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争议中,将渔民推上斗争一线、将记者送上活动前台是菲律宾当局南海侵权行动的又一新动向。近期,菲军方高调宣布要以渔民为基础组建“海上民兵”队伍,并为此竭力造势。曾经,菲律宾渔民是南海和平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如今,这个群体真的愿意成为菲律宾媒体口中的菲军方对抗中国的“新型作战力量”吗?带着这一疑问,《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赴菲律宾开展实地调查。在与渔民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意愿参与所谓的“海上民兵”计划,并反对被菲政府及军方利用作为挑衅中国的手段。事实上,菲渔民寻求更多的是和平与合作。他们务实的心态与当地政客和媒体制造的反华叙事形成鲜明对比。9 g' _8 _2 l( l' ?7 g
/ n, ^ u' J; `0 K7 @4 y
马辛洛克镇,“对抗中国”的新“大本营”?“我们不是敌人” ! d# r$ [) D! o- E 5 s e ~# C* u距离中国黄岩岛约125海里的菲律宾北部小镇马辛洛克,本来是一座安静祥和的海边渔港。当地渔民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原本是汹涌的海浪与多变的天气,但如今,他们被安排了一个新的“敌人”——中国。在西方及菲律宾媒体的叙事中,马辛洛克成为在黄岩岛方向“对抗中国”的新“大本营”。关于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再平静。
图为马辛洛克镇上的鱼贩马辛洛克渔民表达了对当下紧张局势的不满。在他们看来,维持和平才符合自身利益。40岁的渔民Noli Balaga说,他的家人都以在黄岩岛周边海域捕鱼为生,“我们都很希望中菲两国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开展合作,也希望菲律宾政府能够提供帮助,改善我们的生活”。Jessie Caasi也表达了自己和家人的难过与担忧。“我们都希望今后能一直在黄岩岛周边海域捕鱼,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现在局势如此紧张,我们的收入都变少了。”在2016年11月的报道中描绘了中国海警和菲律宾渔民和睦相处的场景。报道援引当地渔民埃尔马丁的话说,他在那年10月底赴黄岩岛周边海域捕鱼时,遇到中国海警船靠近,但他们只是前来给渔民一些食物、淡水和香烟。渔民也与中国海警分享了一些渔获。对于如今像Jessie Cassi这样的渔民来说,这种记忆已经久远,他们也为此感到遗憾。$ I) x7 _; J) K Z* O b