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妇诗人余秀华成名以后依然保持节俭本色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5 g  [) K( q; ~农妇诗人余秀华

中新网长沙6月27日电 “我偶尔会网购,但衣服不多,一般每件的价格不超过300元。”农妇诗人余秀华说。

26日下午,余秀华带着她的新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来长沙“步步高梅溪新天地”作宣传推广。在与媒体座谈时,记者们对她身着的中式风格长裙产生了浓厚兴趣。余秀华表示,这件衣服便是网购而来,只花了216元。

有记者留意到,在之前一天的诗集签售会上,余秀华身上的衣服只要100多元。不少媒体对此纷纷感叹,成名以后,余秀华依然保持着节俭的本色。

余秀华出生于1976年,系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庄。

让余秀华一夜成名的,源于她的诗作《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一度引发社会热议。旅美女性主义学者沈睿将余秀华比作艾米莉·狄金森,后者被称为美国传奇诗人。

对于诸如“农妇诗人”、“草根诗人”、“农民诗人”、“诗歌界网红”等各类标签,余秀华十分淡然,“都无所谓啦!”

意外“走红”后,余秀华并未像外界所担心的那样,渐渐隐没。这一年多来,余秀华变得更忙了,也更自由了。

忙的原因当然是她的曝光率愈加高了,需要参加的活动变多了。《我们爱过又忘记》是继《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之后,余秀华个人的第三本诗集。后两本诗集取得了不俗销量。

为了新诗集四处宣传,配合书店、出版社参加各种活动与采访,余秀华似乎早已习惯。

这是现实所需,亦是生活所迫。余秀华说,她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稿费收入。作为家中的“顶梁柱”,除了自己的日常开支外,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及在念大学的儿子。

去年12月,余秀华拿到了离婚证书。与丈夫离婚,被余秀华看作是一种解脱。她认为,她自由了。

在当天的媒体提问环节中,很多人都好奇,《我们爱过又忘记》是一本以“情诗为主”的诗集,在余秀华称之为糟糕透顶的婚姻中,她这些诗歌中的主人公是否有原型?灵感又来自哪里?

40岁的余秀华苦笑着说,诗集的这些情诗跟自己的情感毫无关联,她甚至从未读过言情小说。

而今,处于“单身”的余秀华是否有新的情感动态?外界的关注很快在她口中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她说,目前生命里尚未出现新的追求者。

即便如此,余秀华却十分满足当前的生活状态。

对于媒体问及阅读习惯的问题,余秀华说,她喜欢读名著,常在手机上看电子书,“也算是低头一族”。但不论读什么书籍,余秀华认为,思考至关重要。

短暂的繁忙之后,余秀华将“变回原形”,重返家乡。可正在筹划新农村建设的横店村,不久会变成另一番模样。

“我成名后,跟村里的其他百姓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化。”余秀华说,经过迁村腾地后,失去土地的她只能把所有的依靠都寄托在诗歌上了。

) T5 O# x7 N5 `
0 E! I8 }5 x6 G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12 06:2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