查到某医院,就诊时却遭医院“宰割”。王新生的遭遇不是第一个,也不太可能是最后一个。中新网健康频道通过qq群、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站发现,不少患者都有过王新生类似经历。他们病情不一样,就诊医院、科室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到某个医院(多为民营医院),且医院都自称汇聚行业权威专家,都是在承受高昂治疗费后发现自己被骗了。- N6 u2 m3 g$ n: N d
回忆起三年前就诊经历,北京市民马刚至今悲恨交加。2012年夏天,29岁的马刚觉得自己尿频,没有医学背景的他经过网络查询怀疑自己前列腺有问题,不经意间点击进了北京某民营医院网站,“三好一满意示范医院”、“权威资深专家”等标语格外醒目,通过“医生”的动态的聊天窗口,马刚与“医生”聊起自己的病情,“听医生一说觉得挺严重的,就打算去医院预约就诊”马刚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他就是这么一步步陷入“无底洞的”。) P% u4 `" t0 C7 c5 o0 t! n
其实,马刚网上所咨询的“医生”很可能有名无实。据《新华每日电讯》日前报道,许多民营医院设立网络部,任务就是通过互联网“钓”来患者,在线咨询的所谓“医生”可能只是一名看了一个礼拜教材、背熟了解剖图、从没学过医的小年轻。
/ z4 f5 Z6 t% z- I2 W5 z6 n E马刚被医生诊断为原发性早泄,包皮过长等病症,“一共去了7天左右,医疗费一次比一次贵,前前后后花了1万8千多”,更让马刚可恨的是,手术后自己正常夫妻生活还不如以前。直到马刚问询北京另外一家三甲医院医生之后才得知,自己被过度治疗了。等马刚再找医生问责时,医生却避而不见。限于时间精力有限,马刚最终选择“认栽”。
( }/ u, I$ D- u. ~& G6 z# I1 O去该医院就诊的受害者其实远不止马刚一个人,通过贴吧等途径,马刚结识不少患友,为此他专门建了一个qq群,“最起码大家能互相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医院坑害的”。该qq群中20多位群友几乎都是通过网络搜索查到该医院最终被骗。
3 j! ]* {3 t; H( E4 o+ N% D医院斥资竞价排名 费用最终由患者买单4 R7 U& l. r% f& [% E8 P. D% E# i: o
1 E- T, }+ w9 g
业内:医院网络营销缺第三方评价体系
5 y: o- S+ ~3 E" Y/ O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触角几乎可以伸进任何一个领域,医疗机构当然也不例外。这些医院究竟是如何轻易抢占患者注意力的?某垂直健康网站CEO程先生向中新网健康频道透露其运作模式——搜索引擎给医院增加流量,成为医院盈利渠道。: o* b2 a1 p' y& b
比如,网友在搜索引擎输入框输入某个疾病的关键词搜索时,搜索引擎会根据广告主(医院)购买关键词的匹配条件和预测点击率来给出广告排序。这就是业界所称的“竞价排名”,排在最前面的网站一定是竞价最高的。
* W7 m5 ]5 _# y: ^2 F. c( L医院用来竞价排名的费用最终会转嫁到患者身上,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承担高额医疗费。比如,一个关键词的价格为100元,医院获得一个病人的总成本通常在500-1500元。医疗的毛利率通常在50%左右,如此一来,病人的治疗费用在3000元以上时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 D' \! |5 E$ d: ]5 Z1 c
据业内人士分析,医院之所以选择网络推广,一方面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式微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对医疗广告在大众媒体上的监管加强有关,而这其中网络营销尚存灰色地带。 c' W! k' T( \: \- H3 r
通过搜索不难发现,这些民营医院网站往往大字号充斥着诸如“省钱放心”、“疗效有保障”等标语,患者去医院就诊医疗费却远超公立医院。按照新修订的广告法定义,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均为虚假广告。互联网广告也将难逃其责。同时,广告主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z) |' ]+ W' _% T
程先生分析称,医院进行网络推广受争议关键是缺乏第三方评价体系,导致医院违法违规成本低。) _7 ?+ S5 b( j' G& z3 N
北京市世纪律师事务所律师曹志存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医院进行网络推广既涉及到广告法,也涉及搜索引擎对医院的监督,如果医院存在虚假宣传,欺瞒患者的情况,搜索引擎也需承担连带责任。
& a/ r t' N2 T" ^4 \通过疾病关键词搜索,中新网健康频道试图核实排名靠前数家医院相关资质及患者反映情况是否属实,但均遭到拒绝。(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新生、马刚系化名 中新网健康频道)
4 t, G8 r4 ~) y- O- Y7 B% |3 z1 w+ E7 w* k7 ^1 C+ M
- V, g% }% ]7 S/ N! n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